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酸价的测定》(GB 5009.229-2025)解读材料
来源:食品资讯中心 发布日期:日期:2025-03-28
本标准为修订标准,相较于原标准,主要修订内容有:修改了标准适用范围,第一、第二、第三法适用于食品[植脂奶油、粉末油脂、人造奶油、复合调味料(蛋黄酱、沙拉酱、油基辣椒酱、坚果与籽类的酱、火锅底料和其他半固体调味料)除外]中酸价的测定,第四法适用于植脂奶油、粉末油脂、人造奶油、复合调味料(蛋黄酱、沙拉酱、油基辣椒酱、坚果与籽类的酱、火锅底料和其他半固体调味料)中酸价的测定;修改了称样量,解决
-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脲酶的测定》(GB 5009.183-2025)解读材料
来源:食品资讯中心 发布日期:日期:2025-03-28
本标准为修订标准,相较于原标准,主要修订内容有:修改了标准适用范围,增加了滴定法为标准第二法。本标准根据不同产品标准对脲酶活性指标的检测需求,建立了第一法纳氏试剂显色法配套定性测定的需求,第二法滴定法配套定量测定的需求。
本标准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豆制品》(GB 2712-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饮料》(GB 7101-202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婴儿配方食品》(G
-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渗透压的测定》(GB 5009.301-2025)解读材料
来源:食品资讯中心 发布日期:日期:2025-03-28
本标准为首次制定的标准,采用了冰点法和露点法两种渗透压测定方法,相较于《特殊食品渗透压测定》(BJS 202102),本标准增加露点法的测定方法;主要考虑两个方法在行业内均有广泛使用,可服务于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注册及食品安全监管等。由于两个方法原理不同,建议标准使用者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相应方法。
渗透压是影响食品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标准的发布和实施,可以为食品行业提供统一的
-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壬基酚的测定》(GB 5009.302-2025)解读材料
来源:食品资讯中心 发布日期:日期:2025-03-28
本标准为首次制定的标准,采用液相色谱法-串联质谱法,同位素内标法测定食品中壬基酚。优化了前处理条件、仪器条件、质谱参数条件等,并考察基质效应,开展实验室内、实验室间验证,解决了相关检验方法标准检测范围窄、提取效率不高、假阳性等不适用问题。
本标准的发布和实施,可以加强对食品中壬基酚的监控,防止因壬基酚导致的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为食品中壬基酚的食品安全监管问题提供技术支撑。
-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酵母β-葡聚糖的测定》(GB 5009.303-2025)解读材料
来源:食品资讯中心 发布日期:日期:2025-03-28
本标准为首次制定的标准,规定了食品中不溶性酵母β-葡聚糖的测定方法,适用于乳及乳制品、蛋白粉、糖果、饮料中不溶性酵母β-葡聚糖的测定。
本标准采用酶解方式将酵母β-葡聚糖全部水解为葡萄糖,与传统酸解方法相比,具有专一性强、准确性高的特点。同时,本标准通过优化样品前处理步骤,有效减少了食品基质中蛋白质、脂肪、可溶性糖类等物质的干扰,具有很好的准确性和可操作性。
本标准与“三
-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用菌种安全性评价程序》(GB 31615.2-2025)解读材料
来源:食品资讯中心 发布日期:日期:2025-03-28
本标准为首次制定的标准,规定了食品用菌种(包括细菌、放线菌、丝状真菌、酵母及单细胞藻类)的安全性评价程序;适用于食品、食品添加剂用活的微生物菌种(包括细菌、丝状真菌、酵母、放线菌及单细胞藻类)的安全性评价,不适用于基因改造微生物的安全性评价。
本标准规定了拟评价微生物菌种的基本资料要求,提出了拟评价微生物菌种评价方法,包括国内外安全性评价资料分析,基于全基因组测序数据的毒力基因、
-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三价铬和六价铬的测定》(GB 5009.304-2025)解读材料
来源:食品资讯中心 发布日期:日期:2025-03-28
本标准为首次制定的标准,第一篇和第二篇分别规定了食品中六价铬和三价铬的测定方法,适用于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和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中六价铬和三价铬的测定。
本标准第一篇对食品中六价铬的测定是将试样用碱性溶液振荡提取后测定,其检测原理与美国环境保护署(EPA) 相关方法原理一致;第二篇对食品中三价铬的测定则使用“差减法”,即先测定六价铬,再称取同一试样酸性条件下提取,此时可能的六
-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双酚A、双酚F和双酚S的测定》(GB 5009.305-2025)解读材料
来源:食品资讯中心 发布日期:日期:2025-03-28
本标准为首次制定的标准,规定了食品中双酚A、双酚F和双酚S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方法,适用于肉及肉制品、乳及乳制品、水产品、谷物、蛋类、蔬菜、水果、饮料、婴幼儿配方食品和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中双酚A、双酚F和双酚S的测定。
在样品前处理方面,采用免疫亲和固相萃取法进行试样提取液的富集和净化,与传统的反相和离子交换固相萃取法相比,可高选择性的从复杂基质中吸附目标化合物,对各类食品基
-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氟的测定》(GB 5009.18-2025)解读材料
来源:食品资讯中心 发布日期:日期:2025-03-28
本标准为修订标准,相较于原标准,主要修订内容有:修改了标准名称和适用范围,增加了第一法离子色谱法,删除了原第一法扩散-氟试剂比色法和第二法 灰化蒸馏-氟试剂比色法,修改了原第三法 氟离子选择电极法为第二法,并增加了方法定量限。
本次修订新增加的离子色谱法具有快速、灵敏、稳定、选择性好等特点,提高了检测效率。针对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等产品氟限量要求低,对检验方法灵敏度、准确度、选择
-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二苯醚的测定》(GB 5009.306-2025)解读材料
来源:食品资讯中心 发布日期:日期:2025-03-28
本标准为制定标准。基于二苯醚化合物特性,通过比对液相色谱、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等不同技术,优化提取溶剂、净化流程(如PSA/GCB固相吸附剂净化),最终确立“正己烷提取—盐析—石墨化碳黑(GCB)等固相吸附剂净化—气相色谱法或气相色谱质谱法定量”的核心技术路线,满足方法性能指标(定量限、特异性、精密度等)要求。本标准解决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