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461.巯基改性蒙脱石对Cd(Ⅱ)的吸附机理研究
[采矿业] [2014-01-15]
蒙脱石对镉有良好的吸附性,但吸附力较弱,巯基改性蒙脱石可增强对镉的吸附,而关于蒙脱石的巯基改性及改性后对镉的吸附机理研究少见报道.本文以(3-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作为改性剂,采用简单的溶液法对蒙脱石原土(简称MMT)进行巯基改性,并探讨了改性蒙脱石(简称MMT-SH)对镉的吸附机理.红外和X射线衍射表征显示MMT被成功接上巯基.吸附条件实验表明,MMT-SH对Cd(Ⅱ)的吸附效果显著优于原土,对Cd(Ⅱ)的饱和吸附容量是原土的39倍;吸附容量受pH值影响大,受离子强度的影响较大;MMT-SH对Cd(Ⅱ)的吸附作用除了静电吸附、离子交换吸附、羟基配位吸附,还主要存在巯基配位吸附.热力学及动力学实验表明,MMT-SH吸附Cd(Ⅱ)的反应符合Langmiur等温模型和Lagergren二级动力学方程,是易于发生的化学反应;吸附过程的热力学参数(△H、△G、AS)表明此吸附是一个自发的吸热过程.
关键词:蒙脱石;巯基改性;镉;吸附机理;montmorillonite;thiol-modified;cadmium;adsorption mechanism
-
12462.井下钻孔重复水力压裂技术应用研究
[采矿业] [2014-01-15]
我国煤矿煤层透气性系数低、抽采难度大,严重制约着矿井的安全高效生产.水力压裂因其增透效果显著,被广泛使用,但井下钻孔水力压裂存在压裂裂缝类型单一、压裂钻孔抽采寿命短、不均衡,易垮塌、堵塞,后期裂缝导流能力不足等问题,为改进完善已有井下水力压裂技术,文章结合中马村煤矿实际情况,引入石油开采领域的重复水力压裂技术,探讨了井下钻孔重复水力压裂的原理、类型及裂隙体系的形成,并通过现场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煤层重复水力压裂;煤层增透;裂隙体系
-
12463.北洺河铁矿卸压开采研究与应用
[采矿业] [2014-01-15]
北洺河铁矿-95 m水平4#采场为缓倾斜中厚矿体,矿体底板含不稳岩层,岩体节理裂隙发育,而且受相邻采场采动压力作用的时间长达2a之久,进路联巷及回采进路在掘进过程中或成巷后不久就发生片帮冒顶.二次支护中投人大量U型可缩式金属拱架,但仍未能控制住巷道围岩的变形与破坏.为此采用了卸压措施,获得显著成效.详细介绍了4#采场的卸压开采经验,并对卸压参数与最佳卸压时间等进行讨论.
关键词:采动压力;高应力区;卸压开采
-
12464.某矿山小区边坡稳定性评价及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
[采矿业] [2014-01-15]
某矿山小区“3.28”滑坡灾害严重威胁着下方居民的生命安全,通过现场勘查发现滑坡体南北两侧又发育了2处不稳定边坡,宽度分别为31m和30 m.为了对小区西侧边坡进行系统研究,应用MSARMA法和基于该方法开发的边坡工程稳定性MSARMA法评价分析系统,对小区1#不稳定边坡进行了稳定性定量评价和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为小区西侧边坡加固和远程监测方案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滑坡灾害;MSARMA法;科学计算;稳定性评价
-
12465.复杂地质条件下特厚煤层综放开采突水危险性分析
[采矿业] [2014-01-15]
老虎台矿开采煤层最大厚度130 m,采区大型断裂带14条,开采历史80余年,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应用Midas - GTS有限元分析软件及实际工程资料分析了老虎台矿开采的突水危险性,详细分析了突水水源及突水通道.突水水源包括第四纪冲积层含水层、地表水、移动盆地中积水、断层水及老采区水;突水通道主要是受开采影响形成的导水裂隙带及活化的断层.通过分析得出现今73003#及73004#开采工作面突水危险性很高,须采取必要措施方可继续开采.
关键词:特厚煤层;综放开采;导水裂隙带;突水危险性
-
12466.薄煤层无人工作面开采技术与应用
[采矿业] [2014-01-15]
薄煤层在开采时,由于作业场所狭小,开采难度大,机械化程度及经济效益低,安全效益差等原因,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文章通过对采煤机智能控制技术、液压支架电液控制技术、综采工作面可视化监视技术、综采设备集中协调控制技术的研究,实现了薄煤层综采的无人化,为薄煤层的安全、高效生产提供了保障.
关键词:薄煤层;无人工作面;综采自动化;设备选型;系统设计
-
12467.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铁矿石中15个稀土元素
[采矿业] [2014-01-15]
分析地质样品中稀土元素的含量,现有的方法都受到基体干扰和共存元素干扰,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已在痕量元素分析中得到广泛应用,通过条件优化可准确测定稀土元素.本文建立了ICP-MS同时测定铁矿石中钇镧铈镨钕钐铕钆铽镝钬铒铥镱镥15个稀土元素的方法,样品用盐酸、硝酸和氢氟酸高温密闭消解,消解完全后转移定容,在线加入103Rh、115In、185 Re内标液进行测定,方法回收率为95%~ 104%,精密度(RSD)≤3.5%.对12个国家24个代表性主产区进口的铁矿石样品进行检测,分析其稀土元素的配分模式特征为右倾型轻稀土富集,现阶段的进口铁矿粉多为多产区复合配矿.本方法较其他传统方法大幅降低能耗,提高了分析效率,初步探讨的稀土元素丰度特征可为研究主产区铁矿石的矿床成因、提高我国烧结球团矿的加工工艺提供依据.
关键词:铁矿石;稀土元素;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ron ores;rare earth elements;microwave digestion;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Mass Spectrometry
-
12468.纳米锌去除水体中As(Ⅲ)吸附动力学和影响因素
[采矿业] [2014-01-15]
As(Ⅲ)毒性高,易迁移,且是厌氧条件下地下水中主要存在形式.纳米铁颗粒在含砷水体处理中受到广泛关注,而锌具有比铁更低的氧化还原电位且更易保存,被认为是用于氯代有机化合物还原的最佳金属,但有关纳米锌用于水体中砷的研究很少.本文研究了纳米锌吸附As(Ⅲ)的反应动力学性质和吸附As(Ⅲ)的主要影响因素.通过应用准一级动力学、准二级动力学和粒内扩散三种模型对吸附过程进行模拟,结果显示纳米锌吸附As(Ⅲ)的过程更符合二级反应动力学模型,速率常数k2为0.18 g/(mg· min),吸附量为0.47 mg/g,且去除机理以化学吸附为主.批实验结果表明,纳米锌对As(Ⅲ)吸附最佳条件为:振荡时间120 min,纳米锌投加量2.5 g/L,pH值2~7.在最佳实验条件下,纳米锌对起始浓度为0.565 mg/LAs(Ⅲ)和0.568 mg/L As(Ⅴ)进行吸附试验,As(Ⅲ)和As(Ⅴ)的去除率均能达到99.5%以上,表明纳米锌对As(Ⅲ)和As(Ⅴ)都有很好的去除效果,可作为处理水体中砷的吸附材料之一.以纳米锌作为吸附材料与传统方法相比,并不需要将As(Ⅲ)预氧化成As(Ⅴ),在实际应用中可简化水处理程序,节约处理成本.
关键词:纳米锌;As(Ⅲ);吸附;动力学;影响因素;nanoscale zinc particles;As (Ⅲ);adsorption;kinetics;impact factors
-
12469.卡林型金矿石中金的赋存状态分析新方法
[采矿业] [2014-01-15]
卡林型金矿富含有机质,金主要呈显微一超显微分散状态存在,利用工艺矿物学参数自动检测分析仪(MLA)及传统化学方法只能大致判断矿石中金的赋存趋势,无法对其赋存状态准确定量.本文利用MLA仪器系统分析贵州回龙卡林型金矿,测得矿石中金主要以显微-超显微状态包裹于黄铁矿和毒砂中,少量被脉石等其他矿石包裹;黄铁矿约66%完全解离,而毒砂仅30%完全解离,载金矿物与其他矿物连生或者被包裹,将不利于硫化物包裹金的浸出.结合回龙金矿石中金的赋存特征和富含有机质的特点,对传统的物相分析流程进行改进,调整了硫化物包裹金和碳酸盐包裹金的浸出顺序,提出裸露金-碳酸盐包裹金-硫化物包裹金-硅酸盐包裹金的浸出流程,在裸露金及碳酸盐包裹金浸出时加入活性炭,利用竞争吸附抑制矿石中有机炭对金的吸附,降低有机炭对分相的影响.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改进的方法,有机炭含量在1%左右的金矿石分相时加入活性炭对各相测定值的影响不大;先浸出碳酸盐包裹金,再测定硫化物包裹金,各相的测定数据更加准确.改进的方法(加活性炭)用于测定回龙金矿中裸露金和碳酸盐、硫化物、硅酸盐包裹金,含量分别为1.25%、84.17%、11.46%和3.13%,与选矿试验结果相一致,表明该法适合应用于卡林型金矿中金的赋存状态分析.
关键词:卡林型金矿石;碘-碘化钾;物相分析;活性炭
-
12470.某氰化尾渣煤基还原焙烧—磁选试验
[采矿业] [2014-01-15]
在对某氰化尾渣进行化学分析和X射线衍射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煤基还原焙烧—磁选试验研究,着重探讨了还原煤的种类和添加量、焙烧温度、焙烧时间对试验结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用烟煤为还原剂,不仅用量比褐煤少,而且试验指标更好;在烟煤添加量为18%、焙烧温度为750℃、焙烧时间为60 min、焙烧产品磨矿细度为-0.074 mm占90%的情况下,经1粗1精弱磁选(磁场强度为149.6 kA/m),获得了铁品位为60%、回收率为70.80%的铁精矿.
关键词:氰化尾渣;煤基还原焙烧;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