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2021-12-27]
电力体制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部署的一项重要任务,加快构建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和市场体系,形成主要由市场决定电力价格的机制,是我国电力体制改革的基本目标之一。本文阐述了美国、英国、北欧等国家和地区市场化改革情况,分析了电力市场在提高电力系统运行效率、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等方面发挥的作用,总结了当前我国电力体制改革和电力市场建设的现状,并介绍了国家电投参与电力市场的情况。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2021-12-27]
2021年7月16日,全国碳交易市场正式拉开序幕,以电力行业为先导,通过市场化的手段激励重点排放企业积极参与低碳生产、消费活动。在此背景下,本文积极探索我国碳市场的发展路径,为我国碳市场发展提供参考。总结了我国碳市场的发展意义,以试点碳市场建设经验为研究出发点,通过定性分析和数据整合对试点碳市场的政策情况和碳交易情况以及当前全国碳市场的政策情况和交易市场进行全面解读,并展望我国碳交易市场的未来发展趋势。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2021-12-27]
碳中和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潮流,是实现产业转型、可持续发展的竞争高地。发达国家立足长远的顶层设计、技术及商业模式创新驱动、完善的市场化体制和广泛的社会共识是其实现碳中和重要的驱动因素,建议加快我国碳中和及能源转型中长期发展战略制定及规划工作,加快完善我国能源市场,还原能源的商品属性,使市场成为优化资源配置的决定性因素,加快科技领域碳中和行动计划的制定,加强碳达峰、碳中和的国际合作,鼓励全民参与,最大范围取得社会共识,打赢碳中和这场人民战争。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采矿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2021-12-27]
近期,欧盟提出计划实施“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即对欧盟进口商品征收碳边境税,其实质是欧盟等西方国家借CBAM之机对发展中国家实施“绿色打压”,并在新一轮全球气候治理规则体系中抢占制高点。本文首先分析了CBAM的国际反响以及对我国可能带来的挑战,指出CBAM的实施仍面临碳排放核算困难、各国利益难以协调等障碍,并就我国如何应对CBAM提出了相应的思考建议。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2021-12-27]
本文对新形势下全球核电国际合作发展新环境从宏观角度进行了梳理分析,定位我国核能国际合作“在哪里”的问题;然后从新技术、新市场和新模式三个维度深入研判了全球核能市场发展新趋势,分析我国核能国际合作“去哪里”的问题;最后,本文调研分析了世界主要核电国家核能政策调整,总结经验启示,分析我国核电“走出去”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在新形势下我国核电国际合作及“走出去”政策建议,回答我国核能国际合作“怎么去”的问题。本文的研究方法包括文献资料查阅法、调研分析法、经验总结法及专家访谈法,旨在为后续国家相关部门制定行业政策或指导意见,推动我国核电国际合作及“走出去”,提高我国在全球核电领域话语权和影响力提供建设性意见和有益参考。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021-12-27]
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主要包括“南北合作”“南南合作”“三方合作”三大模式。本文指出当前碳中和国际合作仍面临较多障碍,包括全球缺乏统一的气候治理规则和减排安排,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协同减排难度较大,在低碳技术路径、技术水平上存在明显差异等。本文进一步围绕我国如何更好推动碳中和国际合作、参与引领全球气候治理规则提出思考建议。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采矿业] [2021-12-27]
本文阐述了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对于我国实现碳中和的重要意义,以及在全球和我国的工作进展,列举了中国石油在该领域的科技研发和工程实践,包括积极开展试点示范、支持完善相关标准和广泛参与国内外合作等,并介绍了中国石油下一步推动CCUS发展的工作思路。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2021-12-27]
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指引下,“新能源+”作为能源行业绿色转型的代表性新业态正在蓬勃兴起。本文系统梳理了近年来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在该领域的实践成果,列举了12类模式共15个典型案例,从发电端、用户端以及公共领域等角度诠释了“新能源+”的实施路径与价值。在此基础上论证“新能源+”从促进新能源开发、新能源消费以及推动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等方面,有力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
[汽车制造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2021-12-24]
2020年全球各大汽车市场表现低迷,我国汽车市场下降幅度相对较小。在政策、市场和产业发展新形势的推动下,主流车企倾向于采用多元化的节能技术路径,这为汽车产业链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我国汽车产业的节能技术有所发展,既有热效率提升、高效变速器等节能技术的进步,也有低碳燃料、智能化节能等新技术方向。本文对国内外汽车产业形势进行了梳理,总结出我国发展节能汽车所取得的成就及面临的问题,并对节能技术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汽车制造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2021-12-24]
随着国内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的好转,我国汽车市场产销好于预期,乘用车销量增速稳中略降,商用车市场逆势上涨实现连续五年增长态势,商用车产销好于乘用车,总体来说,汽车市场保持稳定发展。在传统能源领域,乘用车向混动化转型的步伐加快,大型化、SUV化趋势依旧;替代燃料在货车市场的渗透率有所提升,客车市场的电动化趋势明显。综观市场,商用车仍以传统能源为主,节能技术的应用仍存较大空间,可以预见,能源、互联、智能三大革命将为汽车产业创新发展注入强劲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