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长明:多角度解读中国智能汽车产业的发展潜力
来源:汽车纵横 发布日期:2018-07-15
跨越交通、能源、信息、通讯、人工智能等产业边界的新兴产物——智能汽车,正在引领交通出行的新浪潮。世界各国正加紧追赶甚至试图引领这一潮流,而中国被多方视为未来在智能汽车发展上最有潜力的国家。中国的潜力和优势主要体现在哪里?中国特色的最大挑战又是什么?近日,国家信息中心副主任徐长明从多角度对智能汽车的发展进行梳理和预判。
-
无人驾驶汽车致人损害的责任分析与规则应对
来源: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发布日期:2018-07-12
无人驾驶汽车对以驾驶人员主观过错为基础的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产生了颠覆性影响,但其精密的人造物属性和"社会允许的发展风险"的特征亦为产品责任和高度危险责任的适用提供了理论基础。在现行交叉管理的行政体制下,我国不妨设立国家智能汽车创新发展领导小组,改革驾驶人员资格制度和累积记分制度,为无人驾驶汽车安装"黑匣子"并建立省级"黑匣子"分析中心,通过"双保险"制度和赔偿基金并行的方式实现国家监管、技术创新与
-
我国无人驾驶汽车道路交通事故的法律思考
来源: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发布日期:2018-07-12
近年来国内外无人驾驶汽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前景十分广阔,但其商业化发展却面临诸多法律困境,例如无人驾驶汽车本身与现有驾驶制度和驾照制度之间的冲突,智能系统加剧隐私泄露风险以及预设程序成为道德难题等,其中,首先需要解决的是我国无人驾驶汽车道路交通事故的责任划分和风险负担问题。目前美、德、英等国纷纷着手构建无人驾驶汽车相关法律制度,而我国在该领域的立法尚属空白。无人驾驶汽车技术的日益完善和国家产业政策
-
智能汽车迎来曙光(下)
来源:汽车工艺师 发布日期:2018-07-10
中国自动驾驶现状2015年5月,由国务院印发的《中国制造2025》,将无人驾驶汽车作为汽车产业未来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之一。"十三五"规划也提出了要积极发展智能网联汽车的目标,相关的法律法规也已提上日程。作为未来汽车工业的发展方向,中国智能驾驶产业市场规模预计到2020年将达到1 214亿元人民币,前景可观。在未来国家智能驾
-
无人驾驶汽车的可行性分析
来源:才智 发布日期:2018-07-05
在2009的11月份,本·蔡特林某天在美国旧金山、帕洛阿尔托之间的280号高速公路开车时,发旁边有一辆非常"奇怪"的丰田普锐斯轿车,注意到它的车顶,装着一个相似于扰流板的装置,他最初猜想这可能是用来测试风速的,原来这就是谷歌研发的无人驾驶汽车系统,因为那个时候,这个项目还是一个秘密,并没有对外公开。
-
微建筑视角下无人驾驶汽车舱内视知觉设计研究
来源:包装工程 发布日期:2018-06-20
目的对未来无人驾驶汽车座舱空间视知觉设计的思路与方法进行分析。方法采用学科交叉的方法,借助"微建筑"理论在处理人与所处空间情感关系方面的成熟理念,研究如何从视知觉设计的角度来满足乘客对未来无人驾驶汽车座舱空间的情感体验需求。结果探讨无人驾驶技术对未来汽车社会角色与座舱空间功能的影响,分析乘客对未来无人驾驶汽车舱内空间的需求变化趋势,获得未来无人驾驶汽车座舱视知觉设计的新思路与新方法。结论从组织空间
-
浅谈智能汽车与智能交通
来源:汽车维护与修理 发布日期:2018-06-01
1汽车发展简介装备轻便动力、自行推进的轮式道路车辆——汽车,在发明之初并非是这个样子,汽车的发展也有一个漫长的过程。德国人卡尔·本茨于1885年10月研制成功世界上第一辆汽车,一举奠定了汽车设计基调,即使现在的汽车也跳不出这个框框。卡尔·本茨于1886年1月29日向德国专利局申请汽车发明的专利,同年的11月2日德国专利局正式批准发布,因此,1886年1月29日被公认为是世界汽车的诞生
-
人工智能技术的法律规制——以“无人驾驶汽车”为例
来源:网络法律评论 发布日期:2018-05-31
无人驾驶汽车的社会化应用,不仅强烈地冲击了我国的现行交通法律秩序,而且引发了诸多科技风险、社会风险、伦理风险。在这种风险规制压力下,我国正在经历着深刻的法治变革,以期能够适应和引导人工智能技术的研发、应用与推广,并防范高科技产品的伴生性后果。面对无人驾驶技术的规制需求,我国应当在借鉴和吸收国外规制措施的基础上,率先确立无人驾驶汽车“道路行驶资格”,并结合我国当前无人驾驶技术的发展需要,建立公私协作
-
无人驾驶汽车发展面临的难题及未来展望
来源:科技经济导刊 发布日期:2018-05-15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及社会发展的需要,无人驾驶技术得到快速发展,并逐渐取得公众的认可。下面主要介绍无人驾驶汽车的发展现状,分析无人驾驶汽车发展所面临的难题,并对其发展进行展望。
-
无人驾驶汽车的法律责任及法律应对
来源:中国集体经济 发布日期:2018-05-15
随着大数据与科技的发展,无人驾驶汽车出现在人们的眼前。巨大的商业利益和广阔的运用前景使其得到了发达国家的支持与认可。在现有的法律法规下,阻碍无人驾驶汽车上市与发展的并不是技术而是法律。故在参考国外立法,结合我国现有法律法规,探索我国的无人驾驶汽车的法律责任主体、责任分配及立法建议等,推动我国无人驾驶汽车的实践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