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021.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干细胞学说及其研究进展
[医药制造业] [2014-02-15]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具有活性的子宫内膜组织(腺体和间质)出现在子宫腔以外的部位而引起的疾病。育龄妇女的罹患率高达10%~15%,并因疼痛、不孕及高复发性的临床特点而深受困扰。内异症的发病机制,虽已经历了近百年的研究,却仍是未解之谜。而近几年“内异症起源的干细胞学说”的提出为内异症发病机制的阐明及治疗靶点的选择提供了新的视角及研究思路。本文拟对“内异症起源的干细胞学说”及其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干细胞;发病机制
-
33022.盐酸利多卡因纳米高分子脂质体的制备与体外透皮实验研究
[医药制造业] [2014-02-15]
目的 采用赖氨酸壳聚糖十八烷基季铵盐(OQLCS)/胆固醇包载盐酸利多卡因制备纳米高分子脂质体(LID-PLs),并研究其体外透皮渗透情况.方法 采用反相蒸发法制备LID-PLs和盐酸利多卡因传统脂质体(LID-CLs),用激光粒度仪/Zeta电位仪测试其粒径;建立测定盐酸利多卡因浓度的HPLC法;使用离体小鼠皮和Franz扩散池进行体外透皮实验,评价不同时间点LID-PLs、LID-CLs和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LID-IJ)的体外透皮渗透情况.结果 LID-PLs组粒径小于LID-CLs组[(61.2±8.14) nm vs(219±7.51) nm].所建立的HPLC法专一性好,盐酸利多卡因的保留时间为3.899 min,空白纳米高分子脂质体、空白透皮接收液对盐酸利多卡因的测定均无影响,其标准曲线方程为y=0.051X-2.701(r=0.999 9).LID-PLs组在5min、10 min、30 min、2 h、4 h、6 h、8 h、12 h及24h的平均累积透过量均明显高于LID-CLs组和LID-IJ组(P<0.05或P<0.01).LID-CLs组在10 min、30 min、1.5 h、2h、4h、6h、8h、12h、24 h的平均累积透过量均明显高于LID-IJ组(P< 0.05或P<0.01).结论 LID-PLs制备简单,具有良好的透皮释放行为,所建立的HPLC方法准确可靠.
关键词:盐酸利多卡因;纳米结构;脂质体;壳聚糖;赖氨酸;药物利用;体外研究
-
33023.循环牵张应力对人骨关节炎软骨细胞增殖的影响
[医药制造业] [2014-02-15]
目的:探讨循环牵张应力对体外培养的人骨关节炎患者软骨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退变软骨来源于1例66岁骨关节炎患者的手术取材,病理学诊断评估其退变程度。无菌条件下酶消化法原代培养退变软骨细胞,并用甲苯胺蓝、番红O和Ⅱ型胶原免疫荧光染色进行鉴定。将第3代细胞接种于硅橡胶膜载体上,用Electro-Force3200力学试验仪搭载的BioDynamic生物反应仓对其施加0、5%、10%和15%的应变作用3 h,受力完成后继续培养24 h,用流式细胞仪测定不同力学环境下细胞的增殖活性。结果随着牵张应力的增加,S期细胞百分比和增殖指数(PI)呈缓慢上升趋势,10%时达到峰值,之后开始下降。结论体外培养的人骨关节炎软骨细胞的增殖活性与受力大小有关,且存在细胞增殖的最适应力条件;超过此应力范围其增殖活性将会降低。
关键词:骨关节炎;软骨,关节;应力,物理;细胞增殖;细胞周期;osteoarthritis;cartilage,articular;stress,mechanical;cell proliferation;cell cycle
-
33024.糖尿病对腰椎管狭窄症黄韧带肥厚退变的影响
[医药制造业] [2014-02-15]
目的 探讨糖尿病对腰椎管狭窄症黄韧带肥厚退变的影响.方法 收集121例腰椎手术患者,其中腰椎管狭窄合并糖尿病(A组)31例,单纯腰椎管狭窄症(B组)52例,腰椎爆裂骨折(C组)38例,行后路手术取黄韧带做标本,组织形态学观察黄韧带病理变化,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转化生长因子(TGF)-β1的表达情况.结果 A、B组均可见黄韧带变性,纤维断裂减少呈网状;其中A组更明显,且可见骨细胞.A组TGF-β1高表达率(81%)高于B(56%)、C组(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25).结论 糖尿病可促进腰椎黄韧带肥厚退变,其促进TGF-β1的表达可能是作用机制之一.
关键词:糖尿病;黄韧带;椎管狭窄;转化生长因子β1
-
33025.天津市公安特警足部红色毛癣菌体外药敏试验
[医药制造业] [2014-02-15]
皮肤癣菌病是浅部真菌感染中最常见的一类,由皮肤癣菌感染所致,病程长、难治愈、易复发,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本研究利用已采集并纯化的特警足部红色毛癣菌菌种,应用氟康唑、伊曲康唑、特比萘芬等药物对毛癣菌的敏感性进行分析比较,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材料 菌株来自我科门诊2009年7月-2010年10月天津市区正常体检的公安特警中分离的临床菌株50株,菌株已经于《天津市内交警及特警足部真菌病流行病学调查和菌种鉴定》课题中鉴定;质控菌株由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皮肤科馈赠,包括近平滑念珠菌(Candida parapsilosis)ATCC22019,克柔念珠菌(Candida krusei) ATCC6258.1.2方法 应用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SI)M38-A2方案检测抗真菌药对分离的红色毛癣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
关键词:皮肤真菌病;氟康唑;伊曲康唑;特比萘芬;红色毛癣菌,最低抑菌浓度;警察
-
33026.氯乙酰胆碱对肠上皮内淋巴细胞产生一氧化氮的影响
[医药制造业] [2014-02-15]
目的 探讨氯乙酰胆碱对小鼠肠上皮内淋巴细胞(IELs)产生一氧化氮(NO)的影响.方法 分离、培养IELs,以不同浓度氯乙酰胆碱作用于IELs,以植物血凝素(PHA)为对照,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培养上清液中NO,用MTT分析细胞增殖,以荧光素钙螯合剂(Fura-2/AM)检测细胞内钙([Ca2+]i).结果 与IELs对照组比较(培养液含终浓度0.5 mg/L Con A),氯乙酰胆碱10-5、10-6、10-7 mol/L组吸光度(A)值均降低(P<0.05).IELs培养第4天时NO水平最低(培养液不含Con A),此后NO呈进行性升高,至第7天时(观察期末)达峰值且分别高于第1、2、3、4天(P<0.05).与IELs对照组比较,10-5 mol/L氯乙酰胆碱组及10-2g/L PHA组NO水平减低(P<0.05),氯乙酰胆碱组[Ca2+]i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PHA组[Ca2+]i水平升高(P<0.05).氯乙酰胆碱组NO水平与lg[Ca2+]i呈正相关(r=-0.840,P=0.036).结论 氯乙酰胆碱具有抑制IELs产生NO的作用,提示迷走神经调控炎症反应可能与其抑制NO的产生有关.
关键词:一氧化氮;钙;肠上皮内淋巴细胞;氯乙酰胆碱
-
33027.C2C12-GLUT4HA骨骼肌细胞株的筛选
[医药制造业] [2014-02-15]
目的 筛选过表达带有HA表位的葡萄糖转运子4(GLUT4HA)且具有收缩能力的C2C12骨骼肌细胞株.方法 建立稳定过表达GLUT4HA的C2C12骨骼肌细胞株,从中挑选出23个克隆.用光镜观察各个克隆分化为多核肌管的能力和响应电脉冲刺激(EPS)的收缩能力,并用免疫印迹法检测各克隆中GLUT4HA蛋白的表达水平,筛选出分化良好、响应EPS收缩且高表达GLUT4HA的细胞株.将各细胞株进一步分为胰岛素组及其对照组、EPS组及其对照组,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各组细胞膜上GLUT4HA的含量(转位).结果 在选出的23个克隆中,克隆17的GLUT4HA表达量较高,分化和收缩能力良好,且在胰岛素和EPS后GLUT4转位显著升高.结论 本研究建立了过表达GLUT4HA的具有收缩能力的C2C12-GLUT4HA骨骼肌细胞株,可用于研究胰岛素调节GLUT4转位和收缩调节GLUT4转位的机制.
关键词:肌,骨骼;葡萄糖转运体4型;细胞,培养的;胰岛素;肌收缩;电脉冲刺激
-
33028.普罗布考联合叶酸、维生素B12对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大鼠内皮功能的影响
[医药制造业] [2014-02-15]
目的 探讨普罗布考联合叶酸及维生素B12对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大鼠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7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7组,每组10只:对照(A)组,HHcy模型(B)组,低、中、高剂量普罗布考(C、D、E)组,叶酸+维生素B12(F)组,叶酸+维生素B12+普罗布考(G)组.A组给予普通饲料喂养12周,自第8周末予蒸馏水灌胃4周;其他6组给予2%蛋氨酸饲料12周,自第8周末分别给予蒸馏水、不同剂量普罗布考(340、510、680 mg·kg-1·d-1、叶酸+维生素B12、叶酸+维生素B12+普罗布考灌胃4周.分别于实验开始、实验第8、12周末测定大鼠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NO 浓度.结果 高蛋氨酸饮食8 周末,与A 组比较,B 组大鼠血浆Hcy、OX-LDL升高,NO水平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血浆Hcy与OX-LDL呈正相关(r =0.823,P
关键词:高半胱氨酸;叶酸;维生素B12;脂蛋白类;LDL;一氧化氮;疾病模型;动物;普罗布考
-
33029.异位子宫内膜干细胞的检测及其标志物研究
[医药制造业] [2014-02-15]
目的 了解异位子宫内膜干细胞在病灶中的数量、分布及定位情况,并筛选其可能的标志物表达.方法 在子宫内膜异位症裸鼠模型建造前24 h开始进行5-溴脱氧尿苷(BrdU)脉冲标记,共5 d.在标记结束后4 h、1周、3 周、5 周、6 周、7周、8周及9周,通过免疫组化检测异位病灶中BrdU的表达情况,确定标记滞留细胞(The label-retaining cells,LRCs).通过免疫组化双染检测LRCs表面CD34和CD146的表达情况.结果 腺上皮和间质的BrdU初始最大标记率分别为(69.89±0.78)%和(73.27±1.06)%,于第6周和8周时分别有约(2.07±0.19)%和(4.63±0.72)%的腺上皮和间质细胞仍保留标记,即为上皮和间质标记滞留细胞,多位于异位内膜与所种植的裸鼠组织的交界处.LRCs并不表达CD34,少数间质LRCs表达CD146.结论 异位子宫内膜中有上皮和间质两种干细胞,主要定位于异位内膜与所种植的组织的交界处,CD34不是异位内膜干细胞的标志物,CD146表达于异位内膜干细胞,但并非其特异性标志物.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干细胞;染色与标记;溴脱氧尿苷;免疫组织化学;抗原,CD34;抗原,CD146;疾病模型,动物
-
33030.不同间歇低氧方式对内皮细胞c-fos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
[医药制造业] [2014-02-15]
目的测定不同程度、频率间歇低氧(IH)条件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即刻早期基因c-fos mRNA的表达水平。方法在自制细胞培养舱中程控产生预制的IH/ROX(再氧和)暴露环境,将内皮细胞暴露于该环境共60次循环,分为A、B、C组,每组包括5个小组。A组分正常氧组、标准孵箱对照组、持续低氧(CH)组、1.5%O2 IH组、10%O2 IH组。B、C组分别为1.5%O2,10%O2的不同IH频率组,低氧时间均为15 s,循环次数均为60次,ROX时间不同,总循环时间不同,分别为1.5 h组、3 h组、5 h组、6.5 h组、9.5 h共5个小组。采用Real-time PCR方法测定c-fos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正常氧组与CH组的c-fos mRNA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5%O2 IH组、10%O2 IH组c-fos mRNA表达水平均高于正常氧组,且1.5%O2 IH组高于10%O2 IH组(P
关键词:睡眠呼吸暂停;阻塞性;缺氧;基因;fos;氧化性应激;内皮细胞;sleep apnea;obstructive;anoxia;genes;fos;oxidative stress;endothelial cel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