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制造业,] [2023-02-18]
葛兰素史克(英文简称为GSK),以研发为基础的药品和保健品公司。葛兰素史克拥有制药行业中最大的研发体系之一,年产药品40 亿盒,产品遍及全球市场。葛兰素史克公司,由葛兰素威康和史克必成联合,于2000 年12 月成立。两家公司的历史均可追溯至19 世纪中叶,各自在一个多世纪的不断创新和数次合并中,在医药领域都确立了世界级的领先地位。葛兰素史克公司在抗感染、中枢神经系统、呼吸和胃肠道、代谢四大医疗领域代表当今世界的最高水平,在疫苗领域和抗肿瘤药物方面也雄居行业榜首。此外,公司在消费保健领域也居世界领先地位,主要产品包括非处方药、口腔护理品和营养保健饮料。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2023-01-15]
2021 年,全球智能制造相关产业稳步发展,新技术、新概念持续赋能制造业专项升级。通过观念普及、创新驱动、标准建设、试点示范等举措,中国智能制造发展已经进入“由点及面、以链成圈”系统推进和深化应用的新阶段。2021 年,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持续深度融合的背景下,中国智能制造相关产业持续增长,并将继续稳步增长。截至2021 年底,中国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55.3%,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74.7%,工业企业经营管理数字化普及率达到70.9%。
[医药制造业,] [2023-01-15]
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0 年以来全球医药健康产业规模出现震荡波动。2021 年全球医药健康产业快速复苏,产业规模突破2 万亿美元。中国医药健康产业仍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产业增速高于全球增速4.9 个百分点。在细分领域方面,受到新冠疫苗需求拉动,生物药产业表现突出,2021 年中国生物药产业规模3346.2 亿元,同比增长63.6%。在发展趋势方面,新兴技术驱动医药健康产品加速迭代,新业态、新模式、新产品层出不穷,市场潜力巨大。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2023-01-15]
2021 年,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围内持续蔓延,在给全球医疗卫生系统带来压力的同时,也促进了全球医疗IT应用行业的快速发展。2021 年,全球医疗IT 应用市场规模达到13005.1 亿美元,增速高达15.3%。从全球医疗IT 应用市场产品结构分析,硬件市场依然保持最高占比,同时服务和软件市场份额有所提升。从中国市场来看,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续影响直接加速了中国医疗IT 应用的发展。随着电子病历、远程诊疗、互联网医院等在各地的持续部署和升级,医疗IT 应用在推进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深层次改革中的作用也进一步凸显。2021 年,中国医疗IT 应用市场整体规模达948.9 亿元,同比增长16.1%。“十四五”期间,中国将开展智慧医疗等领域的数字化试点示范,继续加大开放共享和应用力度。届时,中国医疗IT 行业将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汽车制造业,] [2023-01-15]
2021 年全球汽车销量逐渐回暖,总销量超8000 万辆,新能源汽车销量超650 万辆,同比增长109.0%,占整车市场比重从4.0%提升至8.0%。其中,中国表现最为突出,新能源汽车总产量、动力电池装机量实现大幅提升,跃居全球首位。未来,随着智能化技术与汽车产业持续深入融合,新能源汽车作为现阶段最适合进行智能化的载体,将进一步由单纯交通工具向智能“移动空间”发展,产业规模有望得到更大提升。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2023-01-15]
2021 年,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蔓延,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和国际贸易环境不确定因素增多,无人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受到负面影响,但较2020 年相比有较大幅度改善。全球无人机产业规模达到117.7 亿美元,规模同比增长25.2%,中国无人机产业规模依然遥遥领先,占比超过80%,大疆创新依然是全球最具竞争力的无人机企业。无人机的应用场景不断丰富,其中,工业级无人机在安防监控、应急保障、能源巡检、农林植保等应用场景中应用深度和广度不断提升,消费级无人机以航拍等典型应用需求为主。2021 年,中国无人机产业总体未受到疫情明显影响,在物流、电力巡检、农林植保等领域应用逐步深入,产业规模增速重回两位数,保持中高速发展态势。
[医药制造业,] [2023-01-15]
2021 年,全球生物药产业实现快速发展,产业规模达到4004.0 亿美元,同比增长27.9%,新冠肺炎疫苗的上市和接种助推疫苗产业高速发展,mRNA 技术、蛋白降解技术、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等新兴技术取得突破,新冠肺炎疫苗和药物业绩带动跨国企业发展格局发生较大变化。在中国,多项政策出台推动产业化步伐加快,多条新冠肺炎疫苗产线投入规模化生产,首创性产品创造新的市场增量,资本市场热度高涨不下,2021 年产业规模达到3346.2 亿元,同比增速高达63.6%,预测未来将呈现多技术融合推动研发生产、创新药企业加速出海、一线城市引领产业创新发展等趋势。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023-01-15]
2021 年,受“双碳”目标影响,氢能产业成为了最受关注的产业之一。全球20 多个经济体制定了与氢能相关的发展计划,氢能成为新能源产业新的风口,步入高速发展期。全球氢气产量超9000 万吨,中国氢气生产与消费超过3300 万吨,成为当之无愧的氢气消费大国,截至2022 年2 月,中国已建成加氢站252 座,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全球氢能的应用集中于石油精炼及化工业生产中,随着技术进一步发展,未来氢能在交通运输、储能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2021 年作为中国“十四五”开局之年,国家密集出台多项政策,针对氢能产业的制、储、
运、加、用各环节给予指导与支持,中国氢能产业在未来几年即将实现产业规模的迅速扩大。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2023-01-15]
2021 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加速提升、新能源发电大规模上网配储需求、3C 电子产品不断迭代共同推动锂电池需求持续增长;同时,随着锂电行业监管力度的逐步加大,锂电行业进一步规范化、标准化,促进了锂电市场的有序健康发展;头部厂商和研发机构不断加强技术创新投入,锂电技术和产品的多元化发展也为锂电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锂电市场在需求、政策、技术等多重利好因素的驱动下,未来三至五年将进入高速发展期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2023-01-15]
2021 年是中国“十四五”开局之年,中国光伏行业立足新发展阶段,保持了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尽管受新冠肺炎疫情及光伏产业链价格高企等因素影响,光伏发电装机需求释放不充分,但全年光伏发电装机达到54.9GW,新增装机规模再创新高,连续9 年位居全球第一,其中分布式新增光伏发电装机占比首次突破50.0%,呈现出良好增长态势。随着光伏补贴下行,光伏产业逐渐由政策导向转变为市场驱动,在“碳中和”目标引领下,各个企业纷纷跨行业布局光伏产业,行业活力持续增强,企业创新能力持续提高,大尺寸硅片、N 型电池、高功率组件有望稳步量产,市场渗透率不断上升。另外光伏技术进步带来成本下降,平价上网时代的到来开启了光伏大规模发展新的征程,脱离补贴的光伏产业在“整县推进”“能源大基地”“一带一路国际能源合作”等顶层设计支持下迎来更高质量发展的新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