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2371.可生物降解聚乳酸的扩链研究进展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2014-05-15]
依据聚乳酸(PLA)分子的端羟基和端羧基结构特点,主要综述了近年来以有机小分子扩链改性PLA的方法、机理与应用,分别介绍了端羟基缩聚扩链剂、端羧基缩聚扩链剂以及其他扩链剂在改性PLA中的应用.其中端羟基缩聚扩链剂主要有多异氰酸酯、双环羧酸酐、二酰氯;端羧基缩聚扩链剂主要有二噁唑啉、双环氧化物、二元胺、二元醇.并且简要介绍了其他低聚物如聚乙二醇(PEG)、聚乙醇酸(PGA)、聚己二酸丁二醇酯(PBA)、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聚占-己内酯(PCL)与PLA共聚提高其摩尔质量及改性方面的研究进展,最后对PLA的改性研究与应用做了进一步的展望.
关键词:聚乳酸;扩链;共聚;改性;Polylactic Acid;Chain Extension;Copolymerization;Modification
-
162372.温度对大理岩力学性能的影响
[采矿业] [2014-05-15]
采用RMT-150C岩石力学试验系统开展不同温度作用(20、200和800℃)下大理岩的单轴、三轴试验及温度循环作用后大理岩的单轴压缩试验,系统地分析了大理岩在不同温度以及温度循环作用下的物理力学特性.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大理岩的变形特性表现为塑性变形明显、弹性模量降低、峰值应变增大.和常温下试件相比,加热到200℃后,试件的黏聚力提高,内摩擦角降低;加热到800℃后,试件的黏聚力降低,内摩擦角基本相同.在200℃循环作用下,随着作用次数的增加,大理岩试件的峰值强度、弹性模量均呈现出降低的趋势.随着温度的升高,大理岩的纵波波速发生不同程度的降低;与单次加温相比,随着循环加温次数增多,纵波波速降低,但是降低幅度很小.常温以及200℃温度作用下,试件的破坏基本为宏观单一断面的剪切破坏;800℃高温作用下,部分试件产生了很多条破裂面;温度循环作用对岩石试件破裂形式没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岩石力学;大理岩;温度;力学性质
-
162373.天然气汞含量作为煤型气与油型气判识指标的探讨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4-05-15]
虽然天然气汞含量作为判识煤型气和油型气的一项重要指标已经被很多学者所接受,但在勘探实践中应用的并不多,究其原因还是对该指标的认识不够深入.为探讨该指标的适用性,笔者对天然气中汞的成因机制进行探讨.首先通过煤中汞含量、煤的产气率以及煤粉热释汞实验,分析认为天然气中的汞主要来自于气源岩,尤其是煤,只有当地层温度达到一定数值以后,气源岩中的汞才会在热力的作用下大量被释放并随生成的天然气一起运移并聚集到气藏中,气源岩类型和地层温度共同决定了天然气汞含量的高低.其次,笔者对全国8大盆地500多口天然气井开展了天然气汞含量检测,并对其中部分气井进行了天然气烷烃碳同位素检测.统计分析表明,当天然气汞含量大于30 μg/m3时,可基本判断该天然气类型为煤型气;当天然气汞含量介于10~30 μg/m3时,其为煤型气的几率较大,在结合其他地质资料的情况下也可比较容易得出合理的结论;但当天然气汞含量介于5~10 μg/m3,甚至更低时,天然气汞含量只能作为判识煤型气和油型气的辅助参数.
关键词:天然气;煤型气;油型气;汞;判识;指标
-
162374.脂溶性贝类毒素安全评价与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农、林、牧、渔业] [2014-05-15]
2004年,由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和政府间海洋委员会共同组建的双壳软体生物毒素工作组根据贝类毒素的基本结构将其分为8类(组).其中,大田软海绵酸类毒素(okadaic acid, OA)、原多甲酸毒素(azaspiracid, AZA)、环亚胺类毒素(cyclic imine, CI)、短裸甲藻毒素(brevetoxin, BTX)、蛤毒素(pectenotoxin, PTX)、虾夷扇贝毒素(yessotoxin, YTX)均属于脂溶性贝类毒素(lipophilic phycotoxins, LPs),这6大类毒素均为聚醚类物质,在贝类中富集的时间较长,目前已成为欧盟调整检测方法、最高残留限量等法律法规的主要目标.LPs 的主要成分在中国均已被发现,这不仅意味着中国贝类消费存在巨大的潜在风险,外贸出口还将面临新的技术和贸易壁垒.本文就 LPs的化学性质、污染分布、毒理学评价、检测方法、限量标准、监控预警技术和政策法规等国际最新研究进展等逐一进行归纳与总结,并对我国在 LPs 方面的科研举措进行展望,旨在为我国制定相关政策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脂溶性贝类毒素;污染分布;毒理学评价;检测方法;监控预警;政策法规;lipophilic phycotoxin;pollution distribution;toxicity assessment;detection method;supervision;leg-islation
-
162375.广州机场路景观防护林的环境效应特征
[农、林、牧、渔业] [2014-05-15]
为了计量城市路网景观防护林的环境效应,采用群落生态学及水平多点定位同步观测方法,对机场路景观防护林群落结构及消减路面热岛、污染气体浓度效应进行了观测研究;结果显示:防护林群落呈4层垂直结构(上层乔木平均高(-H)=12.6 m、中层乔木-H=6.3 m、灌木层-H=3.2 m、草本层-H=0.6 m),水平30~50 m沿机场路侧带状分布;防护林群落的Shannon(H)达2.39,均匀度达0.76,而森林群落郁闭度达0.68.相对路面空气SO2 、NO2(0.150、0.083 mg·m-3)的日均浓度,防护林林内20m则减小到0.05 mg·m-3以下,空气温度则减小2.0℃,空气湿度增加2.4%,风速减小0.7m·s-1;雨季晴天日,13:00-15:00、林内20~30 m空间相对路面的气温减小值大于2.0℃,而林内10~30 m空间相对路面的空气湿度增加5.0%~7.1%;林内20~30 m空间空气SO2浓度≤0.05 mg·m-3的白昼持续时间达8.3~9.0 h,而林内30~40 m空间空气NO2浓度≤0.05 mg·m-3的白昼持续时间达8.3h;机场路景观防护林群落对路面热岛强度、空气SO2、NO2浓度消减效应极其显著.采用趋势面回归方法,获得的机场路面至林内水平尺度空气SO2、NO2浓度时空分布拟合方程适宜于估算应用.
关键词:广州市机场路;景观防护林;消减热岛效应;环境效应
-
162376.渔业资源评估模型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农、林、牧、渔业] [2014-05-15]
制定合理的渔业管理计划,实现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需对渔业资源进行科学的评估,而渔业资源评估模型则是进行渔业资源评估的重要工具。随着计算机计算能力的提高及在多学科交叉的推动下,近30多年来渔业资源评估模型得到了快速发展。随着渔业资源评估模型日益复杂、多样化,模型的选择、使用难度也相应地增加了,而模型的不恰当运用则可能导致渔业资源管理的失误。本文对渔业资源评估模型的基本结构、主要类型及参数估计所使用的统计模型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回顾,介绍了目前使用的主要渔业资源评估模型,展示了渔业资源评估模型的发展历程及所取得的进展。同时,文章对渔业资源评估模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渔业资源评估;模型;现状;展望;Fisheries stock assessment;models;progress;prospect
-
162377.无卤阻燃型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的研究进展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2014-05-15]
综述了近年来有关无卤阻燃型聚氨酯软质泡沫的研究进展,包括含磷阻燃剂、含氮阻燃剂、无机阻燃剂和复合阻燃剂.介绍了国内外阻燃型聚氨酯软质泡沫材料的最新情况;阐述了阻燃剂的阻燃方法,并对阻燃型聚氨酯软质泡沫材料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聚氨酯;软泡;无卤阻燃剂;阻燃机理
-
162378.微生物利用食品工业废水发酵产油脂的研究进展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5-15]
食品工业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直接排放会引起水体的富营养化,而一些微生物则可利用这些废水中的糖类、含氮物质等发酵生产生物柴油和多不饱和脂肪酸,既能减少环境污染,又可实现废物的高值化利用.首先介绍了产油微生物的分布和微生物的产油机理,分析了食品工业中各种废水的营养特点,概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利用食品工业废水发酵产油脂的研究现状,讨论了目前微生物利用食品工业废水发酵产油脂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微生物;食品工业废水;发酵;油脂;microorganisms;food industrial waste water;fermention;oils
-
162379.聚丙烯改性料在现代汽车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2014-05-15]
分析了聚丙烯改性料在汽车工业中应用的优势,综合概述了汽车零部件用聚丙烯改性料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聚丙烯;改性;汽车;应用;Polypropylene;Modification;Automobile;Application
-
162380.植物蛋白凝胶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食品制造业] [2014-05-15]
对近年来有关植物蛋白的凝胶机理、影响因素进行了综述,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植物蛋白凝胶在食品领域及非食品领域的应用,提出了目前存在的研究空白及问题,为深入研究植物蛋白材料的应用及其降解机制、扩充植物蛋白的应用领域提供一些理论参考.
关键词:植物蛋白;凝胶;应用;研究进展;vegetables protein;gel;application;research prog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