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022-05-07]
光伏、核电持仓上升、风电下降。1)光伏板块2022Q1 持仓占总市值比重环比(下同)上升至10.76%(+1.20pct),2021Q1-2022Q1 持仓比例分别6.96%、8.29%、9.43%、9.56%、10.76%。逆变器、硅料、辅材、一体化组件持仓均有所上升。逆变器环节上升0.48pct;一体化组件上升0.76pct;胶膜、玻璃等辅材环节上升0.63pct;硅料环节上升1.71pct;其他环节重点标的,包括中信博3.03%(-2.25pct),中环股份9.02%(+4.19pct),捷佳伟创0.99%( -3.85pct),迈为股份4.03%(+0.05pct),2)风电板块2022Q1 持仓占比下降至2.26%(-1.19pct);3)核电板块2022Q1 持仓占比上升至2.16%(+2.16pct)。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2022-05-07]
动力电池关键技术由关键材料、电芯设计、电芯制造/工艺因素、系统集成以及实际使用及部分组成。解决电动汽车安全问题,一方面需从动力电池关键技术入手,不断升级完善,最大程度避免因电池而产生的安全隐患。新电池材料体系将大幅提升现有三元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的能量密度,带动动力电池技术升级
[汽车制造业] [2022-05-07]
3月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为63.6%,同比上升8.1个百分点,环比上升7.5个百分点,库存预警指数位于荣枯线之上。3月库存、市场需求、平均日销量、从业人员指数环比上升,经营状况指数环比下降,其中经营状况指数为44.9%,环比下降9.4个百分点。
[汽车制造业] [2022-05-04]
供应链受冲击,多家整车厂停产。上海、吉林等作为国内重要汽车及汽车零部件产区,汇聚了博世、采埃孚、安波福、博格华纳等众多Tire1 零部件厂商,疫情期间停工+物流受限,导致下游众多整车企业因无零部件被迫停产,华晨宝马、蔚来汽车、坦克等品牌暂停生产。同时上汽系、一汽系、特斯拉等车企处于疫情中心地直接停工停产,产能受到冲击。
[汽车制造业] [2022-05-04]
交付维度,特斯拉全球交付量不断增长。2022Q1 特斯拉全球实现交付310048 辆,同环比分别+67.71%/+0.45%;其中Model 3/Y 交付295234 辆,同环比分别+61.51%/-0.53%,Model S/X 交付14724 辆,同环比分别+625.32%/+25.14%。其中租赁车辆12167辆,占比3.93%。其中中国市场销售(交强险口径)108893 辆,同环比分别+57.37%/-6.31%,占总交付比例为35.12%,同环比分别-2.31/-2.53pct。
[汽车制造业] [2022-05-04]
Q1 新能源乘用车零售同比增长135.8%,环比下降11.4%。3 月新能源乘用车零售44.5 万辆,同比增长138.4%,环比增长80.6%;Q1 新能源乘用车零售100.5 万辆,同比增长135.8%,环比下降11.4%。纯电动车3 月零售36.0 万辆,同比增长127.2%,环比增长92.4%;Q1 零售78.7 万辆,同比增长120.7%,环比下降15.0%。插电混动车3 月零售8.5 万辆,同比增长201.2%,环比增长43.3%;Q1 零售21.9 万辆,同比增长212.9%,环比增长4.6%,表现优异。
[汽车制造业] [2022-05-04]
3月乘用车新能源渗透率达到24.7%。乘用车中,紧凑型、中/大型细分市场的新能源渗透率呈现加速上涨态势,小型车市场渗透率增速不减。其中中/大型市场渗透率为22.5%;紧凑型市场渗透率为17.2%;小型车市场渗透率达到41%;微型车细分市场渗透率接近100%。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022-05-04]
近日,新能源汽车品牌蔚来发布公告2022 年5 月10 日起,ES8、ES6 及EC6 各版本车型起售价上调1 万元。新能源车各个品牌的陆续提价使原材料价格得到传导,缓解了中游电池产业链的成本压力。近期疫情较为严重,尤其是上海及其周边的汽车供应链面临较大供应压力。疫情造成的短期影响不改新能源车中长期的高景气,我们认为在当前时点,新能源车板块迎来较好的配置时点,建议积极关注板块中竞争格局良好的电池、隔膜、负极、以及受益于4680 电池的高镍正极环节。
[汽车制造业] [2022-05-01]
新能源汽车3月产销平稳增长,比亚迪和特斯拉双双创历史新高 新能源汽车3月产销平稳增长,产量43.7万辆,零售销量44.5万辆,零售渗透率达 28.2%,2022年Q1新能源乘用车总产量122.0万辆,同比增长150.6%,Q1新能源乘用 车总零售销量107.0万辆,同比增长146.6%。 3月比亚迪销量首破10万,停产停售燃油车完成转变,特斯拉中国销量稳定爬坡, 德州工厂开业助力200万年产能。特斯拉发布财报称Q1全球总收入188亿美元,比亚 迪和特斯拉双双创历史新高。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2022-05-01]
智能座舱芯片承袭智能手机芯片优势,市场地位优势显著。从2014 年推出第一代骁龙620A 以来,高通已发布四代智能座舱芯片,芯片制 程由28nm 升级至5nm。以智能化为主要卖点的新势力车型搭载高通比 例极高,蔚来EC6、ES6、ES8、ET7,小鹏G3i、P7、P5,理想ONE 均搭载高通智能座舱芯片,新势力新款车型持续以高通智能座舱芯片 作为首选体现出高通在智能座舱领域的竞争实力强劲。对比智能手机 芯片与智能座舱芯片,其相同点在于通信、娱乐、高清显示需求高度 一致,区别点在于消费电子行业竞争更加激烈、产品迭代速度更快, 产品制程更为先进,高通承袭智能手机芯片竞争优势降维打击智能座 舱芯片从而形成较大竞争优势。我们认为高通在智能座舱领域领先地 位较为稳固,预计新一代产品有望增添更多汽车领域定制化功能,进 一步加大在汽车领域的投入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