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报告分类

重点报告推荐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导航

找到报告 13911 篇 当前为第 1246 页 共 1392

所属行业:采矿业

  • 12451.矿井无线传感器网络建构方法研究

    [采矿业] [2014-01-15]

    矿井安全已经成为智能矿山研究中一项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针对矿井安全监测系统中网络健壮性差、无线应急设施不完备等实际问题,分析了无线传感网络的基本架构与功能,提出了全网无线、层级有线的网络拓扑结构,和实现井下网络全覆盖与连通的感知节点菱形部署方法,并对无线传感网络建构中的通信协议、网络覆盖与连通、复合传输等技术进行了探究,给出了适宜井下无线传感网络工程实施的具体方案,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矿井安全监测网络的整体性能.
    关键词:无线传感器网络;智能矿山;网络建构;优化部署;健壮性
  • 12452.煤矿瓦斯阻隔爆装置设计及力学分析

    [采矿业] [2014-01-15]

    针对目前撒布岩粉惰化技术、被动式阻隔爆技术、自动阻隔爆技术的局限性,提出了一种气体反冲式固体阻隔爆装置,该装置可安装在巷道中使用.阐述了该装置的结构形式及工作原理,选取泡沫陶瓷为该装置的固体阻隔爆材料,通过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爆炸发生时阻隔爆装置的受力情况进行模拟分析,得出瓦斯爆炸破坏力对阻隔爆装置影响的大小及变化规律,为进一步改进、优化瓦斯爆炸固体阻隔爆装置的性能、参数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阻隔爆;二次爆炸;反冲式;泡沫陶瓷;隔爆窗;阻爆门
  • 12453.软玉中的一种绿色斑点——钙铝榴石

    [采矿业] [2014-01-15]

    近年来我国软玉市场上见到一种比较罕见的局部带有翠绿色矿物的软玉,其矿物组成及绿色斑点还没有相关研究报道.本文应用高倍率光学显微镜观察到绿色矿物的晶形较完整并呈斑点状分布,再利用拉曼光谱仪和能量色散荧光光谱仪对样品及其绿色矿物进行无损分析.结果表明,该软玉样品主要矿物成分为透闪石,呈斑点状分布的绿色矿物为钙铝榴石,钙铝榴石的主要致色元素为Cr元素,因此含Cr绿色钙铝榴石是使玉石局部呈现绿色的原因之一,与青海翠青玉、碧玉的绿色成因有一定差异.绿色石榴石多出现于碧玉中,在其他品种的软玉中一般没有见到,本文研究的玉石中出现一定数量并有一定晶体形态的绿色钙铝榴石对研究该类玉石的产地及矿床成因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软玉;钙铝榴石;透闪石;绿色斑点;nephrite;grossularite;tremolite;green spot
  • 12454.离子液体[Emim]PF6-邻二氮菲超声萃取铁尾矿中的铁

    [采矿业] [2014-01-15]

    铁尾矿不仅造成资源的浪费,同时也给环境带来严重的污染.针对铁尾矿具有组分复杂且铁含量较低的特点,本文采用离子液体[Emim] PF6-邻二氮菲超声萃取分离体系,对铁尾矿样品中的铁进行萃取.为提高铁尾矿中铁的萃取率,考察了离子液体用量、温度、pH值等萃取条件对萃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萃取体系中加入0.8 mL邻二氮菲、1.0 mL离子液,控制温度80℃、pH值为7.3、萃取时间为30 min时,铁矿泥中微量铁的萃取率可达92.74%,而且共存离子K+、Na+、Ca2+、Mg2+、Zn2+不影响水相中铁的测定.对使用后的离子液体进行反萃取研究发现,当反萃取时的pH>11时,回收的离子液体稳定性降低;而低温加热对使用后的离子液体反萃取影响较小,使用后的离子液体经NaOH处理回收,其红外谱图与使用前基本一致,表明回收的离子液体可重复使用.与传统的液液萃取方法相比,本萃取方法具有离子液体用量少、萃取率高、易回收等特点,可用于铁尾矿中金属铁的回收利用.
    关键词:铁尾矿;铁;离子液体;邻二氮菲;超声萃取
  • 12455.温度对极低浓度瓦斯氧化影响的研究

    [采矿业] [2014-01-15]

    通过配置浓度为0.75%、0.5%和0.25%的极低浓度甲烷来模拟矿井乏风,使三个浓度的甲烷通过高温炉膛,收集炉膛的气体,并对收集气体进行测试,以得到矿井乏风高温氧化的条件和规律,通过调整炉膛温度以得到不同温度下极低浓度甲烷的氧化情况.结果表明,甲烷浓度越高则氧化所需的温度越低;甲烷浓度越低,氧化所需的温度越高;根据实验研究得出极低浓度甲烷在锅炉炉膛中在750℃左右时开始被氧化,甲烷浓度逐渐降低,且在800℃左右时能完全氧化.
    关键词:矿井乏风;极低浓度;高温氧化;高温炉膛
  • 12456.钢渣制备高强度人工鱼礁混凝土

    [采矿业] [2014-01-15]

    以79%的矿渣、15%的钢尾渣、5%的脱硫石膏以及1%的水泥熟料制备的胶凝材料代替水泥,以热闷法稳定化的钢尾渣为骨料,制备出了强度达到61 MPa的人工鱼礁混凝土.在该混凝土中,水泥熟料所占比例为0.16%,钢渣比例超过了99%.利用XRD和SEM方法分析净浆的水化过程,结果表明,体系水化主要生成AFt相和C -S-H凝胶,并对强度的增长起了主要作用.
    关键词:钢尾渣;胶凝材料;人工鱼礁混凝土
  • 12457.应用纤维素示踪北京市PM2.5天然植被排放来源的研究

    [采矿业] [2014-01-15]

    大气细粒子(PM2.5)污染是全球尤其是我国许多城市的重要环境问题.利用示踪物质识别和估算大气颗粒物来源是公认的可靠技术,纤维素可以作为示踪物质表征一次颗粒物的天然植被排放来源.本文针对大气细粒子中纤维素含量低、全程序空白相对较高等难点,优化建立了纤维素酶水解、GOD-苯酚-四氨基安替比林测糖法,在我国首次应用于测定大气PM2.5中纤维素的含量,估算天然植被排放源的贡献.方法检出限为0.26μg,/m3(纤维素),可以满足大气PM25纤维素测定要求;而且有效地降低了空白,全程序空白值(36.5 μg葡萄糖)低于文献方法空白值(53.8μg葡萄糖),使之更适合于PM2.5的测定.使用本方法对2012年5月至6月采集的北京市大气PM2.5样品进行分析,纤维素检出率为96%,纤维素的平均含量为(0.573±0.17)μg/m3,折合为天然植被排放量占PM2.5质量浓度的1.37%±0.65%;天然植被排放源对有机碳的平均贡献率为4.4%,最大达到9.2%,反映出天然植被排放是北京市PM2.5的重要来源之一.本研究方法为我国城市大气颗粒物(包括总悬浮颗粒物、PM10、PM2.5等)来源识别提供了新的手段.
    关键词:大气颗粒物PM2.5;示踪化合物;纤维素测定;天然植被排放;atmospheric PM2.5;marker;cellulose determination;vegetative detritus emission
  • 12458.某选锌尾矿中硫矿物的回收试验

    [采矿业] [2014-01-15]

    某浮锌尾矿中硫含量为10.13%,主要硫化物为磁黄铁矿和黄铁矿.采用磁—浮联合流程进行了硫回收试验研究,通过1粗1精弱磁选和1粗1精1扫浮选可获得硫品位为35.59%、回收率为64.82%的磁选硫精矿和硫品位为31.09%、回收率为23.42%的浮选硫精矿,综合硫精矿硫品位为34.27%、回收率为88.24%.
    关键词:浮锌尾矿;磁黄铁矿;黄铁矿;磁选;浮选
  • 12459.海底表层沉积物中苯系物含量对海域油气指示作用研究

    [采矿业] [2014-01-15]

    国内外研究表明钻井岩心和海底沉积物样品中单环芳烃(BTEX)指标异常与油气藏直接相关并具有高分辨、高精度特征,是有价值的油气地球化学勘探指标;但由于较深沉积物样品的采集与检测技术成本较高,限制了BTEX指标在海域油气化探工作中的推广应用.本文利用渤海北部辽东湾海域浅海的表层沉积物,通过热解析与气相色谱技术方法对其苯系物含量的特征开展研究.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在油气藏和生油凹陷上方的苯系物含量总体高于凹陷外样品,尤其是对二甲苯和间二甲苯均表现出明显差异,表明表层沉积物中的苯系物含量对生烃凹陷具有一定的指示作用.本文证实了利用表层沉积物中BTEX含量预测含油气前景区的有效性,热解析气相色谱检测苯系物含量方便快捷,减小了采样成本和分析成本,显示该技术方法在海域油气化探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通过对苯系物含量异常点的分析表明,在沿岸及张性断裂上方BTEX含量出现异常高值,显示人类活动以及断裂构造对表层沉积物中的苯系物含量有明显影响,因此实际工作中应结合地质特征和其他化探指标综合分析,以降低单一化探指标的多解性.
    关键词:渤海;辽东湾;苯系物;沉积物;油气化探;Bohai Sea;Liaodong Gulf;BTEX;sediment;oil and gas geochemical exploration
  • 12460.有机污染物稳定同位素在线测试技术研究

    [采矿业] [2014-01-15]

    为了识别环境中有机污染物的来源和迁移转化,在线的单体稳定同位素分析(CSIA)是必不可少的关键技术,但是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问题.本文评价了目前已经开发的6种在线测定单体稳定同位素仪器的发展动态,包括气相色谱-同位素比值质谱计(GC-IRMS)、液相色谱-同位素比值质谱计(LC-IRMS)、直接引进-气相色谱-同位素比值质谱计(DI-GC-IRMS)、气相色谱-四极杆质谱计(GC-qMS)、气相色谱-多接收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计(GC-MC-ICPMS)、气相色谱-光强衰荡光谱仪(GC-CRDS).提出了在线测试中的5个值得注意的问题:①样品的预富集;②气相色谱(GC)和液相色谱(LC)分离;③多种仪器和多种方法选择使用;④有机化合物稳定同位素标准物质的开发;⑤安全保障.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大力发展直接注入而不经过燃烧的有机污染物同位素测试技术,例如GC-qMS和GC-CRDS技术;二是继续开发研究GC-MC-ICPMS测定有机氯和有机溴同位素技术;三是快速研制有机化合物稳定同位素的国际标准物质.本文认为,在进行单体化合物同位素研究时应作多元素的同位素分析,而其最优的选择是采用直接样品注入而不经过燃烧的测试技术.
    关键词:有机污染物;单体稳定同位素分析;单体多元素同位素;质谱技术
首页  上一页  ...  1241  1242  1243  1244  1245  1246  1247  1248  1249  1250  ...  下一页  尾页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