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161.木塑复合材料抗菌性能研究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3-11-15]
以高密度聚乙烯和木粉为主要原料,采用热压成型的方法制备了4种不同木粉含量的木塑复合材料.通过测量复合材料腐蚀前后的质量变化、弯曲强度、色差和表面形貌等,研究了木粉含量对木塑复合材料抗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木塑复合材料在密粘褶菌中会发生腐蚀;木粉含量越高,木塑复合材料越容易被腐蚀;腐蚀的主要是木纤维,而塑料不易被腐蚀.
关键词:木塑复合材料;高密度聚乙烯;抗菌性能;腐蚀;wood-plastic composite;high density polyethylene;antibacterial;corrosion
-
29162.R基团搜索技术用于PTH类Tau蛋白抑制剂的分子设计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3-11-15]
对26个PTH类Tau蛋白抑制剂进行了Topomer CoMFA研究,建立了拟合及预测能力良好的Topomer CoMFA模型,获得的模型拟合、交互验证及外部预测的复相关系数分别为0.976,0.603和0.795,估计标准偏差和Fisher验证值F分别为0.110和115.778.使用ZINC化合物数据集作为结构片段源,通过三维定量构效关系(3D-QSAR)模型搜索具有特定活性贡献的R基团.以样本中活性最高的1号分子过滤,R1和R2贡献值均提高了20%的片段分别有9个与2个.以此交替取代1号样本的R1与R2,得到18个新颖化合物并预测其活性,其中的15个预测活性值优于模板分子.研究结果表明,Topomer search可有效地用于分子设计,所设计的分子为阿尔茨海默病(AD)药物的研发提供了新的候选物.
关键词:TopomerCoMFA;三维定量构效关系;R基团;Topomersearch;苯基噻唑酰肼;Tau蛋白抑制剂
-
29163.新型聚乙二醇-聚L-赖氨酸负载四(对磺酸基偶氮苯基-4-氨基磺酰基)铝(Ⅲ)氯酞菁的纳米光敏剂的合成及离体光动力活性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3-11-15]
合成了一种新型四(对磺酸基偶氮苯基-4-氨基磺酰基)铝(Ⅲ)氯酞菁(S-AlPc),采用元素分析、IR、1H NMR和ESI-MS对配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S-AlPc中带负电荷的磺酸基与两亲嵌段共聚物聚乙二醇-聚L-赖氨酸(PEG-b-PLL)带正电荷的PLL嵌段通过静电作用自组装合成负载四(对磺酸基偶氮苯基-4-氨基磺酰基)铝(Ⅲ)氯酞菁聚合物纳米粒子(S-AlPc/PbP),直径约为10 ~20 nm.采用UV-Vis和稳态及瞬态荧光光谱法比较了S-AlPc和S-AlPc/PbP的光物理性质,并研究了它们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的摄取量.与S-AlPc相比,包裹S-AlPc的聚合物纳米粒子S-AlPc/PbP的HUVEC摄取量有所提高,且提前1h达到最大浓度.采用MTT法评价了S-AlPc和S-AlPc/PbP对HUVEC的光动力活性,S-AlPc/PbP的细胞抑制率大于S-AlPc.因此,S-AlPc/PbP是一类很有前景的第三代治疗脉络膜新生血管的光敏剂.
关键词:酞菁铝;聚合物纳米粒子;光动力活性;聚乙二醇-聚L-赖氨酸;光敏剂
-
29164.电化学法制备石墨烯及其导电特性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3-11-15]
采用电化学方法将石墨层电解剥离,得到分散于电解质溶液的结构较为完整的石墨烯.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拉曼光谱分析了石墨烯的形貌和结构,利用四探针法测定了石墨烯导电特性.实验数据和理论拟合结果表明,当100 K<T<200 K时,石墨烯中载流子的传导服从二维的变程跳跃(VRH)模型;当200 K<T<500 K时,载流子从费米能级以下的能量状态被激发到迁移率边以上的能级,具有导电性,服从热激活(TA)模型.
关键词:石墨烯;电化学法;电导率
-
29165.Al2O3对Na2O-CaO-Al2O3-SiO2系微晶玻璃烧结和性能的影响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3-11-15]
利用烧结工艺制备Na2O-CaO-Al2O3-SiO2系统微晶玻璃,通过XRD、SEM等分析手段,探讨了Al2O3对Na2O-CaO-Al2O3-SiO2微晶玻璃烧结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Al2O3含量的增加,起始烧结温度升高,微晶玻璃的体积密度、显微硬度、耐酸性、热稳定性呈现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吸水率逐渐降低,耐碱性有所提高.本实验条件下,Al2O3的适宜含量为7.08%o~9.09%.
关键词:微晶玻璃;烧结;性能;glass-ceramic;sintering process;property
-
29166.分散液-液微萃取快速、直接测定有机化合物lgP值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3-11-15]
用3-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对Fe3O4纳米球的表面进行改性,制得表面疏水的Fe3O4/SiCH2CH3Cl纳米球.将Fe3O4/SiCH2CH3Cl纳米球均匀预分散在正辛醇中,利用分散液-液微萃取建立了快速、直接测定有机化合物lgP值的新方法.待测有机化合物可在3 min内在两相达到分配平衡,通过磁铁吸引含有Fe3O4/SiCH2CH3Cl纳米球的正辛醇小液滴,可实现两相快速完全分离.在萃取过程中,由于Fe3O4/SiCH2CH3Cl纳米球被正辛醇包围,失去对待测化合物的吸附能力,因此Fe3O4/SiCH2CH3Cl纳米球对测定有机化合物分配平衡的影响很小.通过该方法测定了14种不同有机化合物的lgP值,结果均与文献报道一致.与其它直接测定方法相比,该方法快速、准确、简单且样品消耗少.
关键词:正辛醇/水分配系数;lgP值;分散液-液微萃取;高效液相色谱
-
29167.新型树脂基水合锰氧化物对水体中磺胺嘧啶的降解去除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3-11-15]
以大孔强碱阴离子交换树脂D201为载体,采用离子交换和氧化还原方法制备了一种新型树脂基水合锰氧化物材料HMO-201.考察了不同pH、离子强度和溶解性有机质(DOM)含量条件下,该材料对水体中磺胺嘧啶(SD)的去除能力.HPLC-MS分析表明,SD的高效去除是通过HMO-201的降解而非吸附方式实现的.实验结果表明,pH为1.0时HMO-201在120 min内对0.01 mmol/L SD的去除效率为99.9%,反应符合表观一级动力学模型;体系的离子强度和DOM含量变化对SD的去除效率均无显著影响.模拟环境离子强度和DOM浓度,连续10批次实验中SD废水的去除效率在240 min内均大于99%;HMO-201的柱动态降解装置连续处理SD溶液2000床体积,依然未检出SD.表明HMO-201材料具有较稳定的重复利用性,对环境中普遍存在的磺胺类抗生素药物具有着高效的降解去除效果,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水合锰氧化物;阴离子交换树脂;磺胺嘧啶;降解
-
29168.微乳液脱除油泥砂中的原油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3-11-15]
以煤油为油相,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为主表面活性剂,正戊醇为助表面活性剂,通过改变NaCl浓度分别制备出上相、中相和下相3种类型的微乳液,研究了其对油泥砂中原油的脱除效率,考察了微乳液类型、油泥砂处理量、时间和温度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油相在下相微乳液中的脱油效率最高,在中相中次之,在上相中最低,且油相脱油率与油泥砂处理量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在所考察的时间(10 ~60 min)和温度(20 ~70℃)范围内,脱油效率变化幅度不显著,表明该体系可对油泥砂进行常温快速脱油处理.
关键词:微乳液;油泥砂;原油回收
-
29169.5052铝合金胶接接头静强度及疲劳性能研究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3-11-15]
运用实验方法研究了胶接接头的静强度及其疲劳性能.对胶接接头进行静力学实验,并在此基础上选用6种不同载荷水平对胶接接头进行疲劳实验,获得了接头的载荷-寿命(F-N)曲线.试验结果表明:胶接接头静强度为同尺寸铝合金板静强度的77.5%,说明胶接接头有较高的静强度.当疲劳载荷水平大于最大静载荷平均值的50%时,接头F-N曲线呈线性趋势变化;随着疲劳载荷水平的不断提高,接头失效形式更多地表现为混合破坏.通过分析疲劳失效接头刚度变化可知:在各疲劳载荷水平下,接头刚度的线性趋势变化在整个疲劳周期内占很大比例,疲劳载荷水平越低,接头刚度降低越慢;接头刚度的变化表明在接头内产生了裂纹并逐步扩展.
关键词:胶接接头;静强度;疲劳试验;F-N曲线;bonded joint;static strength;fatigue test;F-N curve
-
29170.新型碳纳米材料增强铜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3-11-15]
新型碳纳米材料(如碳纳米管和石墨烯等)由于具有独特的结构和优异的性能,已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将这些碳纳米材料用于铜基复合材料的增强,可望得到性能优良的高强度高导电的铜基复合材料.综述了近几年来有关碳纳米材料增强铜基复合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并总结了常用的碳纳米材料的表面处理技术及复合材料的成型技术等.
关键词:碳纳米管;石墨烯;铜基复合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