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动物源性食品中酰胺醇类兽药残留检测的样品前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来源:中国兽药杂志 发布日期:2023-07-20
本文阐述了近几年应用于动物性食品中酰胺醇类兽药残留的液液萃取、固相萃取、基质固相分散萃取、分子印迹法、加速溶剂萃取和QuEChERS技术,此外,还对新型的分散液液微萃取、磁性固相微萃取、亚临界水萃取和织物相吸附萃取等前处理技术的特点进行了综述,并对动物源性食品中酰胺醇类药物前处理技术在未来的发展方向做了进一步展望。
-
动物源性食品中8种氟喹诺酮类药物多残留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的建立
来源:中国动物检疫 发布日期:2023-07-20
为建立一种动物源性食品(鸡肉、猪肉以及鸡蛋)中8种氟喹诺酮类药物(氧氟沙星、诺氟沙星、培氟沙星、环丙沙星、洛美沙星、达氟沙星、恩诺沙星、沙拉沙星)多残留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将鸡肉、猪肉以及鸡蛋样品绞碎或匀浆后经磷酸盐缓冲溶液提取(鸡蛋样品需增加正己烷脱脂步骤),以Waters Oasis HLB固相萃取柱净化,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在最优试验条件下测得8种氟喹诺酮类药物线性关系良
-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动物源性食品中21种全氟类化合物残留
来源:食品与机械 发布日期:2023-07-17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极杆质谱(UPLC-MS/MS)同时测定动物源性食品中21种全氟类化合物残留的液质联用检测方法。方法:样品经1%甲酸—乙腈提取,C18、N-丙基乙二胺(PSA)和石墨化碳黑(GCB)净化,通过Waters Acquity UPLC?BEH C18色谱柱分离,采用甲醇—5 mmol/L乙酸铵水溶液梯
-
动物源性食品中β<sub>2</sub>-受体激动剂残留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来源:食品工业 发布日期:2023-07-13
β2-受体激动剂是一类苯乙醇胺类化合物,通常被用于治疗呼吸道和心血管疾病。此外, β2-受体激动剂由于具有促进畜禽生长和脂肪转化、分解等功能,通常被非法用作饲料添加剂,给动物服用高剂量的该类化合物可以提高饲料效率并促进瘦肉的生长。但该类物质的过量使用易在动物的可食性组织中残留蓄积,可能导致消费者在食用后出现不同程度的中毒反应,对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因此
-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在动物源性食品兽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
来源: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发布日期:2023-06-15
动物源性食品是人类营养摄入必不可少的食品之一,兽药被广泛用于动物饲养和疾病防治,但兽药残留超标等问题对消费者的健康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为防止受污染的食品对消费者造成危害,研发快速有效的兽药残留分析方法非常必要。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法(SERS)作为一种痕量的检测方法,有望能够满足目前动物源性食品高效、快速、灵敏的检测需求。综述了SERS方法在动物源性食品兽药残留检测中的研究进展,包括肉类(猪肉、鸡肉、
-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动物源性食品中苯佐卡因、利多卡因
来源:化学分析计量 发布日期:2023-05-20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动物源性食品中的苯佐卡因、利多卡因残留量的分析方法。称取粉碎后的样品5.0 g,置于50 mL离心管中,加入1 g NaCl,10 mL乙腈,振荡提取20 min后,以4 500 r/min转速离心5 min,取上清液6 mL,分别加入乙二胺-N-丙基硅烷(pPSA) 50 mg、C18 50 mg,然后在涡旋仪上涡旋1 min,以4 500 r
-
LC-MS/MS检测动物源性食品中12种激素类、硝基咪唑类和酰胺醇类药物残留
来源:食品安全导刊 发布日期:2023-05-15
本研究建立了动物源性食品中12种激素类、硝基咪唑类和酰胺醇类药物残留量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方法。结果表明,12种目标药物在0.2~100.0 ng·mL-1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在0.995~0.999,定量限为0.1~1.0μg·kg-1,加标回收率和精密度均满足相关检测要求。本研究建立的方法可以准确、快捷地对12种激素类、硝基咪唑类和酰胺醇
-
QuEChERS-在线凝胶渗透色谱-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高通量筛查动物源性食品中的多农药残留
来源:色谱 发布日期:2023-05-12
将QuEChERS技术与在线凝胶渗透色谱-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PC-GC-MS/MS)技术结合,建立了动物源性食品中196种农药残留的高通量检测方法。样品经乙腈提取、QuEChERS结合在线GPC净化后,进行GC-MS/MS检测,多反应监测模式(MRM)分析,外标法定量。方法优化了提取溶剂及净化剂类型,实现了目标物的高效提取和基质的有效去除;考察了在线GPC对样品溶液的净化作用。通过研究不同馏分
-
基于大气压化学电离的GC-MS/MS法测定动物源性食品中8种酰胺类除草剂残留
来源:食品科学 发布日期:2023-05-11
建立基于大气压化学电离的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动物源性食品中8种酰胺类除草剂(甲草胺、乙草胺、丙草胺、丁草胺、敌草胺、吡唑草胺、二甲吩草胺、异丙甲草胺)。采用乙腈提取、EMR-Lipid材料净化作为前处理方法,使用乙酸乙酯稀释乙腈净化液代替溶剂转换,大气压化学电离正离子模式多反应监测测定。结果表明,在猪肉、猪肝、鸡蛋、牛奶基质中,8种酰胺类除草剂的平均加标回收率为63.3%~108%,相对标准
-
动物源性食品中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检测前处理技术的比较研究
来源:食品安全导刊 发布日期:2023-05-05
本文梳理了动物源性食品中氟喹诺酮类兽药残留检测的研究,了解当前国内的各类先进样品前处理技术,主要从色谱和色谱质谱联用法的角度,总结并论述不同基质样品、液相提取及洗脱条件、净化方式等对方法性能参数的影响,旨在提高动物源性食品中兽药残留的检测分析的效率和准确性,为后期建立同时检测多种兽药残留药物方法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