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行业分类

当前位置:首页 > 报告详细信息

找到报告 1 篇 当前为第 1 页 共 1

应用纤维素示踪北京市PM2.5天然植被排放来源的研究
作者单位:丁毅,梁汉东,DING Yi,LIANG Han-dong(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北京,100083)张烃,董树屏,ZHANG Ting,DONG Shu-ping(国家环境分析测试中心,北京,100029)刘咸德,LIU Xian-de(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12) 加工时间:2014-01-15 信息来源:岩矿测试
关键词:大气颗粒物PM2.5;示踪化合物;纤维素测定;天然植被排放;atmospheric PM2.5;marker;cellulose determination;vegetative detritus emission
摘 要:大气细粒子(PM2.5)污染是全球尤其是我国许多城市的重要环境问题.利用示踪物质识别和估算大气颗粒物来源是公认的可靠技术,纤维素可以作为示踪物质表征一次颗粒物的天然植被排放来源.本文针对大气细粒子中纤维素含量低、全程序空白相对较高等难点,优化建立了纤维素酶水解、GOD-苯酚-四氨基安替比林测糖法,在我国首次应用于测定大气PM2.5中纤维素的含量,估算天然植被排放源的贡献.方法检出限为0.26μg,/m3(纤维素),可以满足大气PM25纤维素测定要求;而且有效地降低了空白,全程序空白值(36.5 μg葡萄糖)低于文献方法空白值(53.8μg葡萄糖),使之更适合于PM2.5的测定.使用本方法对2012年5月至6月采集的北京市大气PM2.5样品进行分析,纤维素检出率为96%,纤维素的平均含量为(0.573±0.17)μg/m3,折合为天然植被排放量占PM2.5质量浓度的1.37%±0.65%;天然植被排放源对有机碳的平均贡献率为4.4%,最大达到9.2%,反映出天然植被排放是北京市PM2.5的重要来源之一.本研究方法为我国城市大气颗粒物(包括总悬浮颗粒物、PM10、PM2.5等)来源识别提供了新的手段.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