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2781.谈走出电解铝生产管理误区的措施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2013-12-15]
从本世纪初到2011年末,我国的电解铝及相关技术都得到很大程度的发展,新、扩建产能至少增加了七倍之多,然而在大型预焙槽的实际生产管理方面,经验还是比较欠缺.文章从技术发展的角度,认真剖析了几年来电解槽在非正常期、正常期及强化电流管理阶段存在的误区,提供走出误区的措施,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电解铝;误区;非正常期;正常期;强化电流
-
162782.近场热辐射实验测量方法的进展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3-12-15]
总结了实验测量近场辐射传热的相关研究,指出对这种传热方式的实验测量中,利用当前的扫描探针技术控割两薄膜间距为微米级或纳米级并且保持相互平行是极其困难的,提出了结合CMOS(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和MEMS(微机电系统)微加工工艺构造具有固定间隙平行薄膜结构的新思路.
关键词:近场;热辐射;实验测量
-
162783.提高PZT压电性能方法的研究现状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3-12-15]
PZT(锆钛酸铅)是应用最广泛的压电陶瓷.介绍了提高PZT压电陶瓷压电性能的方法,重点总结了采用改变锆钛比、进行掺杂改性和调节烧结温度等方法来改变压电性能的研究现状,进而为改进工艺提高压电性能提供理论支持,并展望了将PZT压电材料应用于智能涂层在线监测的前景,分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锆钛酸铅;压电性能;压电陶瓷
-
162784.粮油加工业在发展中应处理好的几个问题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3-12-15]
中国是一个粮油生产大国、加工大国,也是一个粮油消费大国和进出口大国,在世界粮油生产、加工、贸易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为适应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需要,我国粮油加工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其发展速度、发展规模,在我国历史上,乃至世界历史上都是前所未有的.现在,我们可以不愧地说,我国粮油加工业的技术水平、装备水平、主要经济指标以及产品品种和质量等诸多方面已经达到和接近世界先进水平.
关键词:
-
162785.地面滴灌对107杨人工林根系分布的影响
[农、林、牧、渔业] [2013-12-15]
为了探索地面滴灌栽培107杨(Populus×euramericana cv.‘74/76’)人工林根系的生长和发育特征及分布规律,采用全挖法和分层分段挖掘法对北京市永定河故道沙地滴灌栽培和常规栽培的2年生杨树个体和林分根系进行了全面调查,系统分析了2种栽培条件下杨树个体和林分根系的数量、长度和生物量及其垂直和水平分布规律.结果表明:(1)滴灌栽培杨树的主根分布深度仅为1.3m,而常规栽培杨树的主根分布深度达到4.5m;滴灌栽培杨树根系行间方向分布范围是常规栽培的1.8倍,顺行方向分布范围是常规栽培的1.2倍;滴灌栽培杨树侧根数量是常规栽培的2.0倍.(2)滴灌栽培杨树个体根系总长和生物量分别是常规栽培的1.8倍和1.2倍,主根和Ⅰ级侧根的总长和生物量与常规栽培近乎相同,而Ⅱ级和Ⅲ级侧根的总长和生物量则远远大于常规栽培.(3)滴灌栽培杨树林分根系总长和生物量分别是常规栽培的2.0、1.1倍,径级在5≤D<10 mm、10≤D<15 mm和D≥15 mm的根总长和生物量与常规栽培相近,而径级在D<1 mm和1≤D<5 mm的根总长和生物量远大于常规栽培.(4)滴灌栽培和常规栽培杨树的根系均主要分布在0~40 cm的土层内,滴灌栽培4/5和常规栽培2/3的根系特别是吸收根(D<1 mm)分布在0~20 cm深的土层内.(5)滴灌栽培和常规栽培杨树林分的吸收根主要分布在距离树干基部0~l.0m的范围内,滴灌栽培杨树林分的吸收根主要分布在株间方向(滴灌带铺设方向),常规栽培杨树林分的吸收根则相对均匀分布在树体四周.
关键词:地面滴灌;107杨;根系;分布;生物量;ground drip irrigation;Populus × euramericana cv.‘ 74/76';root system;distribution;biomass
-
162786.石墨烯负载纳米粒子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3-12-15]
石墨烯是一种新型的碳纳米材料,因其独特的二维晶体结构和优异的性能,近年来成为各领域研究的热点.首先概述了石墨烯负载不同纳米金属粒子、纳米金属氧化物或氢氧化物复合材料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和实际应用,然后提出了石墨烯负载纳米粒子复合材料的未来研究方向,并展望了其可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石墨烯;纳米粒子;载体;应用;graphene;nanoparticle;carrier;application
-
162787.可溶性聚酰亚胺制备研究进展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2013-12-15]
根据分子设计思路的不同,分别从分子主链引入柔性基团、大的侧基、非共平面结构、含氟基团、不对称结构,共聚以及制备超支化聚酰亚胺等7个方面介绍了近年来制备可溶性聚酰亚胺的研究进展,并在分子水平上讨论了各方法能够改善聚酰亚胺溶解性的原因。
关键词:可溶性;聚酰亚胺;研究进展;solubility;polyimides;recent progress
-
162788.浅析藤木办公家具的优越性
[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 [2013-12-15]
随着现代文明的高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特别是对于那些长期处于封闭办公空间内的人们,他们渴望能在绿色、温馨的环境中办公.传统办公家具由于其自身的不足,已经无法满足这种需求,而清新、自然的藤木办公家具,以其轻巧且柔韧的材质、美观大方的造型和精细的生产工艺,迎合了新世纪人们崇尚自然,追求健康、环保的意愿,必将成为未来办公家具设计的主流趋势.
关键词:藤木;办公家具;绿色
-
162789.用BDI-GS体系评价食用植物油的营养健康效应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3-12-15]
通过玉米低营养饲料喂养小鼠模型及已建立的食品BDI-GS新评价系统,对常见食用植物油(天然大豆油、调和油、葵花籽油及橄榄油)进行营养健康效应的评价.以玉米空白饲料喂养小鼠为对照,对比评价4种食用植物油的营养健康效应.测定计算实验小鼠9项脏器质量、脏器系数及其损益指数(BDI)、累计积分(GS)(包括质量BDI累计积分(GSw)及系数BDI累计积分(GSI))等指标,并测定血清生化指标.结果显示:橄榄油的综合GSw及GSI值是4种食用植物油中最高的,分别为11.10和10.45;其次是葵花籽油,分别为9.73和10.04;天然大豆油与调和油综合GSw及GSI均较低.研究表明:橄榄油的综合营养健康效应最佳,与现代营养学的认知完全吻合;其次是葵花籽油也具有良好的营养健康效应;天然大豆油与调和油综合营养健康效应相对较差,但具有良好的降血脂效应.
关键词:食用植物油;营养健康;功效评价;BDI-GS系统;edible plant oil;nutrition and health;functional evaluation;BDI-GS system
-
162790.白藜芦醇的提取与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食品制造业] [2013-12-15]
综述近年来国内外提取、检测白藜芦醇的技术.目前,白藜芦醇提取方法主要有溶剂提取、酶法提取、超临界流体萃取、超声波辅助提取、微波辅助提取法;白藜芦醇的检测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质谱法、毛细管电泳法、化学发光法、荧光法.文章分析了各技术的优缺点,并对白藜芦醇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关键词:白藜芦醇;提取方法;检测方法;药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