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人驾驶汽车的法律障碍和立法思考
来源:电子政务 发布日期:2018-08-09
以无人驾驶汽车为代表的弱人工智能掀起了新一轮的科技创新热潮,却也引发了诸多法律障碍,而国内对无人驾驶汽车的法律规制草创未就。在借鉴域外典型国家对无人驾驶汽车法律规制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当前无人驾驶汽车发展现状,学理上可以"适度超前"认定无人驾驶汽车是以实现研发者或使用者意志为目的,可在特定程序内做出选择判断,但不能独立承担法律责任的特殊法律主体。我国无人驾驶汽车应以行政法规制为主,兼采其他部门法
-
无人驾驶汽车串联式制动系统控制研究
来源:汽车技术 发布日期:2018-08-01
提出了一种面向无人驾驶汽车的EHB与ESP协调制动系统,设计了"一主一辅"的工作方式及串联式制动结构,保证硬件冗余的同时,实现两个系统的分时独立工作。系统软件协调控制层提出了EHB的3种故障的监测方法,并能及时发出ESP切换指令;压力跟随层采用改进的增量式PID方法实现主动压力控制。通过EHB性能及双系统的协调制动台架试验,验证了串联式制动系统的有效性,结合整车仿真结果表明该系统有利于提高无人驾驶
-
无人驾驶汽车运动规划方法研究综述
来源:汽车工业研究 发布日期:2018-07-31
路径规划是多学科交叉智能车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环境建模和路径搜索两个方面对现有的路径规划方法进行阐述。路径搜索算法分为图搜索算法,树搜索算法,智能优化算法三类,文中介绍了涉及算法的原理、应用现状及优缺点三个方面,总结了现有的路径规划算法,并对未来发展趋势作出展望。
-
无人驾驶汽车电子稳定控制系统的应用
来源: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发布日期:2018-07-30
无人驾驶汽车是现代技术与汽车结合的产物,可以利用车载传感和控制系统实现自动驾驶,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将对无人汽车电子稳定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进行简答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无人汽车电子稳定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应用,包括具体设计方案和实车应用测试。
-
能力差异与责任差异:论无人驾驶汽车作为道德主体的可能性
来源:云南社会科学 发布日期:2018-07-20
今天对于无人驾驶汽车道德上的担心乃是基于人们对其能力的错误判断。而这种能力上的差异将会推导出无人驾驶汽车与人类司机在道德责任承担方式上的差异,对这种差异的轻视是今天无人驾驶汽车诸多道德争议的源头。只有基于无人驾驶汽车自身的能力特性,人们才有可能将其看作一个真正的道德主体来对待。
-
无人驾驶汽车合法上路需修改的刑法罪名
来源:人民法治 发布日期:2018-07-20
近些年来,无人驾驶汽车发展十分迅猛,对现有相关法律制度构成了一定的冲击。不少专家学者开始对相关法律问题进行研究,比如无人驾驶汽车肇事后的赔偿责任承担问题和无人驾驶汽车上路测试的资质问题。然而,上述研究大多集中于传统民法和行政法领域,对有关刑法问题的关注却不多。实际上,无人驾驶汽车交通肇事后同
-
中国无人驾驶汽车出口第一单
来源:汽车观察 发布日期:2018-07-15
金龙阿波龙的量产及运营,开启了无人驾驶汽车服务大众交通的序幕。2018年7月4日,Create2018百度AI开发者大会在国家会议中心举行,无人驾驶巴士金龙阿波龙再次成为全场焦点,百度董事长兼CEO李彦宏现场兑现其2017年在"百度世界大会"和"全国两会"代表通道采访时作出的许诺——阿波龙2018年实现量产。
-
无人驾驶汽车的相关法律问题及其对策
来源: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发布日期:2018-07-15
伴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无人驾驶汽车时代正悄然而至。无人驾驶汽车的应用在给人们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可能引发安全隐患。近年来,各国不仅加紧推动和扶持相关技术发展,也在加快出台无人驾驶汽车法律法规。相比较而言,中国针对无人驾驶汽车虽然出台了一些规范性文件,但是在相关法律法规方面仍然处于空白状态。而无人驾驶汽车引发的诸多问题,对中国现有法律框架下的《道路交通安全法》《产品质量法》《保险法》等相关法律
-
浅谈无人驾驶汽车之各种感知传感器技术
来源:汽车与驾驶维修(维修版) 发布日期:2018-07-15
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无人驾驶汽车也在迅猛发展中。伴随着无人驾驶而来的是传感器发展,虽然传感器只是无人驾驶的一部分,但其发挥的作用却超乎想象。所以人们对于传感器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与研究也越来越深入。本文通过对传感器技术在无人驾驶汽车中的应用进行阐述,来说明无人驾驶汽车中传感技术的重要性。
-
科技哲学视角下无人驾驶汽车产业发展研究——以合肥为例
来源:创新科技 发布日期:2018-07-15
为了进一步探索合肥发展无人驾驶汽车产业的路径,从科技哲学的视角出发,首先基于SWOT分析法,对合肥无人驾驶汽车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其次聚焦于无人驾驶汽车所面临的哲学与社会等一系列相关问题,提出"四位一体"发展合肥无人驾驶汽车产业的建议——未来应以伦理为基础、以技术为核心、以法律为准则、以监管为保障对相关问题进行公开讨论与清晰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