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业] [2018-11-24]
在银行板块基本面向好与政策环境持续缓和的支撑下,年初以来板块估值与指数表现先降后升,我们认为基本面改善可持续,驱动估值修复可期。年中以来政策切换至“稳杠杆”,银行业资产增速触底回升,印证我们前期量价切换逻辑。近期政策持续加码提升银行授信意愿,后续有望继续发力,宽信用格局逐步清晰。宽信用下息差上行空间或有限,我们预计行业以量补价将成为主要驱动,看好资本充裕、零售转型成效突出、资产质量稳健的优质银行,重点推荐上海银行、光大银行、平安银行、宁波银行。
[金融业] [2018-11-24]
20世纪90年代末至2000年后:财政部发行特别国债向四大行注资+成立四大资管公司专门处理四大行坏账;2010年至今:不良清理更多依靠由银行自身盈利内部力量消化不良压力。不难看到,16年以来大行不良生成率已经放缓。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2018-11-24]
以统计的104家板块上市公司为样本,2018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1.10万亿元,同比增长6.22%,营业成本9716.2亿元,同比增长5.58%,实现归母净利润351.1亿元,同比增长12.82%。相比2017年和2016年同期的净利涨幅,2018年度涨幅显著下降。按金属品种来看,非金属新材板块营收158.8亿,同比增加47.8%,在所有品种中增速最高,其次是钨和磁性材料,同比增速分别为32.6%和27.8%。净利润方面,小金属、非金属新材、金属新材、铜、锂和黄金板块的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170.4%、111.6%、46.4%、25.1%、10.9%和9.3%,涨幅居前。按产业链来看加工行业营收净利均保持较高增速,矿业企业营收增速不高但净利润增维持高位,增速达28.6%。冶炼板块净利润大幅下降。
[医药制造业] [2018-11-24]
根据上市公司2018年三季报,18年前三季度,28个行业中共有21个行业营收增速超过10%,其中医药生物行业营收增长为21.2%,在28个一级行业中排在第5位。2018年前三季度医药行业归母净利润增速为23.4%,相较营收增速更快,在28个一级行业中排在第10位。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2018-11-24]
GDP增速换挡减缓:2015年GDP年增速自2000年来首次低亍7%;2016、2017年增速分别为6.7%、6.9%。社零总额增速趋势性下降:2018年1-9月社零总额达到27.43万亿元,同比增长9.30%,较去年同期增速下滑。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2018-11-24]
教育、休闲旅游、餐饮等非必需消费的习惯正在养成。现阶段居民可支配收入预期谨慎,一二线可选消费支出已收紧;三四线仍处于惯性扩张期,消费升级尚未结束。
[医药制造业] [2018-11-24]
医保渗透率从2004年的不足30%到2014年超过80%,未来渗透率提升空间有限;医保迎来存量时代,控药占比、招标降价是过去几年的主旋律。
[医药制造业] [2018-11-24]
在疫苗、带量采购等影响下,医药生物行业估值处于相对底部区域,无论纵向对比或横向对比都具备了配置价值,既存在持续走好的行业性机会,也存在行业集中度提升的个股机会。
[汽车制造业] [2018-11-24]
中汽协10月新能源汽车产销量数据:10月产销量分别为14.6万辆和13.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58.1%和51.0%,环比分别增长14.7%和13.7%。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2018-11-24]
国内旅游市场增长平稳,迎来结构化投资机会。回顾2018年,国内旅游市场整体增长相对稳定,上半年国内旅游人次达到了28.26亿人次,同比增长11.4%,实现旅游收入2.45万亿,同比增长12.5%。出境游复苏态势明朗,2018年上半年出境游人次达到了7131万,同比增长15%,较去年同期提高了近10pct。我们认为在目前宏观背景下,各个子板块逐步出现分化,免税、演艺、酒店依旧是行业增长的主要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