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2024-08-14]
7 月政治局会议指出,“要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加大宏观调控力度”,旨在统筹推进改革和发展,以下四点值得关注:第一,将改革摆在经济工作的首位,提出要及时推出一批条件成熟、可感可及的改革举措。具体涉及国企民企关系、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等,注重公平竞争,旨在扩大民间投资的积极性。第二,坚定不移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宏观政策持续用力、更加给力,在加快落实好现有政策的基础上,及早储备并适时推出一批增量政策,年内财政仍有扩张的可能。第三,扩内需方面,以提振居民消费为重点,后续或有进一步财政支持;积极支持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预计收储范围和执行层面或进一步强化。
[综合] [2024-08-14]
本次会议对上半年经济形势给予相对积极的评价,我国经济处于 持续稳健修复态势,实现了短期稳增长目标与长期高质量发展目标统筹推进。会议亦指出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内外部挑战,地缘政治风险加剧、全球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周期分化等,外部环境不利因素有所增加;我国经济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的转变阶段,正处于新旧动能接续期,而以土地财政为核心的传统经济增长动能较为明显回落,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核心的新经济增长动能正处于培育期,新旧动能尚未实现“无缝衔接”,存在结构转换的阵痛,国内有效需求不足仍是制约。
[综合] [2024-08-14]
7月政治局会议对当下经济运行的困难给出了明晰的判断,对于实现全年经济社会目标也提出了明确要求。从“保5”诉求出发,宏观政策将持续加力、更加给力,在落实现有宏观政策工具的基础上,更多逆周期政策有望在下半年推出。一方面,年内财政政策有望加码,关注四季度新发国债的可能性。另一方面,货币政策更加强调逆周期调节,7月调降逆回购利率可视作是货币政策宽松的开始,三季度降准、降息仍有空间。
[综合] [2024-08-14]
经济转型下,大规模设备更新或能部分对冲基建地产投资下滑导致的国内需求不足,目前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可能被低估。从国家统计局分类,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可分成建筑安装工程、设备工器具购置、其他费用;从过往历史看,虽然设备工器具购置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较低,但对建筑安装工程存在一定的对冲效果。
[综合] [2024-08-14]
关税影响出口由近及远的三种可能方式,更多影响消费品:下半年:关税豁免到期或小幅影响,主要为中间品、资本品。前期 669 亿关税排除清单在今年 6 月正式到期,将拖累 7 月之后的出口增速,主要为橡胶塑料、电气机械、机械设备等中间品资本品,6 月对美出口走强也源于排除清单到期前“抢出口”的尾部影响。明年初:假设最惠国待遇取消,将更多影响消费品。美国自中国进口加权平均原始税率将从 2.5%上升至 41.1%。从商品结构看,最惠国待遇取消对所有商品均施加影响,但相对来看对玩具、纺织服装、家具等消费品影响更大,中间品、资本品影响相对较小。
[综合] [2024-08-14]
6 月 19 日,欧盟宣布,对比利时、法国、意大利、马耳他、斯洛伐克、匈牙利和波兰启动过度赤字程序。实际上,由于 COVID-19 疫情的影响,该程序自 2020年以来一直被暂停。现如今重启过度赤字程序,因而备受市场关注。本文旨在解析过度赤字程序的定义、历史脉络、流程和影响,以及该程序长期未能有效运作所暴露出的问题。
[综合] [2024-08-13]
三中全会关于“国有经济增加值”的提法值得重视与跟踪,经济增加值(EVA)或将成为国资国企改革的重要指引,EVA 考核可能是后续国企经营考核指标的关键落脚点,也或将成为央企“一利五率”财务指标体系的重要补充。近年来,央企和地企的 EVA 规模及增速明显优于民企,在国民经济体系中优势明显,但亦处在下行过程中,国家对 EVA 核算的重视或意在引导央企重视“先算再投”,注重包含债务资本和股权资本在内的资本成本率(WACC)的优化,完善国 有资产考核制度,引导国央企资本投向合理化、资本结构最优化、资本纪律严格化,并最终促进国有经济资本效率的提升,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进一步增强国企的核心功能与核心竞争力。
[综合] [2024-08-13]
综合当前指标,随着PPI跌幅缩小,工业生产呈现修复态势;营收毛利率 和利润率双双增长,表明企业营收出现好转。从营收端看,2024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64.86万亿元。同比增长2.9%。量价方面,2024 年前6个月工业增加值累计同比增速为6%,较前5个月放慢0.2个百分点。价格指数来看,6月份PPI累计同比增速为-2.1%,较5月略有回升。成本端,2024年1-6月发生营业成本55.31万亿元,同比增长2.9%。
[造纸和纸制品业,综合] [2024-08-12]
百亚和登康分别是卫生巾、牙膏品类的头部内资品牌,本文从异同对比的角度分析两者的共性逻辑与相异的成长曲线。总结来看,百亚和登康作为必选消费品龙头,都具备难得的量价齐升逻辑,推动份额不断提升,且产品结构优化均助力中期维度盈利改善。差异点在于,百亚具备从区域走向全国的成长逻辑,以及凭借卫生巾品类的品牌粘性能够更好地防守;登康则具备品牌消费升级的弹性,以及围绕牙膏这一大单品连带拓展牙刷等品类的空间。我们持续看好百亚延续高速成长趋势,期待登康演绎类似增长提速逻辑。
[综合] [2024-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