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液-质联用法同时检测植物源性食品中4种鼠药残留
来源:食品与机械 发布日期:2017-11-28
建立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测定植物源性食品中4种鼠药残留的方法。考察不同的流动相及净化方式对检测结果的影响。粮谷类试样经乙腈超声提取上机,果蔬类以乙腈提取后采用PSA+GCB管进行净化,LC/MS-MS进行检测。添标水平为0.002~0.050mg/kg时的回收率均达到70%以上,相对标准偏差为4.1%~9.5%,杀鼠醚和杀鼠灵的方法检出限为0.001mg/kg,其它2种鼠药的检出限为0.005mg
-
不同浓度硼氢化钠溶液对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食品中锡含量的影响
来源:分析仪器 发布日期:2017-11-28
当前原子荧光光谱法所用的硼氢化钠溶液浓度对准确测定食品中锡含量有较大影响,为提高该方法的准确度,本实验根据GB 5009.16-2014标准,在仪器条件、溶液酸度不变的情况下,改变硼氢化钠溶液浓度,探讨测定食品中锡含量最佳的硼氢化钠浓度。实验结果表明,当硼氢化钠溶液浓度在0.70%~1.0%时,锡标准曲线不成线性;浓度在1.5%~6.0%,锡标准曲线拟合较好,当硼氢化钠溶液浓度为4%时相关系数最佳
-
测试片用于食品卫生微生物检测中的效果分析
来源:食品安全导刊 发布日期:2017-11-25
本文旨在探讨分析食品卫生检测实践中测试片技术应用于微生物检测的效果。方法:在市场上随机抽取90份受到污染的食品作为试验研究对象,分别利用测试片进行相应菌种类型的技术检测(菌落总数、大肠菌群、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霉菌酵母菌),对测试数据进行记录和梳理,分析测试片技术与常规方法检测的异同,对比分析两种检测技术在微生物检测实践中的应用效果。结果:通过测试片技术实施的相关微生物检测耗时更少,效率更高
-
浅析生物有机肥中功能微生物对食品质量安全的影响
来源: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发布日期:2017-11-25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现代农业生产中,化学肥料的使用,为保证粮食稳产、高产等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粮食品质下降、生态污染、食品安全等一系列问题也随之显现。发展有机农业,生产安全、健康的绿色食品成为我国乃至世界农业发展的趋势。作为一种新型肥料,生物有机肥在粮食作物、经济作物、林业生产和园林绿化等领域均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主要介绍了生物有机肥的功
-
浅谈高效液相色谱法在食品添加剂检测中的应用
来源:食品安全导刊 发布日期:2017-11-25
随着当前人们对食品安全重视力度的不断加大,对食品添加剂的有效检测也开始成为社会各界的关注重点之一。而在目前食品添加剂的检测当中,高效液相色谱法因其具有较高的精确度和操作简便等特性而得到广泛使用。在这一背景下,本文将通过采用文献研究法,结合大量相关实验数据和研究资料,对高效液相色谱法在食品添加剂检测中的应用进行简要分析。
-
检测食品中铝含量的方法
来源:食品安全导刊 发布日期:2017-11-25
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工作经验,对食品中铝含量的检测方法进行讨论,首先对食品中铝的来源与含量进行讨论。其次分析了食品中铝含量的检测方法,目的在于提高食品安全性,促进食用健康。
-
食品检测中的液相色谱技术应用研究
来源:食品安全导刊 发布日期:2017-11-25
为了了解液相色谱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使用情况以及该技术的发展现状,本文收集了很多相关信息,并对液相色谱技术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的发展对各行各业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目前,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使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人们越来越关心食品安全问题。在食品检测中使用液相色谱技术能确保食品安全。本文不仅分析了液相色谱技术在有毒物质检测及食品添加剂检测中的使用情况,还就该技术在食品营
-
快检室可快速检测40多项有害物质含量
来源:中国工商报 发布日期:2017-11-23
-
食品塑料包装中重金属检测技术的应用
来源:化工管理 发布日期:2017-11-21
塑料食品包装中所含重金属伴随食品一起进入人体后,会对人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同时,这些塑料食品包装被丢弃后还会对土壤和环境造成影响。因此国家制定了严格规定,限制重金属含量。本文将对检测食品的塑料包装成份的一些技术手段进行介绍。
-
我国快餐行业食品原材料安全管理研究
来源:食品工业 发布日期:2017-11-20
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快餐成为了越来越多人的选择。食品安全是保障居民身体健康的重要前提,而食品原材料的安全是食品安全的重要保障。需建立完善的食品原材料市场监管制度和法规,对食品采购的各个环节进行严格把控。建立科学合理的食品原材料抽检体系、完善的供应商奖惩制度以及透明的食品原材料采购的追溯体系,从采购环节保障食品的安全。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快餐企业食品原材料的运输、储存工作,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