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报告分类

重点报告推荐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导航

找到报告 5374 篇 当前为第 481 页 共 538

所属行业:农、林、牧、渔业

  • 4801.茶条槭悬浮培养的动力学

    [农、林、牧、渔业] [2014-02-15]

    对茶条槭细胞培养动力学进行研究,在培养周期内不同的培养阶段测定茶条槭细胞生长和培养基中碳源、氮源、磷源的消耗,电导率的变化,以及细胞的鲜质量与干质量的变化,从而了解细胞生长、营养消耗与次生代谢产物积累的基本规律,为建立结构化动力学模型奠定基础.研究结果表明:1)茶条槭细胞悬浮培养周期约为15天,经过15天的悬浮培养,最大生物量和没食子酸含量分别达到了11.3 g·L-1和0.49%.细胞的最大比生长速率和没食子酸的最大比生成速率分别为0.541 d-1和0.682 d-1.没食子酸的比生成速率当细胞比生长速率在0.3~0.4d-1时较高.没食子酸的积累和茶条槭细胞的生长模型为部分生长偶联型.2)培养过程中培养基的电导率逐渐下降,到第21天时达到最低点,之后电导率略微上升.3)经过15天的培养后,培养基中磷源和蔗糖,消耗殆尽;在细胞培养前期细胞吸收铵盐较快,12天时已消耗殆尽,而细胞吸收硝酸盐开始速度较慢,6天细胞开始大量吸收硝酸盐,15天时培养基中的硝酸盐达到最低值.
    关键词:茶条槭;悬浮培养;没食子酸;细胞生长;动力学
  • 4802.碳汇经营目标下的林地期望价值变化及碳供给——基于杉木裸地造林假设研究

    [农、林、牧、渔业] [2014-02-15]

    关键词:森林碳汇;林地期望值;碳供给;杉木
  • 4803.濒危植物蒙古扁桃种子雨和土壤种子库特征

    [农、林、牧、渔业] [2014-02-15]

    关键词:蒙古扁桃;种子雨;土壤种子库;海拔梯度
  • 4804.角倍总RNA提取方法建立及ACTIN基因片段克隆

    [农、林、牧、渔业] [2014-02-15]

    角倍总RNA的提取是研究角倍蚜虫瘿形成分子机制的基础.本研究针对其多酚、多糖含量高的特点,从各类试剂盒及常规方法改良中优选出CTAB(异丙醇)沉淀方法,较为简单、经济、有效地提取角倍总RNA,其得率可达60.16 μg·(100 mg)-1.利用该方法提取的RNA,通过RT-PCR克隆肌动蛋白基因ACTIN片段,碱基序列长度为934 bp,编码311个氨基酸,该序列与GenBank中已登录的ACTIN基因序列比对显示与芒果同源性最高,相似性达到95%,与其它肌动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达到86%以上.角倍总RNA的提取及看家基因ACTIN的克隆可为盐肤木和其他蚜虫虫瘿的分子克隆及基因表达分析奠定基础.
    关键词:角倍;总RNA提取;ACTIN基因
  • 4805.季风常绿阔叶林土壤种子库的恢复动态

    [农、林、牧、渔业] [2014-02-15]

    通过对云南普洱地区季风常绿阔叶林原始林、恢复15年及30年群落的野外调查及土壤种子库的萌发试验,探讨其土壤种子库的基本特征、变化规律及与地上植被的关系.结果表明:试验中共有1 667粒种子萌发,分属30科65属76种;恢复15年群落土壤种子库密度最高,每m2达(361 ±69.87)粒,原始林次之,为(142.5 ±27.5)粒,恢复30年群落最低,为(108.33±30.01)粒;恢复30年群落土壤种子库多样性最高.种子生存策略与群落结构是土壤种子库物种组成变化的主要原因,3种群落类型土壤种子库生活型主要由草本植物组成,恢复15年群落中1年生草本植物种子密度要显著高于恢复30年群落.恢复15年与30年群落土壤种子库与地上植被相似性系数要高于原始林群落;草本层对土壤种子库物种组成的影响要高于乔木层,幼苗库物种组成则与乔木层联系更加紧密.
    关键词:土壤种子库;物种组成;种子密度;相似性系数;植被恢复
  • 4806.梭梭漠尺蛾幼虫取食后梭梭的生理响应

    [农、林、牧、渔业] [2014-02-15]

    关键词:梭梭;梭梭漠尺蛾;生理响应;荒漠植物
  • 4807.三江源高寒湿地动态变化趋势分析

    [农、林、牧、渔业] [2014-02-15]

    利用3期TM遥感数据、652块地面调查样地数据,湿地分布图、植被分布图及地形图数据,对三江源高寒湿地典型区近20年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种地类的面积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河流、湖泊、低盖度草地、沼泽地等4种类型的面积呈下降趋势,中盖度草地、高盖度草地、河滩地、裸岩石砾地和沙地等5种类型的面积呈上升趋势.减少幅度最大的是沼泽地16.73%,增加幅度最大的是沙地123.58%.河流、湖泊、沼泽地和河滩地等湿地面积从1990年到2007年共减少40 320.92 hm2,占湿地总面积的11.18%,减少速度为每年0.66%.由此估计,如果不实施保护,大约在150年之后,该区域的湿地将全部消失.不同时期各地类面积组分排序没有发生变化,表明地类在该区域所占空间大小的比例相对稳定.从斑块类型水平看,随着地类面积的减少,斑块形状的复杂性、破碎化、离散分布减弱.从景观水平看,多样性、均匀度、聚集度增加,优势度下降.
    关键词:三江源;高寒湿地;变化趋势;景观
  • 4808.流动沙丘与丘间低地过渡带上芦苇幼苗的出土和定居

    [农、林、牧、渔业] [2014-02-15]

    在流动沙丘区植被恢复中,多年生植物有性繁殖的作用被低估.本研究旨在阐明多年生植物芦苇的有性繁殖在流动沙丘植被恢复中具有重要作用.监测2个流动沙丘与丘间低地过渡带的芦苇幼苗的出土和定居;同时还监测土壤水分和芦苇的土壤种子库.研究表明:在多数幼苗出土时,土壤水分和出苗率之间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P<0.05);幼苗的定居和出苗率呈显著正相关(P<0.05),在生长季末期54.1%的幼苗都定居下来.这些结论显示:1)在雨季来临之前,种子传播;2)一旦接触潮湿的土壤表层,种子就能萌发,其萌发和出土依赖于良好的土壤水分.在过渡带的裸沙区,多年生植物的有性繁殖开始一个新的植被演替过程,在流动沙丘的植被恢复中起到重要作用;过渡带导致良好土壤水分的风蚀作用有利于多年生植物的种子萌发、出苗和定居.
    关键词:多年生植物;幼苗出土;土壤水分;流动沙丘;过渡带
  • 4809.栗疫菌营养体亲和型多样性比较及野生栗栗疫菌交配型的分子检测

    [农、林、牧、渔业] [2014-02-15]

    在北京周边县区、湖北大老岭山区以及陕西安康地区分别调查栗疫病发生情况,采集病原栗疫菌(Cryphonectria parasitica)菌株并进行营养体亲和性试验.结果表明:北京板栗栽培区和陕西安康地区野生栗栗疫病发病率较高,局部地区危害严重;湖北大老岭山区栗疫病发病率低,危害轻微.北京地区菌株群体营养体亲和型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s diversity index)极显著低于湖北菌株群体和陕西菌株群体,而陕西与湖北菌株群体营养体亲和型多样性指数差异不显著.随机选取湖北、陕西野生栗栗疫菌部分菌株,利用特异性引物,通过普通PCR和巢氏PCR,对其交配型进行测定,发现陕西与湖北野生栗菌株群体中均存在MAT-1与MAT-2两种交配型的菌株.通过PCR扩增,在两地的野生菌株群体里均发现同时具有两种交配型基因的菌株,其中,陕西群体此类菌株比例较大,湖北菌株比例较小
    关键词:野生栗;栗疫菌;营养体亲和型;交配型;香农-维那指数
  • 4810.树种多样性计算方法的比较

    [农、林、牧、渔业] [2014-02-15]

    采用5种常用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基于相邻木空间关系的树种空间多样性指数(TSS),计算2类12种具有不同混交度的模拟林分和甘肃小陇山林区12种不同森林群落类型的树种多样性.结果表明:运用物种丰富度和相对多度的结合计算物种多样性,不同模型会得出不同的结论,调查数据的数目与群落中种的分布比例直接影响多样性计算结果,且Shannon-Wiener指数(H')和Simpson指数对稀少种并不敏感;基于相邻木空间关系的树种空间多样性指数(TSS)具有多样性随物种丰富度增大而增大的一般属性,不受调查栋数和样地大小的影响,对稀少种敏感,且该指数能够正确表达出具有相同物种数量群落的树种空间隔离程度的大小,是一种良好的测度树种多样性的指数.
    关键词:树种多样性;树种空间多样性;计算方法
首页  上一页  ...  476  477  478  479  480  481  482  483  484  485  ...  下一页  尾页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