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25-03-11]
英伟达高性能芯片推动 AI 领域高速发展,需求性能更强的高频高速树脂材料。英伟达在 2024 年 GTC 大会上发布了其 Grace Blackwell 超级系列芯片产品 GB200,搭载了 36 个 GB200 芯片的服务器 NVIDIA GB200 NVL72,可使世界各地 的机构都能够在万亿参数的大语言模型(LLM)上构建和运行实时生成式 AI。并且该服务器相比于上一代 DGX H100, 对于 LLM 推理工作负载,GB200 NVL72 平台最高可提供 30 倍的性能提升,而其成本和能耗最低可降至 1/25。英伟达 超级芯片的推出,将成为新一轮工业革命的引擎,实现 AI 赋能各行各业的预想,推动 AI 领域的高速发展。树脂材料 是芯片零部件覆铜板的主要上游原材料之一,而介电性能中的介电常数 Dk 与介电损耗因子 Df 是衡量树脂材料性能的 主要指标之一。高性能芯片要求其应用的树脂材料拥有更低的 Dk 及 Df,当前能够满足这些条件的高频高速树脂主要 包括聚苯醚树脂(PPO)、改性聚苯醚树脂(PPE)、碳氢树脂(PCH)、聚四氟乙烯树脂(PTFE)等。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25-03-11]
热界面材料是电子元件热管理装置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场上常见热界面材料主要分为高分 子基复合材料、金属基热界面材料及处于前沿探索阶段的新型热界面材料。高分子基复合 材料包括导热硅脂、导热凝胶、导热胶、导热垫及导热相变材料等;金属基热界面材料以 低熔点焊料、液态金属材料等为代表;新型的热界面材料则以导热高分子、石墨烯和碳纳 米管阵列等为代表。目前,我国热界面材料下游主要应用领域为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 通信技术、医疗等领域。其中消费电子领域占比最重,占比达46.7%,其次通信设备领域 占比为38.5%。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25-03-11]
2025 年 2 月,主要大盘指数涨跌幅:上证指数 2.16%,深证成指 4.48%, 创业板指 5.16%,北证 50指数 23.53%,同花顺全 A(加权)4.73%;基础化 工指数 5.23%,在一级行业中排名第 11。2025 年 2 月,基础化工二级子 行业涨跌幅:塑料及制品 10.29%,化学纤维 8.49%,其他化学制品Ⅱ 6.16%,化学原料 5.61%,橡胶及制品 2.00%;农用化工 0.11%。2025 年 2 月,基础化工三级子行业中,实现增长的有 25 个,实现下跌的有 7 个。 其中 ,涨跌幅前 五:碳纤 维 42.31%, 改性塑料 21.02%,无 机盐 17.47%,其他塑料制品16.71%,锂电化学品13.33%;涨跌幅后五:磷肥 及磷化工-3.97%,钛白粉-1.32%,氮肥-1.32%,纯碱-1.09%,氟化工- 0.86%。2025 年 2 月,基础化工上市公司中,实现正收益个股 410 个,实 现负收益个股 127 个。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25-03-11]
需求改善叠加供给出清,光引发剂行业下行周期有望反转 光引发剂用于 UV 涂料、UV 油墨、UV 胶粘剂等领域,是光固化领域核心原 材料。2022 年以来由于涂料终端需求不佳,叠加供给端产能相对充裕,竞 争激烈下产品价格整体下行,行业企业持续亏损,行业周期下行已久,头部 企业销售均价已处于近 8 年底部。然而我们认为,未来需求侧伴随 3D 打印、 光刻胶等新兴领域带动,叠加涂料等需求有复苏趋势,以及供给侧行业持续 亏损下部分企业加速出清、行业集中度提升和头部企业话语权提升下,行业 下行周期有望反转。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25-03-11]
2025 年作为“十四五”规划最后一年,也是“能耗双控”收官之年。本篇 报告延续了我们双碳专题研究历篇报告内容,旨在讨论和收集由“能耗双 控”向“碳排放双控”过度后,碳排放控制的制度和流程。依据截止到 2025 年 2 月已发布的政策文件,梳理关于“碳排放双控”,碳排放体系建设,碳 排放的核算、核查,碳排放权交易,碳排放配合分配和清缴,碳足迹等政 策内容和实施流程。我们认为,2025 年作为“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 的重要收官之年,为迎接实现“2030 年碳达峰”重要五年规划的“十五五 规划”,更多的目光需要聚焦于碳排放制度建设中,更完善的制度体系有望 在未来两年时间实现补充。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25-03-11]
AI for Science:下一个超级应用。AI For Science ( AI4S)即人工智能驱动的科学研究,2024 年的英伟达 GTC 大会中,黄仁勋将大语言模型、具身智能、AI4S 并列为 AI 三大关键方向。通过建立相应的 AI 垂类模型, AI4S 可以对产品配方进行优化、研发出升级迭代的新品、对测试结果进行建模预测,为企业研发效率带来切实的大幅提升。数据和算法能在多维复杂问题中比人脑更好地抓住规律,一方面,AI4S 可以由原子尺度深入化学反应的本质,并通过 AI 与超算结合的方式寻求合成路径、化合物结构、复配体系的最优解;另一方面,近年来快速发展的机器人“黑灯实验室” 可以 7×24 小时高效进行海量实验,让数据迎来质与量的同步飞跃,加速训练 AI 模型,形成飞轮效应。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25-03-11]
本周建议重点关注政府工作报告,其中提出"加强废弃物循环利用,大力推广再生材料",再生材料是重要的产业趋势,建议重点关注化学法 PET 回收、PPPE 回收。本周多个化工品价格上涨,包括毒死蜱、烯草酮、甲维盐、阿维菌素,本轮涨价呈现多个特征:一是子行业反内卷呼声越来越高,涤纶、有机硅、三氯蔗糖等行业有反内卷动作;二是部分老产品率先涨价,比如:毒死蜱,产品资本开支较少,新增供给消化时间较短;三是供给端的扰动,和中国化工产业往西北转移有一定关系,回顾历史,中国化工产业向西部转移有两次高峰,第一次是 2002-2008 年,第二次是从 2017 年开始,至今仍在持续,响水事故后加速,近期两个农药上涨均是西北产能受影响有关,或不是偶然。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25-03-11]
化肥与农用化工行业:缘何景气高行?-钾肥专题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25-03-11]
石化化工行业 2025 年 3 月投资观点: 2024 年 9 月下旬以来,国内政策密集释放,一揽子增量政策以及已出台 的存量政策效应逐步显现。2024 年我国经济总量达到 134.9 万亿元,首 次突破 130 万亿元,比上年增长 5%。尤其是四季度 GDP 增速为 5.4%, 四季度实际 GDP 当季增速高于 Wind 一致预期 0.3 个百分点,政策对经 济提升效果明显。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综合,医药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2025-03-07]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依靠丰富劳动力实现工业化。1980 至 2000 年间,工程师红利助力了工业化和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了生产效率并推动了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今天,科研红利作为新兴的经济增长动力,以高投入、高风险和高回报的特性,正在引领中国经济从“制造大国”向“智造大国”转型。 科研红利依赖于高效的创新生态系统,特别是产学研合作模式。通过科研机构、企业与政府的深度协同,知识创新和技术突破得以快速转化,推动了各行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产学研合作不仅能够优化资源配置,还能全面提升创新能力,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