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2016-12-06]
上周通信板块上涨0.57%,同期沪深300指数上涨3.04%,中小板块指数下跌0.11%,创业板指数上涨0.44%,跑输沪深300指数2.47个百分点,跑赢中小板块指数0.68个百分点,跑赢创业板指数0.13个百分点。其中电信运营下跌0.48%,通信设备制造下跌0.11%,增值服务板块上涨0.55%。
[农副食品加工业,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食品制造业] [2016-12-06]
2016 年,受益于渠道库存持续消化、消费升级加快、猪肉价格上涨以及货币宽松等因素刺激,食品饮料行业整体实现稳定增长,前三季度营收和净利润双增的子行业有 6 个。从市场表现来看,截至 11 月 18 日,食品饮料板块上涨 8.18%,位居所有板块的第一名,同期上证综指下跌 9.79%。其中涨幅居前的子行业包括白酒、肉制品和软饮料。从基金配置情况来看,截至三季度末,基金的股票投资市值中食品饮料的配置比例为 1.70%,同比提高 0.16 pct,环比降低 1.53 pct,处于历史低位。
[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食品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6-12-06]
当前市场环境下,食品行业受关注度提升,居民食品消费支出保持快速增长,消费升级产品、新兴消费市场或模式、产业并购领域蕴含投资机会,17 年最看好的三个子行业包括乳制品、白酒和烘焙等。
[食品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业,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 [2016-12-06]
超额收益明显,趋势仍然延续。过去的 2016 年白酒估值业绩双升,股价大幅超越市场,核心在于业绩回升确认和市场寻求确定性收益品种。当前白酒整体估值 16 年为 24 倍,17 年预计在 21 倍,整体估值较为合理,龙头估值相对偏低。对比市场整体估值和增速,仍然具备优势,同样对比海外消费品公司有两位数增长的 17 年都给到了 30 倍,且市值体量都有数千亿。随着 A 股投资者越来越国际化、机构化、价值化(保险机构、养老金等愈加重要),在行业稳定增长趋势并未变化下,部分低估值品种仍有望提升。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016-12-06]
中石油冬季调峰气价开始推进。近日,中石油华北销售公司以及西气东输销售公司,已经分别发出价格调整通知及确认函,拟将覆盖区域非居民天然气门站价格调涨 10%~15%左右,即 0.2~0.3元/立方米(含税)。调价有效期大多为 2016 年 11 月 20 日至 2017年 3 月中下旬。我们估计,由于各地城市燃气分销商对于门站价格调整的敏感度以及议价能力不同,调价的落实进度可能存在差异。目前,如山西、广西、深圳及河南部分地区已经以新价格进行结算,而京津冀、山东、安徽等地的价格协商可能仍在进行。而此次陕西及浙江的非居民门站价格则可能不进行调整。中石化及中海油目前尚未跟进对非居民门站价格的调整。
[批发和零售业] [2016-12-06]
我们认为随着电商 B2C 占比快速提升,品牌商集中触网,电商代运营行业未来集中度将稳步提升,规模效应逐渐显现,利润将大幅释放;新零售已来,线上线下融合加速推进。
[家具制造业,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造纸和纸制品业,纺织业] [2016-12-06]
其他家用轻工、文娱用品、造纸板块指数表现较好。年初以来沪深 300 指数下跌4.48%,轻工板块下跌 9.98%,跑输大盘 5.50pct;下半年以来轻工板块上涨 10.78%,跑输大盘 2.23pct。子板块中,年初以来其他家用轻工、造纸版块分别跑赢大盘13.98pct、5.66pct;下半年以来,文娱用品子版块也表现靓丽,跑赢大盘 6.97pct。 三季报回顾:营收增长加速,盈利能力大幅提高。
[造纸和纸制品业] [2016-12-06]
年初至今(2016.11.28) ,A股维持震荡走势,下半年以来跌幅逐步收窄。 沪深300指数下跌9.24%,轻工行业整体指数跌幅为11.04%,较弱于大盘。纵观轻工行业各细分板块,其他家用轻工板块表现较好,涨幅为 7.12%,造纸板块微跌1.89%。而家具、珠宝首饰、包装印刷及其他轻工制造板块回调明显,走势弱于轻工整体板块。
[汽车制造业] [2016-12-05]
预计 2017 年整车行业增长 8.8%,总量首次突破 3000 万辆大关;新能源汽车增长 50% ,―智能驾驭、电动未来‖涉及电动化、智能化、互联化以及轻量化仍然是行业长期大趋势;投资方面短期内关注低估值、高分红、成长性品种,长期看顺应行业发展趋势更为重要,两者并不矛盾,维持行业―推荐‖评级。
[汽车制造业] [2016-12-05]
小排量车型及自主品牌快速成长 2016 年在政策的刺激下 1.6L 及以下排量车型的占比进一步提升,现占到乘用车销量的 72%,自主品牌车型的销量占比已达到 45%,较去年同期提升 3 个百分点,预计 2016 年全年汽车销量增速有望达到 15%。同时展望来年,以物流车为主的替换性需求成为货车主要增长动力,加上今年对道路运输车辆重卡、中卡、轻卡的车辆道路载荷做了限制规定,若新的标准严格执行,会进一步叠加货车换车潮的影响,预计 2017 年商用车整体还将维持小幅增长。同时主要细分市场乘用车板块的销量将受到今年的高基数压力影响,且购置税减半政策期限将至,透支了部分消费,2017 年将是传统汽车小年,我们给予行业“中性”评级,但同时我们认为汽车行业正处于产业升级的初级阶段,投资方向面临切换,细分领域具有革命性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