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7-07-22]
供需偏紧+库存低位,粘胶价格继续上涨,推荐三友化工,澳洋科技。上周粘胶短纤价格继续上涨370 元(+2.4%)至15,650元/吨。目前粘胶短纤行业供需仍然偏紧,行业开工率维持在92%左右,库存继续下降至5 天左右,同时6~8 月为粘胶企业夏季集中检修时段,供给端紧张的局面短期难以改变。随着9 月旺季的到来,需求将环比提升,粘胶价格有望进一步上涨。推荐三友化工、澳洋科技,建议关注中泰化学、南京化纤。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2017-07-22]
上半年集运运价同比大幅改善。2017 年上半年,SCFI 指数均值860 点,同比增长61%,其中一季度、二季度均值分别为865 点、856 点,分别同
比增长64%、59%,集运整体运价明显回升,欧美干线运价同比大幅增长。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2017-07-22]
行业利好预期和事件逐步兑现。六月以来,行业迎来一系列利好事件:军民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科研院所改制实施意见印发、中国驻吉布提军事基地成立,055大驱下水、量产型彩虹5号无人机成功首飞等,此外中印边境对峙也提升板块关注度,推动军工板块反弹,行业利好预期逐步兑现。混改方案批复、“建军90周年”等主题有望维持板块关注度,但对全年军工行情的判断维持“阶段性、主题性为主”。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2017-07-22]
智能手机普遍、随身、长时间的消费特性增强了其“饰品”属性,成为类似于男性的手表、女性的皮包之类的消费品、成为一种身份、品位、情怀的象征。如我们在4 月10 日发布的颜值时代报告中所强调,在当前智能手机尺寸上涨面临瓶颈的背景下,全面屏正成为品牌手机提升颜值的主流创新方向,这一趋势以夏普为先驱、以小米Mix 为爆点,以三星S8 为催化,有望以iPhone 8 为主要推动力,以国产手机大范围跟随为高潮,在此过程中,对于面板、生物识别、摄像头、受话器等模组的设计、工艺都会提出全新的匹配性要求,为智能手机产业链的增长带来新机遇。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2017-07-22]
上周电子板块下跌2.93%,上证指数上涨0.14%,沪深300 指数上涨1.29%,创业板指数下跌4.90%。2017 年初以来电子板块上涨7.16%,沪深300 指数上涨11.87%,跑输沪深300 指数4.71 个百分点,在27个东方财富一级行业中排第8 位。
[房地产业] [2017-07-22]
本轮地产短周期与过去不同,销售上行期在去库存背景下被拉长,体现为2 年上行,1~2 年调控期。年初,我们提出两个基本面的支撑,即三四线人口回流和库存40%的临界点,2015 年-2016 年主要是催化剂刺激,即信贷支持和棚改货币化安置。当前基本面依然存在,只是催化剂逐渐弱化:(1)利率上行,货币收紧,房贷被挤压;(2)库存风险消除,棚改货币化弱化,但是延长三年。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2017-07-22]
行业评级及投资策略:过去20 年由于电脑以及3C、通讯产品的快速发展,以及近10 年智能手机问世后的蓬勃景气,带动了相当大的一批中国零组件制造企业成长壮大,成为各自细分领域中的行业龙头,诸如:歌尔股份、欧菲光、海康威视、三安光电等等。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2017-07-22]
根据电子商情网讯,全球第二大Chip-R(片阻)厂台湾大毅发布预涨价函,暂停0603-1206 Chip-R 接单,待检讨售价后恢复。继16 年中旬TDK 淡出一般型MLCC 引发被动元件涨价潮以来,16 年10 月国巨对Chip-R 0201 涨价5%、0603 涨价5%、0805-1206 涨价3%,并将交货周期延长一倍至8-10周,此后厚生、华新科技、旺诠陆续跟进。17 年4 月国巨再上调0603(含)以上CHIP-R 价格5%。17 年5 月华强北被动元器件指数仍维持在100.79,回到13 年以来的高位水平。我们认为产品涨价将彰显上游龙头业绩弹性,产品缺货将加速中游分销整合步伐,重点关注风华高科、力源信息。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2017-07-22]
电影市场在第二季度已经开始复苏并走向了健康的增长方向:我们认为,从影响票房的最核心两个因素——票价和内容来分析,结论为:1)观众开始接受较高票价(没有补贴)的观影事实,2017Q2观影人次已经出现明显改善;2)在内容不分伯仲的情况下,2017 年第二季度的票房实现了接近20%的增长,显示出市场情绪已经好转;3)平均票价开始企稳,市场观影情绪好转已经传到终端票价上,院线单方面通过降价稳定市场需求的行为强度开始减弱。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2017-07-22]
人工智能已成趋势,语音成为重要入口:据《科学》杂志(《Science》)预测,截至2045 年,全球平均会有 50%的劳动岗位将被人工智能技术所替代,而其中在中国这个数字将达 77%。人工智能可以运用在教育、医疗、交通等多个领域,中国市场无疑孕育着人工智能的巨大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