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报告分类

重点报告推荐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导航

找到报告 5411 篇 当前为第 428 页 共 542

所属行业:农、林、牧、渔业

  • 4271.天然林经营效果评价方法及其应用

    [农、林、牧、渔业] [2014-06-15]

    根据结构化森林经营理论,从描述林分状态的空间利用程度、物种多样性、建群种竞争态势和林分组成等4个方面构建了天然林经营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并给出了相应的评价标准.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天然林经营效果综合评价指数的概念,并将其应用于吉林蛟河市东大坡林区(包括A、B、C共3块样地)和甘肃小陇山百花林场(D样地)天然林经营评价.结果表明:经营后林分状态明显改善,A、B样地经营效果等级为“中”,C、D经营效果等级为“好”,按经营效果综合评价指数从高到低排列为C>D>A>B,评价结果与林地中实际观察到的现象一致.本文提出的经营效果综合评价指数是林分状态综合量化的一种表达方式,能够直观简洁地反应出经营效果,可为天然林经营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天然林;经营效果指数;结构化经营;林分状态
  • 4272.阿什河上游小流域主要林分枯落物层的持水特性

    [农、林、牧、渔业] [2014-06-15]

    在阿什河上游的帽儿山实验林场境内,选取代表性的6种林分类型,测定了各林分枯落物层的蓄积量,采用室内浸泡法对持水能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6种林分枯落物层厚度为2.8~5.5 cm;枯落物总蓄积量为9.27~39.81t·hm-2;最大持水量为25.65~136.83 t·hm-2;最大拦蓄水量为21.02~87.53 t·hm-2;总有效拦蓄水深为1.72~6.71mm.6种林分枯落物层的持水能力排序为:兴安落叶松林>针阔混交林>红松林>蒙古栎林>樟子松林>水曲柳林.对6种林分枯落物的持水量、吸水率随浸泡时间的变化进行了回归拟合,表明枯落物持水量与浸泡时间存在对数关系,枯落物吸水速率与浸泡时间存在幂函数关系.
    关键词:阿什河;小流域;枯落物;持水特性
  • 4273.基于稳定碳同位素技术的华北石质山区2种果农复合模式水分利用研究

    [农、林、牧、渔业] [2014-06-15]

    在冬小麦返青期、拔节期、扬花-灌浆期和成熟期4个生育期采用稳定碳同位素技术研究华北石质山区4年生株行距3 m×4 m的核桃-小麦和石榴-小麦复合系统以及单作小麦的水分利用.研究得出核桃间作小麦(WIW)、石榴间作小麦(MIW)和单作小麦(MW)的δ13C和WUE分别为- 27.151‰,- 26.788‰,- 27.338‰和12.780,13.285,12.622 mmol C·mol-1H2O.在整个小麦生育期,δ13C和WUE都以石榴间作小麦的最大.WIW和MIW的WUE在拔节期分别比MW显著提高13.84%和10.86%.产量和总生物量都是MW显著高于WIW和MIW.WIW和MIW的总耗水量为185.92 mm和175.27 mm,分别比MW(253.81 mm)少耗26.75%和30.94%,间作系统可显著降低小麦的耗水量,比单作小麦分别减产26.79%和32.19%.产量和生物量呈正相关且两者都与耗水量呈显著正相关,但与WUE相关性不显著,表明小麦耗水越多形成的生物量和产量越多.核桃-小麦和石榴-小麦间作系统在果树的第4年果实收获与清耕果园差异不明显,间作小麦尽管减产但仍有较好的作物收益并且耗水少,可以继续发展林农复合系统,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经济效益.
    关键词:农林复合;冬小麦;δ13C;WUE;耗水量;产量;生物量
  • 4274.云南松的地理分布与气候关系

    [农、林、牧、渔业] [2014-06-15]

    广泛收集云南松地理分布资料,应用地理信息系统ArcGIS,制作云南松物种的分布现状图,并根据ClimateChina预测模型确定云南松分布区间的气候参数,利用Kira的温暖指数(WI)、寒冷指数(CI)、干燥度指数(K)、徐文铎湿度指数(HI)、holdridge生物温度(BT)、可能蒸散量(PET)、可能蒸散率(PER)以及单一气候因子如年平均气温(MAT)、1月平均气温(TAV01)、7月平均气温(TAV07)、年降水量(MAP)、>5℃积温(DD5)、>18℃积温(DD18)、极端最高气温(MWMT)、极端最低气温(MCMT)、气温年较差(TD)、年热湿比(AHM)等指标,研究云南松的地理分布与气候关系,讨论了云南松垂直分布上下限以及北界的热量状况.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影响云南松地理分布的主要因素依次为:温度、湿度、气温年较差.
    关键词:云南松;地理分布;气候指标
  • 4275.基于时间序列MODISEVI数据的森林生长异常监测

    [农、林、牧、渔业] [2014-06-15]

    利用遥感技术,基于时间序列的MODIS数据对2004-2006年东北三省的林区进行森林生长异常监测.首先利用MODIS数据时间分辨率高的特点,采用Savitzky-Golay滤波函数平滑8天合成的EVI,计算生长季面积和年EVI曲线熵值,两指标联合得到3年间变化量大的像素点,定义为森林生长异常点;然后抽取异常点的时间序列曲线进行分析,并结合森林灾害事件进行比较验证.结果表明:异常点曲线的熵值明显大于正常年,生长季峰值低,并且在生长旺季会出现峰值突然持续下降或双峰等异常现象,这与该区域森林生长异常发生时的植被反射率表征一致,说明用该法对森林生长异常进行监测是基本可行的.
    关键词:时间序列;MODISEVI;生长季面积;熵;异常监测
  • 4276.不同解磷菌剂对美国山核桃根际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影响

    [农、林、牧、渔业] [2014-06-15]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3种施P水平下绿针假单胞菌、荧光假单胞菌、蜡样芽孢杆菌3种细菌及其混合菌群对美国山核桃苗3个生长时期根际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施加4种细菌菌剂后山核桃根际土壤中的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增加,真菌数量减少,土壤磷酸酶和脲酶活性上升;3种施P水平下,随着施P水平的提高,各种菌剂对根际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的影响逐渐降低,且3种细菌的混合菌剂较单一菌种对根际微生物数量及土壤磷酸酶和脲酶活性的影响更大.
    关键词:解磷细菌;根际微生物;土壤酶活性;山核桃
  • 4277.不同供氮水平对4种桤木幼苗生长的影响

    [农、林、牧、渔业] [2014-06-15]

    关键词:桤木;桤木属;氮水平;生长反应;生物量;根系参数
  • 4278.不同立地条件下华北落叶松叶凋落物的分解特性

    [农、林、牧、渔业] [2014-06-15]

    采用凋落袋法,研究2种立地条件下不同林分密度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叶凋落物基质质量、分解速率的差异.结果表明:海拔与坡度是造成2种立地(地位级Ⅲ,Ⅳ)差异的主要因子,华北落叶松叶凋落物季节失质量率均表现出双峰曲线,且在秋季失质量率最高.2种立地条件下,叶凋落物半衰期分别为2.57,2.67年,完全分解分别需要11.09,11.24年.叶凋落物年平均失质量率、分解速率及初始无机养分含量均表现出立地Ⅲ高于立地Ⅳ.与立地Ⅳ相比,在立地Ⅲ下,C/N均值、木质素含量均值更有利于凋落物分解.经t检验分析,2种立地条件下叶凋落物初始无机养分含量之间并无显著差异性,而有机养分中木质素含量、有机碳含量之间差异显著(P<0.05).相关分析表明:凋落物分解速率与全碳、C/N、凋落物层厚度呈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 0.735,-0.569,-0.758.叶凋落物质量指标表明:在立地Ⅲ条件下,林分密度为1 675株·hm-2最为有利于凋落物分解;在立地Ⅳ条件下,则以林分密度1 300株·hm-2最为有利于叶凋落物分解.
    关键词: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凋落物;立地条件;分解速率
  • 4279.秦岭细粘束孢产漆酶的培养条件

    [农、林、牧、渔业] [2014-06-15]

    关键词:秦岭细粘束孢;漆酶;培养条件;华山松
  • 4280.不同林火强度对大兴安岭偃松林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影响

    [农、林、牧、渔业] [2014-06-15]

    采用BIOLOG方法研究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呼中林区不同林火强度对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影响.在培养144 h达到对数增长期的土样中,土壤微生物的碳源利用率因不同林火强度火烧而不同.高、中、低火烧强度均影响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特别是低强度火烧能提高微生物物种丰富度(Shannon指数)、物种优势度(Simpson指数)及群落均匀度(Mclntosh指数);而中、高强度火烧使指数降低,这可能是由于土壤经过高温高热的灼烧,挥发了大量的气态氮、有机碳、速效磷,使火烧后土壤中的微生物数量、多样性锐减,并使成分发生改变,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减少,同时,火后土壤的pH值升高,使微生物生存环境发生了变化,不利于微生物的活动.主成分分析表明:不同处理土壤微生物主要利用氨基酸类和糖类碳源,但不同火烧强度对微生物群落在碳源的利用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林火可以改变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不同林火强度使士壤微生物群落在碳源利用能力、利用类型以及群落的多样性上产生了较大的分异.
    关键词:林火;林火强度;微生物多样性;BIOLOG
首页  上一页  ...  423  424  425  426  427  428  429  430  431  432  ...  下一页  尾页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