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761.核磁共振氢谱法在聚羧酸减水剂大单体表征中的应用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5-09-10]
对常见的4种聚氧乙烯醚大单体进行了核磁共振氢谱法(1HNMR)分析,并以此为依据建立了1HNMR技术快速、准确地检测大单体的方法,实现对聚羧酸减水剂中残留大单体的定性分析。采用该法,确认了各大单体1HNMR的谱峰归属,并根据大单体的特征峰计算其数均分子量大小。同时,利用1HNMR法对聚酯类减水剂的酯化反应中酯化率和双键保留率两个重要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该法准确、快速、简便,适用于聚羧酸减水剂中大单体的快速鉴定。
关键词:大单体;1HNMR;聚羧酸减水剂;定性分析;分子量;酯化率;双键保留率;建筑用化学品
-
20762.甘氨酸在丙酮-水混合溶剂中溶解度的测定与关联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5-09-10]
采用平衡法测定了278.15~313.15 K甘氨酸在纯水及丙酮-水混合溶剂中的溶解度;采用Apelbla t经验方程和(CNIBS)/Redlich-Kister方程分别对甘氨酸在纯水和丙酮-水体系中的溶解度数据进行了关联,并对(CNIBS)/Redlich-Kister方程进行了温度影响分析。结果表明,甘氨酸在纯水中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甘氨酸在丙酮-水混合溶剂中的溶解度随着丙酮与水的质量比的增加而变小;当丙酮与水的质量比达到实验中最大值即4时,甘氨酸的溶解度接近于0;在相同丙酮与水的质量比下,甘氨酸的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有所增大。甘氨酸在纯水及丙酮-水混合溶剂中的溶解度模型关联的...
关键词:甘氨酸;丙酮水混合溶剂;溶解度;模型
-
20763.非晶态聚合物玻璃态-橡胶转变及分子运动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5-09-10]
近年来非晶聚合物玻璃态-橡胶转变及分子运动受到众多学者关注。α'转变被证实在非晶聚合物玻璃态-橡胶转变区中普遍存在,Rouse运动模型能较好地描述其转变机理,即转变区中包含有链段、Sub-Rouse、Rouse不同长度单元的运动及转变。其转变行为主要受屏蔽效应和耦合作用的影响,屏蔽效应影响转变区的宽度,而耦合作用影响转变耗散峰的大小。对于具有较强屏蔽效应和耦合作用的聚合物,由于动态脆性较强和转变区较窄,不同运动模式的转变难以被分离而观察到。文中综述了能有效分离和观察不同运动及转变的增塑、稀释以及二维相关谱图等方法,总结了考察分子运动及转变行为的表征手段,对进一步研究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分子运动;玻璃态-橡胶转变;α'转变;Rouse运动;Sub-Rouse运动
-
20764.加料顺序对SSBR性能影响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5-09-10]
研究了混炼工艺的不同加料顺序对独山子石化SSBR2564S性能影响。结果表明:混炼工艺的不同加料顺序对胶样的综合性能影响较大;炭黑与偶联剂偶联反应后,再加入防老剂和小料,其试样的焦烧时间较长,硫化速度较快,物理机性能较好,混炼胶加工性能好,白炭黑分散度较好,压缩生热和压缩永久变形较低。
关键词:混炼;加料;顺序;性能;SSBR
-
20765.树脂基体配比对三维织物夹芯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5-09-10]
以玻璃纤维为原料,采用改良的三维织造工艺织制三维夹芯织物。以环氧树脂E-51、固化剂聚醚胺H023组成树脂基体,采用手糊成型工艺制备三维织物夹芯复合材料。对三维织物夹芯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进行研究,并分析不同树脂基体配比(环氧树脂∶固化剂)为2∶1、3∶1、4∶1时,对复合材料的压缩与弯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树脂基体配比为3∶1时,材料的压缩强度和弯曲强度最大;随着聚醚胺含量的减少,材料的压缩弹性模量和弯曲弹性模量逐渐增大;对比改良前的三维织造工艺与改良后的织造工艺所制备的材料,后者的力学性能优于前者。
关键词:树脂基体配比;聚醚胺;三维夹芯织物;压缩性能;弯曲性能
-
20766.凝胶注模空心叶片氧化铝基陶瓷铸型的中温强度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5-09-10]
使用聚酰亚胺和磷酸铝作为黏结剂,基于三点抗弯强度测试、热重-差热分析、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分析,研究含黏结剂标准试样的抗弯强度、热失重行为、预烧后的物相变化以及显微结构。结果表明:500℃之前,聚酰亚胺通过熔融交联对氧化铝等陶瓷颗粒产生黏结作用,坯体300℃强度由3MPa提高到5MPa以上;升温至约500℃(升温速率为30℃/h),聚酰亚胺基本烧失,对氧化铝基陶瓷铸型增强作用消失。三种磷酸铝(正磷酸铝、偏磷酸铝、磷酸二氢铝)可分别将坯体500℃的"零强度"提高至0.2,0.2MPa和0.8MPa。通过浸渍磷酸二氢铝,成功制备无断芯和偏芯缺陷的空心涡轮叶片一体式陶瓷铸型。
关键词:凝胶注模;空心叶片;陶瓷铸型;中温强度;黏结剂
-
20767.抗烧蚀C/C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5-09-10]
C/C复合材料因优异的高温性能被认为是高温结构件的理想材料。然而,C/C复合材料在高温高速粒子冲刷环境下的氧化烧蚀问题严重制约其应用。因此,如何提高C/C复合材料的抗烧蚀性能显得尤为重要。笔者综述C/C复合材料抗烧蚀的研究现状。目前,提高C/C复合材料抗烧蚀性能的途径主要集中于优化炭纤维预制体结构、控制热解炭织构、基体中陶瓷掺杂改性和表面涂覆抗烧蚀涂层等4种方法。主要介绍以上4种方法的研究现状,重点介绍基体改性和抗烧蚀涂层的最新研究进展。其中,涂层和基体改性是提高C/C复合材料抗烧蚀性能的两种有效方法。未来C/C复合材料抗烧蚀研究的潜在方向主要集中于降低制造成本、控制热解炭织构、优化掺杂的陶瓷...
关键词:C/C复合材料;抗烧蚀;炭纤维预制体;热解炭织构;基体改性;涂层
-
20768.稻杆的热溶剂提质及多级分离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5-09-10]
采用1-甲基萘(1-MN)为溶剂,在不同温度下(250、300、350℃)对稻秆进行热溶剂提质及多级分离,获得3种主要固体产物:低分子量萃取物(soluble)、高分子量萃取物(deposit)和萃取残渣(residue),以及少量气体产物和液体产物。对各组分的元素组成、化学结构、物理化学特性等进行了详细分析,并采用ICP-MS测定了其碱金属和碱土金属(AAEM)含量。结果发现,低分子量萃取物收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350℃时碳基收率达到33.48%。3种固体产物的碳含量和氧含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分别升高和降低,350℃时soluble、deposit的碳含量分别高达82.36%、80.59%...
关键词:热溶剂;生物质;多级分离;提质;AAEM
-
20769.熔盐电解氧化铈相关物质的分解电压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5-09-10]
分解电压是探索电极过程机理和实际电解过程中电位控制的重要依据。计算了氧化铈在Ce F3-Li F-MF2(M=Ba,Ca)熔体中石墨阳极上的理论分解电压。在石墨阳极上,阳极生成碳氧化合物的理论分解电压较小,反应较易发生;在惰性阳极下,理论分解电压按氧化铈、三氟化铈、氟化锂、氟化钡、氟化钙的顺序依次增大,氧化铈将优先发生分解反应。两种电极条件下,氧化铈的分解电压随温度升高而降低,随氧化铈浓度降低而增大,当氧化铈浓度过低时,容易发生阳极效应。
关键词:熔盐电解;氟化物;CeO2;理论分解电压;阳极效应
-
20770.注射用盐酸头孢替安配伍溶液中降解产物的测定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5-09-10]
测定注射用盐酸头孢替安与0.9%Na Cl注射液配伍后的降解产物。采用LC-MS,RP-HPLC法,分别以0.02mol·L-1 NH4Ac水溶液-乙腈及磷酸盐缓冲液-乙腈为流动相,对溶液配伍后的降解产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两个主要降解产物确定为DMMT和去四唑头孢替安内酯;配伍后室温放置8h,DMMT的量增加明显,百分含量由约0.03%增加至约0.15%,去四唑头孢替安内酯的量由约0.1%增加至约0.3%,杂质总量由0.03%增加至约0.15%。注射用盐酸头孢替安与0.9%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后不稳定,应临用新制,以确保临床用药安全。
关键词:LC-MS;注射用盐酸头孢替安;配伍;降解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