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报告分类

重点报告推荐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导航

找到报告 5411 篇 当前为第 425 页 共 542

所属行业:农、林、牧、渔业

  • 4241.低温胁迫下外源有机酸对长白落叶松幼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农、林、牧、渔业] [2014-06-15]

    根据东北林区森林凋落物淋洗液中草酸、柠檬酸和苹果酸的浓度范围,用不同浓度的上述3种外源有机酸溶液叶面喷施长白落叶松幼苗,再置于4℃下进行低温胁迫,研究有机酸对低温逆境条件下长白落叶松幼苗多种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探讨低温胁迫下外源有机酸对苗木抗寒性的调控机制.结果表明:适当浓度的3种有机酸均降低低温胁迫后长白落叶松的质膜透性和MDA含量,不同程度提高SOD,POD,APX和CAT等多种抗氧化酶活性及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减缓叶绿素的下降趋势.外源有机酸能通过促进长白落叶松体内保护酶活性提高,降低膜脂过氧化程度,增强渗透调节能力和细胞清除活性氧的能力,最终明显提高其低温抵御能力.3种有机酸对上述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强弱表现为:柠檬酸>苹果酸>草酸,适宜的最佳使用浓度为5.0 mmol· L-1.
    关键词:低温胁迫;有机酸;长白落叶松;生理生化特性
  • 4242.季节性冻融对亚高山冷杉林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农、林、牧、渔业] [2014-06-15]

    以川西亚高山地区分布范围最广和面积最大的冷杉林为研究对象,采用对照处理试验和动态采样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研究冻融事件对高寒森林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一个季节性冻融后,土壤细菌和放线菌数量显著降低,真菌数量明显增加.在自然环境梯度下,土壤细菌和真菌数量随海拔降低基本呈持续升高的变化趋势,放线菌数量则随海拔的降低而降低.腐殖质层(AL)、淀积层(BL)和母质层(CL)的微生物数量呈现不同的变化规律,海拔3 298 m的AL,CL土层细菌数量分别比3 582m的AL,CL增加4.2%和7.O%,BL土层细菌数量降低了0.6%;海拔3 023 m AL,BL和CL土层细菌数量分别比3 298 m的相应土层增加11.5%,3.5%和2.1%.真菌数量在海拔3 298 m的AL,BL和CL分别比3 582 m的AL,BL和CL土层增加10.5%,10.3%和16.4%; 3023 m的AL,BL和CL分别比3 298 m的相应土层增加2.4%,1.7%和3.5%.放线菌数量在海拔3 298 m的AL土层比3 582 m的增加0.7%,BL和CL土层分别降低5.9%和13.9%;3 023 m的AL和BL土层分别比3 298 m增加5.2%和5.2%,CL土层降低12.4%.上述结果和室内模拟试验基本一致.同时,季节性冻融作用循环后,土壤真菌与细菌比值有所升高,这说明不同的微生物类群对季节性冻融循环的响应存在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可能是季节性冻土区生态系统维持的重要生态学机制.
    关键词:季节性冻融;亚高山冷杉林;土壤微生物
  • 4243.用实物期权法确定日本落叶松纸浆林的最优轮伐期

    [农、林、牧、渔业] [2014-06-15]

    为了更加科学地采伐利用北亚热带高山区日本落叶松工业纸浆林,利用实物期权法分析评价纸浆材价格波动条件下日本落叶松的经济效益,确定不同价格水平条件下日本落叶松的柔性最优轮伐期,并得出不同林龄时实施采伐的价格阈值.结果表明:在当前日本落叶松纸浆材价格为500元·m-3的情况下,立地指数为15,17,19和21的日本落叶松最优轮伐期分别为25,23,21和19年,在价格较高时的最短轮伐期分别为23,20,17和15年;在林龄小于最短轮伐期时,无论纸浆材价格为何值都应选择等待策略.
    关键词:日本落叶松;实物期权法;二项式模型;均值回复过程
  • 4244.桑天牛幼虫感染球孢白僵菌后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的变化

    [农、林、牧、渔业] [2014-06-15]

    关键词:桑天牛(桑粒肩天牛);球孢白僵菌;蛋白质;游离氨基酸
  • 4245.基于GIS的云南省印度黄檀造林区划研究

    [农、林、牧、渔业] [2014-06-15]

    根据试验点印度黄檀与气候条件的关系,分析确定了印度黄檀的气候区划指标.利用云南省的气象数据,在SPSS支持下,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建立区划指标的空间分析模型.在GIS的支持下,按l km×l km细网格推算出云南省其它地区印度黄檀树高、胸径的生长情况,并对印度黄檀的适宜种植区进行区划,以气候因子为条件,得出云南省适宜种植印度黄檀的土地面积占32.5%,其中,最适宜面积占0.7%,较适宜面积占7.4%,一般适宜面积占24.4%.
    关键词:造林区划;GIS;气候因子;印度黄檀
  • 4246.黑松和马尾松苗受松材线虫侵染后部分化学物质的响应

    [农、林、牧、渔业] [2014-06-15]

    为研究松材线虫侵染对寄主植物生理生化物质代谢的影响,以黑松和马尾松4~5年生苗为实验材料,测定了接种松材线虫对2种寄主植物的营养物质和次生代谢物质含量的变化及其规律.结果显示:接种松材线虫初期,黑松和马尾松的总糖含量均较高,随接种时间的延长,总糖含量呈不断下降趋势;黑松的可溶性糖含量一直降低并明显低于对照,马尾松的可溶性糖含量在侵染前期与对照相比变化不明显,而15 d后快速降低;黑松和马尾松的可溶性蛋白含量侵染前期均低于对照,后升高,再降低;黑松的单宁含量明显高于对照,马尾松的单宁含量接种第1天略低于对照,第3天后开始升高;黑松和马尾松的总酚含量均在侵染前期高于对照,而后降低.这些物质的变化趋势显示松材线虫侵染不同寄主植物的生理反应.
    关键词:松材线虫;黑松;马尾松;营养物质;次生代谢物;接种
  • 4247.中国东北濒危植物优先保护的定量评价

    [农、林、牧、渔业] [2014-06-15]

    采用受威胁系数、遗传价值系数、利用价值系数、保护现状系数和名录现状系数构成的优先保护评价指标体系对中国东北濒危植物进行定量分析和综合评价,得到濒危植物优先保护值并确定其优先保护等级.结果表明,东北地区共有濒危植物60种,隶属于25科42属,优先保护值范围在0.853 8~0.318 4之间.依据优先保护值将濒危植物划分3级,一级保护有17种,隶属于11科15属,二级保护有18种,隶属于11科14属,三级保护有25种,隶属于13科17属.
    关键词:中国东北;濒危植物;优先保护值;优先保护等级;定量评价
  • 4248.沙蒿尖翅吉丁幼虫危害特性和空间格局研究

    [农、林、牧、渔业] [2014-06-15]

    关键词:沙蒿尖翅吉丁;幼虫;危害特性;空间格局;地统计学
  • 4249.天目山柳杉古树的液流特征研究

    [农、林、牧、渔业] [2014-06-15]

    应用热扩散技术法,于2010年4-8月对浙江天目山自然保护区内的2株柳杉古树的树干液流进行连续观测,结合所测定的相关环境因子,分析了柳杉树干液流和耗水量的变化规律,以及液流与各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季节柳杉树干液流速率日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呈单峰波动曲线,但树干液流启动时间、达到峰值时间及迅速下降时间存在明显差异;树干液流密度与光合有效辐射、空气温度和水汽压差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与空气相对湿度和CO2浓度呈极显著负相关;液流密度随树干直径的增加,无明显变化差异,但液流速率和日均耗水量均随树干直径的增加而增大;胸径75.6 cm柳杉和胸径62.8 cm柳杉的日均耗水量季节变化过程相同,但2者变化差异较大,6月份日均耗水量最低,分别为( 49.356±14.883) kg和(9.531±4.297)kg;4月份日均耗水量最高,分别为(110.022±21.890)kg和(49.352±2.629)kg.
    关键词:柳杉古树;树干液流;耗水量
  • 4250.欧美杨渤丰1号高效组培再生体系建立

    [农、林、牧、渔业] [2014-06-15]

    与白杨派树种相比,黑杨派树种一直因组培再生困难而限制了其在林木基因工程研究中的应用.本文以欧美杨优良新品种——渤丰1号为试验材料,以其再生培养基中的植物生长调节剂配比、铜离子浓度、光照强度、卡那霉素选择压等方面为切入点开展研究,建立了渤丰1号杨高效组培再生体系.使用该再生体系时,外植体的分化率和生根率均达100%,叶片的平均分化芽数多达20个以上,组培苗移植成活率可达98%,40 mg· L-1卡那霉素可以抑制渤丰1号杨叶片的诱导与分化,20 mg· L-1卡那霉素可以抑制渤丰1号杨不定芽的生根;同时发现铜(Cu)元素是渤丰1号杨外植体分化再生的一个关键因素,增加Cu2+浓度能显著促进不定芽的诱导和分化.
    关键词:欧美杨渤丰1号;高效再生体系;铜元素
首页  上一页  ...  420  421  422  423  424  425  426  427  428  429  ...  下一页  尾页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