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纸和纸制品业,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家具制造业] [2022-06-14]
投资建议:看好疫后刚需性消费需求回弹,把握疫情冲击下基本面探底机会。 疫情冲击下,4 月消费端零售额下行,地产交易额与开工数降幅持续扩大。 从线上数据来看,家清用品作为必选消费,线上销售额增长加速;部分家居 产品线上销量同样亮眼,但家居产品的主要消费场景仍在线下,由于消费者 装修需求短期内难改变,同时伴随房地产宽松政策陆续下达,疫后家居消费 需求反弹可期。重点推荐业绩支撑性强,长期成长确定性强的优质龙头企业, 欧派家居、索菲亚、晨光股份、百亚股份、太阳纸业、思摩尔国际。
[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造纸和纸制品业,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家具制造业] [2022-06-13]
开年以来,国际局势更为复杂动荡,国内疫情多点反扑,需求收缩、供给冲 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下,经济增长压力不断加大。展望2022 年下半年, 国内稳增长政策陆续出台,我们建议把握轻工行业两条投资主线:1)稳增 长发力进行时,同时前期疫情、原料成本等负面因素的影响正趋于弱化,家 居行业有望迎困境反转,重点推荐积极开拓新渠道/新品类、依托强大的产 品力、渠道力以及供应链管理效率加速抢占市场份额的家居龙头企业。2) 双减、电子烟等政策对行业影响逐步明晰,重点推荐品牌、渠道或产品技术 构筑核心竞争壁垒,股价经过深度回调,长期价值属性突出的消费轻工龙头。
[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造纸和纸制品业,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家具制造业] [2022-04-15]
A 股3 月上旬持续下行,中旬有所反弹,下旬整体呈震荡格局;美股上旬下跌后 于中下旬强势反弹,当前点位已高于月初;港股快速下跌后开启反弹,当前点位 与月初基本持平。A 股轻工制造表现整体略强于大盘,港股非必须性消费、港股 轻工制造指数(中信)弱于恒生指数;美股非必须消费品与标普、道琼斯指数基 本持平。
[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2022-03-03]
本报告全面系统地分析了京津冀文旅产业融合的现状,总结文旅产业融合的形式、途径、存在的问题,并从产业融合的视角,构建文旅产业综合发展指标评价体系,测算文旅产业综合发展水平。主要研究结论有以下几点。第一,2008~2018年,京津冀总文化产业和总旅游产业发展水平均呈现上升趋势,京津冀三地之间的两大产业发展水平差距较大。第二,2008~2018年,京津冀地区文旅产业耦合协调度稳定上升;到2018年,北京市融合等级为初级协调,而河北和天津仅达到勉强协调。第三,消费需求、科技创新、人力资源以及市场供给均对京津冀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协调发展具有显著的影响;而政府规划对文旅产业协调发展的驱动作用尚不明显;基础设施对文旅产业协调发展具有显著的负向作用。本报告从四个角度提出促进文旅产业融合的对策建议:刺激居民的消费需求,增加可支配收入;加大区域技术创新投入,营造良好的技术支持环境;积极培育复合型人才,壮大文旅产业顶层设计力量;扩大文旅产业市场供给,满足消费者文化旅游产品需求。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2022-01-14]
2014年12月广州知识产权法院正式挂牌成立,表明了广州市积极响应国家战略,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广州市要珍惜和抢抓这一历史机遇,积极谋划,多方引导,主动服务国家战略部署,打造华南知识产权法律服务高地。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2022-01-14]
2015年,我国出版改革稳步推进,出版企业上市融资迎来热潮,资本“走出去”步伐加快。图书市场正处在一个由技术发展、渠道变革、阅读习惯等多方面因素推动的变革发展阶段。本报告结合相关数据,对2015年图书产业发展现状、热点、趋势进行分析。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2022-01-05]
历史因素对东北亚区域合作产生极大影响,尤其是日本对其发动侵略战争、慰安妇问题、南京大屠杀、参拜靖国神社、历史教科书等重大历史问题的态度,导致中日、韩日政治互信缺乏、民族主义情绪高涨,阻碍了经济合作的进程,影响了“一带一路”在东北亚的顺利推进。为此,东北亚的区域合作可在人文交流、环境治理、旅游合作等易于开展的领域优先推进。
[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2021-12-30]
2020年,网络视听行业面临较大的机遇与挑战,既面临疫情“影视寒冬”的危机,又经历政策调整、技术革新、产业结构升级的变局。本报告主要从行业概况与现状、政策热点扫描与分析、行业问题透视与对策、行业趋势与展望四个层面对中国网络视听行业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发现,2020年,网络视听行业规模扩大,“减量提质”成为行业发展关键词,精品化和专业化成为行业发展趋势,市场规模的扩大、赢利方式的成熟、新技术的应用以及新业态的出现使网络视听行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针对网络视听行业存在的问题,国家政策“保驾护航”的同时,行业内部也积极响应。从网络视听行业未来发展趋势来看,“科技+文化”成为未来网络视听媒体的重点发展方向,网络视听行业在传媒阵地的中坚地位更加突出。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 [2021-12-30]
2020年我国网络剧行业进入提质增速新阶段。在国家打击“剧集注水”的政策导向与行业的积极响应下,网络剧短剧化、精品化的趋势更加明显,视网融合进一步深化。网络剧数量稳中有升,播映指数不断提升。网络剧的内容方面,悬疑短剧成为新风口,IP剧走向本土化改编,“她”题材兴起,港台剧热度攀升,互动剧也逐渐受到关注。受众市场特征方面,受众群体被进一步细分,互动评分热情不减,付费意愿在不断增强。网络剧的产业运作方面,IP孵化、付费运营、类型化剧场与工业化制作为四大主流模式。但当前我国网络剧行业也面临着过度依赖IP改编、主旋律题材作品不充分、文化“走出去”能力较低等困境。网络剧要做到“三贴近”,走多元化、精品化的发展道路,打造文化精品,增强文化影响力与国际传播力。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金融业] [2021-12-30]
虽然同样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但相较于其他视听节目,网络综艺呈现了稳中有进、理性发展的趋势。在上新数量、制作方式、市场招商、口碑质量等方面,网络综艺都表现出较高的抵抗风险与借势发展的能力。各大网络平台也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与资源,以差异化路径来提升市场竞争力。在愈益有序的行业发展环境中,网络综艺的题材更加丰富多元,“综N代”节目受观众喜爱度最高。综艺“她”力量、技术赋能下的“云录制”以及电商加持下的“带货综艺”是2020年网络综艺行业发展中的突出新现象。真实生活体验感的营造与多形式的融合创新是美学新亮点。“娱乐+正能量”的主导价值传递、多元文化的竞合呈现则是2020年网络综艺的重要文化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