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品接触材料中双酚A迁移与检测的研究进展
来源:食品研究与开发 发布日期:2017-11-20
双酚A是一种内分泌干扰物,常被广泛应用于食品接触材料的制造中。长期暴露于双酚A环境中会导致人体免疫、生殖等系统的异常。综述了双酚A毒性、双酚A国内外检测标准与法规、食品接触材料中双酚A迁移规律与影响因素及其检测方法。
-
SPE-HPLC-MS/MS检测动物源性食品中金刚烷胺残留
来源:食品研究与开发 发布日期:2017-11-20
建立一种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Solid phase extraction coupled to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SPE-HPLC-MS/MS)检测动物源性食品中金刚烷胺残留的方法。研究采用Oasis MCX固相萃取小柱为基质净化柱,以Agilent SB-C18柱(2.1
-
起重机械安全监控管理系统的采样周期检测方法
来源:起重运输机械 发布日期:2017-11-20
采样周期是起重机械安全监控管理系统的重要技术指标,但标准中没有给出具体的验证方法。目前在起重机械安全监控管理系统的检验中,由于缺乏简单易用的验证工具,因此没有进行实际的检测。文中提出了一种简单可行的采样周期检测方法,采用该方法,监管部门可以进一步完善对系统的检验,确保合格的系统应用到起重机械上。
-
绿色建筑材料检测实训教学研究
来源:建材与装饰 发布日期:2017-11-17
绿色建材;;检测;;实训
-
关于化学技术和食品安全之间关系的探讨
来源:化工管理 发布日期:2017-11-11
民以食为天,对食品安全问题进行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第一,食品安全问题直接关系着广大民众的身体健康;第二,这一问题影响这国家的战略安全。在本次研究中,笔者主要关注的是化学技术和食品安全的关系问题,对现阶段食品领域的常用化学检测技术进行了探讨。
-
HPLC-MS测定食品中唑嘧磺草胺的残留量
来源:食品研究与开发 发布日期:2017-11-10
为建立一套对食品中唑嘧磺草胺残留量检测的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PLC-MS)对样品中的唑嘧磺草胺进行检测。结果表明:采用乙腈对样品进行提取后,再经过净化剂(花椒:40 mg PSA+10 mg GCB+150 mg MgSO_4,其他样品:30 mg GCB+150
-
LAMP技术在动物源性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
来源:中国调味品 发布日期:2017-11-10
近年来,动物源性食品安全问题时有发生,急需发展快速、高效的检测技术。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是一种新的体外扩增特异DNA片段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因其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检测速度快等优点,可以在动物源性食品安全检测中应用。文章针对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在动物源性食品病原菌检测、动物源性成分检测两个方面的应用进行综述,分析LAMP技术的应用优势,旨在为更好地解决动物源性食品安全问题提供帮助。
-
食品中铜绿假单胞菌实时荧光PCR检测的研究
来源:食品研究与开发 发布日期:2017-11-10
根据铜绿假单胞菌外毒素A基因片段序列,用Primer express 3.0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和一个Taq Man探针,建立铜绿假单胞菌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通过对梯度含量的铜绿假单胞菌标准菌液样品DNA和多种细菌的DNA进行实时荧光PCR检测,来检测其灵敏度和验证引物和探针的特异性。试验结果表明,只有铜绿假单胞菌产生扩增曲线,其他细菌无扩增,说明引物及Taq Man探针特异性较好,检测灵敏度为
-
食品中蜡样芽胞杆菌实时荧光RPA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来源: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发布日期:2017-11-08
研究的目的是建立一种简便快速的蜡样芽胞杆菌(Bacillus cereus)检测方法。根据GenBank中蜡样芽胞杆菌16S RNA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和exo探针,建立了一种实时荧光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方法,在39°C恒温下仅需20 min即可完成检测。该方法特异性扩增蜡样芽胞杆菌16S RNA基因片段,对其他芽胞杆菌和非芽胞杆菌无扩增;以蜡样芽胞杆菌基因组DNA作为模板,该方法的检测灵敏度为1.0×
-
食品包装安全隐患及检测研究
来源:现代食品 发布日期:2017-10-30
食品包装作为现代食品工业的最后一道工序,与食品安全密切相连,对食品质量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本文在分析当前食品包装安全现状的基础上,深入阐述几种常见食品包装材料类型及安全隐患,并以纸质包装为例,提出相应的检测方法和现实应用,对保护食品安全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