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2023-11-15]
23Q3,传媒(申万)板块维持增长。23Q3 单季度,营业收入为 1133.94 亿元,同 比-9%;归母净利润为 85.82 亿元,同比增长 24%。2023 年传媒板块归母净利润维持同比增长。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2023-11-09]
三季度钢铁行业整体盈利情况相较二季度而言略胜一筹,在36 家A股跟踪上市公司中,有 26 家实现了盈利,比上季度多 2 家,有 22 家企业实现了归母净利润环比正增长。具体分品类来看,钢管类生产企业和特钢类生产企业表现尤为亮眼。3 家主要钢管类生产企业均实现了盈利,13 家特钢类生产企业仅有一家出现亏损。板材类生产企业以宝钢、华菱钢铁、河钢、首钢等企业遥遥领先,长材类生产企业盈利状况较差。大部分钢铁生产企业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均出现了不同幅度的增长,盈利状况较上年同期有所改善。36 家企业中,有14家企业归母净利环比下滑。
[金融业,] [2023-11-09]
23Q3 债基规模上升,债券仓位表现分化。(1)债基规模续增,混合型基金 和货基规模下降。(2)公募基金债券仓位继续上行 1.2 个百分点,其中债基、货基债券仓位分别下行 0.05pcts、上行 1.76pcts。(3)债基主要增持 中票,减持金融债和政金债。
[建筑业,] [2023-11-07]
基建地产链 A 股上市公司 2023 年三季报已经基本披露完毕,我们选取了 137 家 A 股上市公司作为样本进行分析,其中建筑公司 83 家、建材公司 54 家。细分子行业中,建材行业包括水泥子行业 8 家、玻璃玻纤子行业 9 家、装修建材子行业 26 家、其他材料子行业 11 家,建筑行业包括设计咨询子行业 26 家、装饰装修子行业 13 家、基建房建子行业 15 家、国际工程子行业 4 家、专业工程子行业 25 家。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2023-11-07]
2023 年 Q3 宏观环境持续改善,经济稳健复苏,居民消费热情逐步升高,消费市场呈现积极态势,带动传媒板块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回升至 3472.11 亿元,同比上涨 6.06%;归母净利润大幅上涨 24.72%至 324.03 亿元。
[金融业,综合,] [2023-10-25]
10 月 18 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三季度经济数据。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 913027 亿元,同比增长 4.4%,较上半年下降 0.5 个百分点。按不变价格计算,前三季度 GDP 同比增长 5.2%,比上半年放缓 0.3 个百分点;分季度看,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 4.5%,二季度增长 6.3%,三季度增长 4.9%。
[综合,房地产业,建筑业,] [2023-10-23]
三季度 GDP 同比增长4.9%,高于市场一致预期4.5%;两年平均增速为4.4%,较二季度3.3%大幅回升,也高于全年5%目标所隐含的两年平均增速4.0%。Q3 增长表现优异,也增加了 Q4 的宽容度,目前来看,Q4 只需达到4.4%,全年即可实现5%以上的增长目标;最低可向下宽容至4.2%,对应全年4.96%,取整后也能达 5.0%左右。而考虑到去年同期的低基数,四季度增速可能达到5% 甚至更高,这样全年 GDP 可达5.2%及以上。
[综合,金融业,] [2023-10-23]
三季度经济明显回暖。GDP同比增长4.9%,两年平均增速4.4%,比二季度加快1.1个百分点,除经济增长指标以外,其他层面的数据也呈现出积极因素增多的态势,PMI于9月回升至枯荣线之上,PPI环比涨幅扩大,工业企业利润转正,产成品存货增速回升,产能利用率和产销率改善,社会融资规模同比多增,城镇调查失业率连续下行。
[金融业,房地产业,] [2023-08-22]
本次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央行表示“当前我国经济已恢复常态化运行”,但“国内经济运行面临需求不足、一些企业经营困难、重点领域风险隐患较多等挑战。”而 1 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对经济的判断是“经济增长好于预期,市场需求逐步恢复”。7月经济走势低于预期,从生产端来看,7 月工业增加值同比 3.7%,较前值回落0.7个百分点;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5.7%,较前值回落 1.1 个百分点。而8月前两周地产销售、粗钢产量同比继续回落。内需不足是拖累经济下行的重要因素。其中房地产行业处于周期性低位,这是拖累内需的主要原因。而美国依然处于去库阶段,外需短期也难以回升。因而本次央行对经济的判断,延续了7月24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对经济的定调,即内需依然不足。
[金融业,] [2023-08-08]
投资港股基金数量减少、规模缩水- -成:_ 2023年 二季度港股几乎单边下跌,市场悲观情绪浓厚。反映在公募基金对港股态度上,二季度公募港股基金共251只、规模合计3636亿元,对比一季度数量减少17只、规模环比12.6%。247只两季可 比的样本二季度规模合计3600亿,相同样本上季规模4055亿,环比-1 1.2%。“高港股”仓位略降,“港 股QDII-AH平衡”明显撤离港股:“高港股”两类基金及“港股QDI-AH平衡”基金的港股占净值比例皆下降,其中“港股QDIIAH平衡”的港股比重回落达12个点,投资重心部分移至美股。但“港股通-AH平衡”基金反而有六成加仓了港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