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7 篇
7614 篇
377810 篇
8607 篇
7618 篇
64 篇
1521 篇
27 篇
33481 篇
24171 篇
7103 篇
80 篇
207 篇
244 篇
75 篇
96 篇
97 篇
154 篇
339 篇
790 篇
[金融业] [2021-12-27]
作为互联网金融发展最为基础的内容之一,移动支付近年来取得了飞速发展与快速扩张,伴随移动支付的不断普及,人们的日常支付方式也发生了较大程度的转变,其使用频率的逐渐提升又进一步带动互联网金融行业的稳步发展。然而凡事皆有两面性,移动支付是一柄双刃剑,在给人们带来更为便捷、快速的支付体验的同时也会随时随地面临着信息泄露、网络风险、电信诈骗、网络诈骗等支付安全问题,使得不法分子有机可乘,轻则影响广大消费者使用移动支付,严重时还有可能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从这一角度上看,移动支付的安全问题务必要高度重视,无论是国家监管层面、支付平台还是用户个人,都应当认真分析探索支付中有可能存在的安全问题,并有针对性加以积极改善,从而加大对移动支付安全问题的打击与审查利达,强化广大用户、消费者自身的安全防范意识,共同营造安全、优越的互联网金融生态圈。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2021-12-27]
碳中和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潮流,是实现产业转型、可持续发展的竞争高地。发达国家立足长远的顶层设计、技术及商业模式创新驱动、完善的市场化体制和广泛的社会共识是其实现碳中和重要的驱动因素,建议加快我国碳中和及能源转型中长期发展战略制定及规划工作,加快完善我国能源市场,还原能源的商品属性,使市场成为优化资源配置的决定性因素,加快科技领域碳中和行动计划的制定,加强碳达峰、碳中和的国际合作,鼓励全民参与,最大范围取得社会共识,打赢碳中和这场人民战争。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采矿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2021-12-27]
近期,欧盟提出计划实施“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即对欧盟进口商品征收碳边境税,其实质是欧盟等西方国家借CBAM之机对发展中国家实施“绿色打压”,并在新一轮全球气候治理规则体系中抢占制高点。本文首先分析了CBAM的国际反响以及对我国可能带来的挑战,指出CBAM的实施仍面临碳排放核算困难、各国利益难以协调等障碍,并就我国如何应对CBAM提出了相应的思考建议。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2021-12-27]
本文对新形势下全球核电国际合作发展新环境从宏观角度进行了梳理分析,定位我国核能国际合作“在哪里”的问题;然后从新技术、新市场和新模式三个维度深入研判了全球核能市场发展新趋势,分析我国核能国际合作“去哪里”的问题;最后,本文调研分析了世界主要核电国家核能政策调整,总结经验启示,分析我国核电“走出去”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在新形势下我国核电国际合作及“走出去”政策建议,回答我国核能国际合作“怎么去”的问题。本文的研究方法包括文献资料查阅法、调研分析法、经验总结法及专家访谈法,旨在为后续国家相关部门制定行业政策或指导意见,推动我国核电国际合作及“走出去”,提高我国在全球核电领域话语权和影响力提供建设性意见和有益参考。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采矿业] [2021-12-27]
本文阐述了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对于我国实现碳中和的重要意义,以及在全球和我国的工作进展,列举了中国石油在该领域的科技研发和工程实践,包括积极开展试点示范、支持完善相关标准和广泛参与国内外合作等,并介绍了中国石油下一步推动CCUS发展的工作思路。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2021-12-27]
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指引下,“新能源+”作为能源行业绿色转型的代表性新业态正在蓬勃兴起。本文系统梳理了近年来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在该领域的实践成果,列举了12类模式共15个典型案例,从发电端、用户端以及公共领域等角度诠释了“新能源+”的实施路径与价值。在此基础上论证“新能源+”从促进新能源开发、新能源消费以及推动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等方面,有力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
[金融业] [2021-12-24]
2015年12月,二十国集团金融稳定委员会宣布成立气候相关财务信息披露工作组(TCFD),随后发布《气候相关财务信息披露工作组建议报告》,逐步提升对全球气候变化风险的重视。2017年12月,中国与英国在第9次中英经济财金对话上就绿色金融领域的合作达成一致,由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和伦敦金融城联合发起气候与环境信息披露试点项目。2018年以来,双方先后发布《中英金融机构气候与环境信息披露试点进展报告》《中英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中方试点机构目标框架》等试点成果。本文基于中英试点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工作进展成果,对比分析双方试点机构的环境信息披露执行情况及存在困难,并提出纵深推进金融机构开展环境信息披露工作的政策建议。
[金融业] [2021-12-24]
作为过去几年中“一带一路”能源类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煤电项目今后将从我国各类境外基础设施建设清单中彻底消失,尚未开工建设的规划项目需要寻找其他支持方或调整为其他能源项目。在碳中和愿景下,电力行业首先面临脱碳压力,尤其是煤电项目面临的压力最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他高碳行业也将面临类似的局面,如交通、钢铁、水泥等。这就需要我们重新思考“一带一路”建设的内在逻辑,尤其是金融机构需要积极研判可能存在的气候风险和转型风险,减少高碳行业投资,把握低碳转型机遇,加大绿色项目投资。
[金融业] [2021-12-24]
2020年国际大型银行战略调整动向:积极应对疫情,支持实体经济复苏。调整风险偏好,加强重点风险防控。持续加快数字化转型,改善客户体验和经营效率。强调可持续发展,将ESG理念植入银行发展基因。多措并举,缓解低(负)利率经营压力。
[金融业] [2021-12-24]
为厘清法定数字货币发行对货币结构及金融机构的影响,本文从货币结构重塑的角度出发,构建包含现金、线上支付、法定数字货币在内的支付理论模型,证明法定数字货币的发行将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现金的使用范围和场景,使M0比重上升,金融基础设施数字化水平的提高对法定数字货币发行影响的作用方向是不确定的。本文进一步实证探究法定数字货币的发行对商业银行可能产生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法定数字货币发行后,M0比重的提高会对商业银行经营绩效产生一定负面影响,但金融基础设施的数字化程度的提高、商业银行多元化经营有利于缓解数字货币发行对商业银行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