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制造业] [2021-03-26]
根据我们的观察,汽车综合诊断是第三方维修不可或缺的环节。道通科技作为综合诊断仪龙头,有望长期受益于第三方维修崛起的趋势,且确定性较高。短期来看,公司2020 年中发布的第三代综合诊断仪产品(高客单价)将在2021 年持续向市场导入,综合诊断仪营收有望保持高增长。中长期来看,公司在智能诊断产品保有量持续增长的背景下,提升海外用户付费升级率,推出智能引导式维修服务,尝试在国内进行软件收费。对标海外可比公司,我们认为,公司综合诊断仪的软件业务收入占比有望继续提高,达到50%以上。
[汽车制造业] [2021-03-21]
2021年柴油车国六排放升级,2022 年底非道路移动机械四阶段排放升级, 孕育后处理零部件增量机会。细分来看 重柴后处理空间最大,细分零部件中 DPF 带来的增量空间最大,增速方 面 DPF、EGR、DOC、载体、涂覆的复合增速较高。不同后处理零部件格局不同,外资企业整体领先,自主品牌开始国产替代。
[汽车制造业] [2021-03-21]
随着政策端和车企端的加力,新能源汽车在全球市场的渗透正迎来新一轮提速,行业景气不断上行。建议关注以特斯拉为代表的新势力主线,以及大众等新车型的追赶进程,推荐龙头和二线弹性标的。整车方面,推荐长城汽车、上汽集团、广汽集团,关注吉利汽车;电池材料方面,
推荐宁德时代、当升科技、杉杉股份;电机电控方面,建议关注卧龙电驱、汇川技术;锂电设备方面,建议关注先导智能和杭可科技;锂钴方面,建议关注华友钴业、盛新锂能。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汽车制造业] [2021-03-21]
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通过供需双向发力,景气度不断提升。2020年以来,新能源汽车产品力持续改善,优质供给层出不穷,C 端市场逐步打开。长期来看,新能源汽车行业成长空间大、确定性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 年)》要求2025 年实现渗透率20%的宏伟目标,推动行业发展步入快车道;我们预计2025 年国内新能车产销有望达520-540 万辆,“十四五”期间CAGR 将高达34%-35%。同时,双
积分政策、地方补贴(路权)政策及新能源汽车下乡等政策为行业发展保驾护航。短期来看,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自去年Q3 迈过拐点之后景
气度拾级而上:国产特斯拉引领电动化潮流,造车新势力异军突起,热门车型销量节节攀升;动力电池产业链排产积极,行业整体需求淡季不
淡。随着2021 年全球传统车企巨头携新款旗舰车型入市,国内新能源汽车有望加速渗透。
[汽车制造业] [2021-03-20]
3 月10 日,广汽集团旗下新能源汽车公司广汽埃安新能源发布了新一代动力电池安全技术——弹匣电池系统安全技术。行业首次实现了三元锂电池整包针刺不起火,攻克了公认的行业难题,有效解决了三元锂电池安全性的技术难题。
[汽车制造业] [2021-03-20]
行业需求变化带来的降本压力+疫情冲击下的行业出清,中国零部件企业有望加速走向全球市场。随着欧美汽车需求的逐步复苏,零部件企业的出口业务有望快速反弹。
[汽车制造业] [2021-03-20]
近期,蔚来汽车、理想汽车、小鹏汽车发布4Q20 业绩完毕。其在季度交付量和收入上均再次实现了同比和环比的大幅提升,经营再上台阶。
[汽车制造业] [2021-03-20]
乘联会发布2 月产销数据,狭义乘用车产量113.2 万辆(同比+472.8%,环比-39.2%),零售销量117.7 万辆(同比+371.9%,环比-45.5%),批发销量113.5 万辆(同比+409.7%,环比-44.1%)。
[汽车制造业] [2021-03-20]
2021 年2 月汽车市场延续复苏态势,叠加去年疫情影响下的低基数效应,2 月产销量实现大幅同比增长。受春节长假影响,2 月产销环比有所下滑。1-2 月累计销量同比+76.2%。若对比2019 年历史数据,2021 年1-2 月累计销量实现增长3.3%,市场复苏向好。其中商用车1-2 月累计销量较2019 年增长24.5%,维持旺销之势,乘用车较2019 年下滑1.2%,市场需求仍处于修复过程。
[汽车制造业] [2021-03-20]
2 月总体水平与2019 年2 月销量持平:据中汽协3 月11 日发布的数据,2021年2 月全国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150.3 万辆和145.5 万辆,环比分别下降37.1%和41.9%,同比分别增长4.2 倍和3.6 倍。2021 年1-2 月全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89.0 万辆和395.8 万辆,同比分别增长88.9%和76.2%;与2019 年同期相比,产销均增长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