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报告分类

重点报告推荐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导航

找到报告 30427 篇 当前为第 2072 页 共 3043

所属行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 20711.膜生物反应器在废水处理方面的研究进展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5-09-10]

    总结了膜生物反应器在废水处理中的研究进展和应用,重点介绍了其对抗生素废水的处理进展,并对其存在的膜污染问题和以后的研究方向做了分析和讨论。
    关键词:废水处理;抗生素废水;膜生物反应器;膜污染
  • 20712.月桂酸-肉豆蔻酸-癸酸/膨胀石墨定形相变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5-09-10]

    采用超声波震荡法制备了月桂酸-肉豆蔻酸-癸酸三元脂肪酸共晶物,以膨胀石墨为基体,真空吸附法制备出月桂酸-肉豆蔻酸-癸酸/膨胀石墨新型复合相变材料。FT-IR、SEM和DSC的测试结果表明:脂肪酸与膨胀石墨间属于物理结合,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复合材料的熔点为21.82℃,潜热值为121.5J/g,适用于建筑储能领域;1000次加速冷热循环后其熔点和潜热变化极小,显示了良好的热稳定性。由于膨胀石墨的加入,复合相变材料的导热能力显著提高,更利于相变材料的实际应用。
    关键词:脂肪酸;相变材料;膨胀石墨;低温储能
  • 20713.苦竹属竹叶挥发油比较研究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5-09-10]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苦竹、杭州苦竹、川竹、斑苦竹、宜兴苦竹、高舌苦竹、垂枝苦竹、衢县苦竹、丽水苦竹及实心苦竹等10种苦竹属竹叶中提取挥发油,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检测了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从10种竹叶挥发油中共鉴定出195种挥发性成分,其中醛类化合物GC含量最高,其次为酮类、醇类、酯类和酚类化合物。10种竹叶挥发油含相同成分17种,GC含量均较高,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苦竹属竹叶的主要挥发性成分。
    关键词:苦竹属;竹叶;挥发油;醛类化合物;酮类化合物
  • 20714.富锂材料0.6Li[Li_(1/3)Mn_(2/3)]O_2-0.4LiMO_2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5-09-10]

    通过共沉淀法制备得到不同钴镍锰比例的M(OH)2(M=Ni,Mn,Co)前驱体,经配锂焙烧合成富锂锰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0.6Li[Li1/3Mn2/3]O2-0.4LiMO2。XRD测试结果表明材料具有α-NaFeO2层状晶体结构,SEM结果显示材料粒径在200~400nm。当Ni∶Mn∶Co=5∶2∶3,得到的富锂锰基氧化物0.6Li[Li1/3Mn2/3]O2-0.4Li(Ni0.5Mn0.2Co0.3)O2材料在2.0~4.6V范围内,表现出优良的循环性能,循环30次后,容量保持率为92.8%。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富锂材料;电化学性能
  • 20715.聚苯胺炭复合载体制备的钯催化剂对甲酸的电催化氧化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5-09-10]

    制备了导电高分子聚苯胺与活性炭的复合载体(PAn C),用PAn C作为载体制备的钯催化剂性能优于单独活性炭作为载体制备的催化剂。此外掺杂十二烷基磺酸钠制备的聚苯胺碳载体(PAn C-S)具有比PAn C更低的电荷传递电阻,10#25 nm的介孔数量明显增加,比表面积增大到94.9 m2/g。PAn C-S与PAn C粒径均匀,粒径均在30 nm左右。以PAn C-S和PAn C为载体制备的钯催化剂比活性炭作载体制备的钯催化剂具有更大的电化学比表面积,分别为84.7和62.6 m2/g。对甲酸的氧化具有更高的电化学活性和稳定性。
    关键词:聚苯胺;甲酸;电催化;钯
  • 20716.含氨基酸侧链的两性聚合物P(εACRLLY-co-AM)的合成和性能表征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5-09-10]

    利用L-赖氨酸上的ε氨基与丙烯酰氯反应,合成了一种包含完整氨基酸单元的两性单体(εACRLLY),并用1H-NMR、FT-IR、元素分析对该单体进行了表征;将该单体与丙烯酰胺共聚制备了一种具有完整氨基酸侧链的p H敏感的两性聚合物P(εACRLLY-co-AM)。通过研究聚合物溶液表观黏度与p H值、外加盐浓度间的关系,聚合物在溶液中的流体力学直径与溶液p H值间的关系,发现该聚合物表现出显著的p H敏感性,具有明显的两性特征和反聚电解质效应,聚合物的等电点为p H 6.2;聚合物中氨基和羧基在不同p H值下具有不同的电离状态是造成这一性能变化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丙烯酰胺;L-赖氨酸;p H敏感;两性
  • 20717.固定化脂肪酶催化合成松香淀粉酯的研究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5-09-10]

    采用木薯淀粉和松香为原料,研究了酶法催化松香木薯淀粉酯的合成。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法优化了各因素对松香淀粉酯取代度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松香与淀粉的质量比为3.6∶1,反应时间4.2 h,反应温度48.5℃,固定化脂肪酶用量为15%(以淀粉质量计),此时松香淀粉酯取代度可达0.106。通过FT-IR,XRD和SEM对产物进行表征,产物在1729 cm-1产生CO的伸缩振动,说明松香与淀粉发生了酯化反应形成了松香淀粉酯,并且晶体形貌和结构发生了改变。同时对产物的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预处理淀粉相比酯化产物的乳化能力和乳化稳定性分别增加了122.26%和134.16%、表面张力和透明...
    关键词:酯化;木薯淀粉;松香;固定化脂肪酶;响应面法
  • 20718.航空机轮的刹车瞬态热场模拟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5-09-10]

    针对飞机刹车过程中,即从刹车开始到飞机刹停(开始刹车后20 s)后60 min时间段内,对整个航空机轮的瞬态温度场建立有限元模型,以滑移率为标准建立刹车过程中的动态热载荷,充分考虑热传导时多种导热方式的作用,合理施加边界条件,对航空机轮刹车瞬态热场进行模拟。模拟结果显示:刹车开始后13 s左右中间静盘达到最高温度780℃,而在刹停后1 300 s时胎角才达到最高温度165℃,刹车过程中热熔塞温度未超过热熔塞的融化温度。同时对刹车过程中航空机轮快速产热、缓慢传热、缓慢降温等特征进行分析,模拟结果与实际结果基本吻合,证明模拟方法可行,可为机轮设计提供依据。
    关键词:航空机轮;有限元;热场分析;飞机刹车副
  • 20719.炭/炭复合材料微观结构对热电性能的影响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5-09-10]

    采用微波化学气相渗透工艺,以炭毡为预制体,甲烷为前驱气体,氮气为载气,制备了具有不同微观组织结构的炭/炭复合材料。通过偏光显微镜、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和拉曼光谱仪表征了复合材料的结构,通过热电性能测试仪和激光热导仪测试了其热电性能。结果表明,炭/炭复合材料具有正的热电效应,且复合材料的热电性能与热解炭的取向性有很大的关系:从各向同性、低织构、中织构到高织构,其Seebeck系数、电导率和热导率逐渐增加,同时织构化的增强对载流子的影响大于对声子的影响,进而使热电优值ZT随着织构化的增强逐渐增大。
    关键词:C/C复合材料;热电性能;织构;取向性
  • 20720.纳米铜修饰多壁碳纳米管/石蜡相变驱动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热性能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5-09-10]

    以油胺为分散稳定剂,在石蜡中热分解甲酸铜-碳纳米管复合物前驱体,单步制备了纳米铜修饰多壁碳纳米管(Cu-MWCNTs)/石蜡复合材料。通过XRD、TEM和DSC对Cu-MWCNTs/石蜡复合材料的物相、微观形貌及相变行为进行了表征和分析,并对其热敏性、热膨胀性和热稳定性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纳米Cu原位沉积在MWCNTs外壁上,粒径为2~35nm。与纯石蜡相比,Cu-MWCNTs/石蜡复合材料的相变温度和相变潜热均明显降低。Cu-MWCNTs含量为0.2wt%的Cu-MWCNTs/石蜡复合材料具有较短的升温时间,体膨胀率降低较小,且多次加热后稳定性较好,可作为此类热敏微驱动器的理...
    关键词:复合材料;纳米铜;碳纳米管;石蜡;相变驱动;热分解法
首页  上一页  ...  2067  2068  2069  2070  2071  2072  2073  2074  2075  2076  ...  下一页  尾页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