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制造业] [2023-04-02]
22H2-23Q1 行业经历了库存与排产的扰动,23Q2-23Q3 库存向上周期有望开启。仅从动力电池角度看,我们预计23Q1 是继续去库的过程,以全年950 万台新能车产量,760 万台上险量的预期演绎,叠加储能、出口持续高增,预计23Q2 随下游需求持续修复,产业链从去库转向补库,景气度有望迎向上周期。重点推荐:宁德时代、恩捷股份、天赐材料、 璞泰来等。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2023-04-02]
投资建议:1 月新能源汽车销量40.8 万辆,同环比-6%/-50%,基本符合 预期。特斯拉引发降价潮,3-4 月预计车企订单/销量恢复,我们预计23 年销量有望达950 万辆,同增38%。全面看好电动车板块反转,第一条 主线看好盈利向上叠加储能加持的电池,龙头宁德时代、亿纬锂能、比 亚迪、派能科技、鹏辉能源,关注欣旺达、蔚蓝锂芯;第二条为格局较 好、盈利稳定的龙头:结构件(科达利)、隔膜(恩捷股份、星源材质)、 负极(璞泰来、杉杉股份,关注尚太科技、贝特瑞、中科电气)、铝箔 (关注鼎胜新材);第三条为盈利下行但估值低的电解液(天赐材料、 新宙邦,关注多氟多)、铁锂(德方纳米)、前驱体(中伟股份、华友钴 业)、三元(容百科技、当升科技、振华科技,关注厦钨新能)、铜箔(嘉 元科技、诺德股份);第四为价格持续维持高位低估值的锂(关注天齐 锂业、赣锋锂业等)。
[汽车制造业] [2023-04-02]
3 月首周订单较2 月同期显著回升,较上周微降,其中部分新势力因降价订 单明显改善。具体来看,M3W1 订单相较上周M2W4 下降2%至7%,较 M2W1 增加26%至31%。近期部分车企进行降价,我们认为3 月为一季度收 尾,在进入新车型发布周期、4 月上海车展前,或进入车企降价密集期,另 外配合终端限时优惠政策、金融政策、地方消费券等政策优惠,有望刺激短 期需求。3 月首周交付较上周有所回落,但随着在手订单逐步累积叠加新车 型陆续开启交付,本月交付量有望稳步抬升。
[汽车制造业] [2023-04-01]
汽车产业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智能化”为主题的汽车 革命带动汽车产业大洗牌。经过多年的发展,政策已经逐步从原来 的设定目标、制定规范方面,向引导落地实施、搭建基础设施以及 网络与数据安全等方面转移。关键零部件成本将持续下探,叠加产 业环境的成熟和科技的不断进步。在此背景下,本报告旨在挖掘出 未来五年有望站在汽车产业升级、国产替代、电动化、智能化风口 的细分赛道和公司标的。
[汽车制造业] [2023-04-01]
价格战的直接原因是排放法规切换以及年初以来汽车需求疲弱。7月1日我国将正式实施国六B的排放法规,新的排放要求中 新增了RDE测试的限制要求以及20万公里的耐久试验(目前RDE仅为监测要求,耐久性试验为16万公里),环保部暂未明确 延迟执行,因此部分车企或存在去库存需求。受购置税减半退出及新能源车购买补贴退坡等因素影响,2023年初以来汽车 消费需求不足。2023年1-2月我国汽车销量为362.5万台(同比下降15.2%),同期燃油乘用车销量仅219.3万台(同比下滑 幅度超过25%)。
[汽车制造业] [2023-03-26]
新能源车快速发展,轻量化必要性进一步提升。近年来,在政策支持、技术进步、消费者认可度提升多重因素催化下,新能源车渗透率快速提升,而续航里程不足、三电系统带来的车身增重等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轻量化技术可在保证汽车强度和安全性能的前提下,通过降低装备质量,达到提升续航里程,减少零部件损耗的效果。数据显示,新能源车重量每减少100kg,续航里程可提升10-11%,此外还可减少20%的电池成本及20%的日常损耗成本。在新能源车快速发展背景下,轻量化的需求不断抬升。
[汽车制造业] [2023-03-26]
2 月沪深300 指数下跌2.1%,申万汽车指数下跌0.7%,表现优于沪深300指数。1-2 月累计销售362.5 万辆,同比下降15.2%。2 月汽车销售197.6 万辆,同比增长13.5%、环比增长19.8%;其中乘用车销量165.3 万辆,同比增长10.9%、环比增长12.5%,主要是春节假期时间差异导致同环比基数较低所致。商用车销售32.4 万辆,同比增长29.1%、环比增长79.4%,客车及卡车同环比均增长。2 月新能源汽车销量52.5 万辆,同比增长55.9%,销量恢复快速增长,批发、零售渗透率分别为30.6%、31.6%。目前车市整体需求偏弱,部分车型降价幅度较大,消费者观望情绪重,预计3 月销量同环比均有所下降。后续车型价格逐步稳定,消费者观望情绪缓解,预计汽车销量有望实现增长。
[汽车制造业] [2023-03-18]
全新系列车型中,令人印象深刻的有:极氪X:其外观造型设计完全摆脱了在特斯拉影响下高度同质化的电动车造型风格,形成了极具辨识的、崭新的高端设计语言;姿态比例颇具运动感,车身线面有一定切割风,与车灯设计相互融合,设计进一步几何化、抽象化,极简中将科技感更好体现。长安深蓝S7:作为深蓝品牌的第二款车,与SL03运用相同的设计语言,但将锋利的切割型的线面应用的更加出色,再配合更加运动的侧向比例,靓丽的高纯度配色,将时尚的运动感充分表现。集度ROBO-01:突出科技感和高端感,颇具肌肉感的曲面搭配悬浮式车顶,车灯造型简练而科技感且有较强辨识度,尾灯造型更加几何化。比亚迪海鸥:相比于大多数小微车型一般相对柔和可爱的造型,海鸥的造型则相对犀利和运动。我们认为,海鸥上市后将具备较好的差异化竞争力,但也较难大幅抢占可爱系竞品的份额,若能推出更多具有吸引力的配色,或将对竞争力有进一步提升作用。智己LS7:相比L7相对夸张的锋利前灯,LS7前灯造型则要柔和很多,在高端感的呈现上相对低调,更易被主流消费群体所接受。
[汽车制造业] [2023-03-18]
行业景气度跟踪:产批零表现基本符合预期。乘联会口径:2 月狭义乘用车产量实现166.4 万辆(同比+11.2%,环比+23.6%),批发销量实现161.8 万辆(同比+10.2%,环比+11.7%)。交强险口径:2 月行业交强险口径销量为123.2 万辆,同环比分别+10.4%/-0.7%。中汽协口径:2 月乘用车总产销分别实现171.5/165.3 万辆,同比分别+11.8%/+11.2%,环比分别+22.8%/+12.5%。出口方面:2 月中汽协口径乘用车出口27.1 万辆,同环比分别为+85.6%/+8.4%。长城汽车、吉利汽车出口同比上升明显。展望2023 年3 月:3 月工作日较2 月增加3 天有助产销安排+终端需求进一步恢复综合影响下我们预计3 月行业产量为233 万辆,同环比分别+27.8%/+40.0%;批发为227 万辆,同环比分别+24.9%/+40.0%。新能源批发预计62.4 万辆,同环比分别+37.1%/+25.8%。交强险零售预计147.8 万辆,同环比分别+4.8%/+20.0%。
[汽车制造业] [2023-03-18]
新能源汽车市场迎来降价潮,特斯拉率先降低全系国产车型价格,其他新能源汽车新势力跟随降价,近期降价潮蔓延至燃油汽车市场。降价对产业链材料的影响具有多面性,一方面可能挤压产业链材料曾经的高利润环节,我们认为短时间内锂电铜箔和铝箔加工费、锂盐价格会继续承压。另一方面,汽车多销促进对上游材料的需求。此外,降本思路下,车企对减少材料耗用量的需求或趋于迫切,有利于一体压铸、镁合金、复合材料等新技术的应用和进一步渗透;上周小金属及新能源相关金属板块与金属价格均表现不佳,其中石英板块上涨或系石英坩埚紧缺行情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