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2020-03-06]
行业概况:各国均在起步阶段,国内行业渗透率仍处低位。远程办公行业受到各方条件制约,各国均处于起步阶段,但比起欧美国家20%左右的渗透率,中国远程办公人口渗透率只有1%,国内市场尚处于一片蓝海。
[医药制造业,] [2020-03-01]
受疫情影响,中小企业收入下滑明显,29.6%中小企业营业收入下降50%以上;85%中小企业现金维持时间在3个月内。线下消费为主的行业损失惨重,国家经济增长遭受打击。用户消费指数:外出就餐-0.70、外卖-0.45、商务出差-0.71、国内旅游-0.74、出境旅游-0.59、网约车-0.55,网购-0.22。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2020-02-28]
板块业绩预告分化明显。24 家上市公司中有12 家公司盈利和12 家公司亏损,且受上市公司亏损规模较大影响,板块整体净利润预告区间为亏损119.65 亿至亏损80.75 亿元。自2018 年12 月审批重启以来,游戏版号在总量控制中有序下发,推动游戏产业规模稳定增长;在市场新游增加、行业景气回升的整体趋势下,游戏公司经营回归正常节奏,新游陆续上线后对公司业绩有明显的提振作用。完美世界、三七互娱、掌趣科技、昆仑万维等公司受益于自研及发行产品的良好表现,业绩实现同比增长。
[医药制造业,] [2020-02-26]
相较于其他行业数据化发展程度,医疗行业在数据积累上有领先优势,医疗数据的类型和规模一直在快速增长,数据爆炸已经让健康医疗进入大数据时代,在打破数据孤岛、提高数据分析技术的同时,亦为相关大数据服务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但在数据的应用水平上,医疗行业远远落后于互联网、金融和电信等信息化程度更好的行业,因此健康医疗大数据市场的关注焦点逐渐从前期的数据互通互联走向数据分析应用。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2020-02-26]
2018 年,全球半导体行业景气周期见顶,以存储器为代表的核心半导体产品开始进入降价周期,但全球半导体市场在存储器市场上涨等因素的带动下依然上涨13.7%,达到4687.8 亿美元。2018 年中国集成电路市场销售额增至16031.8 亿元,增速高达12.5%,增速有所放缓。由于移动通信终端、PC、汽车等众多应用领域需求持续疲软,预计2019 年市场规模增长将进一步下滑。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2020-02-26]
2018 年,机器人市场仍保持较高发展增速,工业机器人占据市场主要份额,服务机器人市场占比不断增加。我国连续五年位居全球工业机器人销量第一,国产品牌持续投入研发,与国外品牌产品差距不断缩小。在产业结构调整及制造业自动化转型升级背景下,机器人市场需求强劲。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2020-02-24]
《2018 -2019 年中国工业控制市场研究度报告》的对象主要是指工业控制相关市场。工业控制是使用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气手段等,使工业生产和制造过程更加自动化效率精确的一种基础,主要目的是解决生产中可靠性、一致性、可控性及可视性等问题,最终实现生产自动化程度的提升及节能减排等效果。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2020-02-24]
2018 年,我国GDP 增速为6.6%,经济保持平稳运行。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劳动力成本不断攀升,企业
面临着转型升级带来的压力,亟需提高管理效率、控制管理成本的解决方案。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希望通过转
型来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我国经济在“十三五”时期保持稳定的中高速增长,一方面每年经济体量的增长将带来
新的信息化需求,另一方面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将使更多企业开始关注打造基于信息化体系的核心竞争力,由此
带来的信息化投入将保持高速增长。在工业领域,工业互联网产品及解决方案需求增长快速,迎来了继“两化融
合”后又一个重要发展机遇。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2020-02-22]
2018 年中国工业大数据相关政策频出,国家在工业大数据的需求端和供给端均出台了相应的规划,加快了信息化技术和工业的深度融合。总体而言,2018 年中国工业大数据市场继续保持稳定增长的良好态势。随着产业环境的进一步优化,工业大数据行业龙头企业加强合作,形成创新共赢的格局,共同推出高品质产品及服务。赛迪顾问认为,新兴技术将助力工业大数据的未来发展,工业大数据技术标准将趋向统一,工业大数据将成为工业互联网发展的突破口,助力工业企业智能化转型。与此同时,工业大数据市场需求端的格局正在发生变,越来越多的工业企业倾向于采购生产流程优化和设备故障诊断类产品,应用端场景定制化服务正在成为重要发展方向。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2020-02-22]
在终端需求带动下,2018 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继续保持强劲增长态势,中国继续成为全球最大的动力电池市场。新技术、新体系电池推广应用较为缓慢,三元电池、磷酸铁锂电池依然是市场首要选择。未来中国动力电池市场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但受政策调整、市场开放等因素影响,中国国内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动力电池盈利能力显著下降,动力电池产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赛迪顾问认为,动力电池及新能源汽车产业利润率降低将成为常态,未来将会逐渐接近制造业普通水平。面对激烈市场竞争,国内动力电池企业应加快新技术开发应用,提升自身生产制造水平,以增强自身核心竞争力,同时布局新体系电池,为未来5-10 年企业发展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