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行业分类

当前位置:首页 > 报告详细信息

找到报告 1 篇 当前为第 1 页 共 1

栗疫菌营养体亲和型多样性比较及野生栗栗疫菌交配型的分子检测
作者:潘琪;贺伟;费松林;陈余朝;张国珍;张海旺 作者单位: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北京林业大学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3;普渡大学林业与自然资源系,美国47907;陕西省安康市林业技术推广中心,陕西安康725000;中国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系,农业部植物病理学实验室,北京100094 加工时间:2014-02-15 信息来源:《林业科学研究》
关键词:野生栗;栗疫菌;营养体亲和型;交配型;香农-维那指数
摘 要:在北京周边县区、湖北大老岭山区以及陕西安康地区分别调查栗疫病发生情况,采集病原栗疫菌(Cryphonectria parasitica)菌株并进行营养体亲和性试验.结果表明:北京板栗栽培区和陕西安康地区野生栗栗疫病发病率较高,局部地区危害严重;湖北大老岭山区栗疫病发病率低,危害轻微.北京地区菌株群体营养体亲和型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s diversity index)极显著低于湖北菌株群体和陕西菌株群体,而陕西与湖北菌株群体营养体亲和型多样性指数差异不显著.随机选取湖北、陕西野生栗栗疫菌部分菌株,利用特异性引物,通过普通PCR和巢氏PCR,对其交配型进行测定,发现陕西与湖北野生栗菌株群体中均存在MAT-1与MAT-2两种交配型的菌株.通过PCR扩增,在两地的野生菌株群体里均发现同时具有两种交配型基因的菌株,其中,陕西群体此类菌株比例较大,湖北菌株比例较小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