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制造业] [2021-06-03]
4 月乘用车批发与零售销量快速增长。4 月商用车产销小幅增长,重卡销量刷新当月记录。4 月新能源销量同比增长 180.3%,持续刷新纪录。1-3 月汽车行业收入及利润均高速增长。4 月新能源汽车销量 20.6 万辆,同比 增长 180.3%,继续刷新当月产销记录,预计全年销量将达到 240 万辆, 建议持续关注产业链投资机会。
[汽车制造业] [2021-06-03]
豪华车4月销量同比+25.9%持续强劲,部分品牌短期面临缺芯扰动,供应状况适度偏紧,推动近期终端价格走强,利好豪华车经销商,豪华车产业链是行业避风港,重点推荐中升控股。豪华车持续高增长,部分品牌受缺芯扰动。缺芯导致供应偏紧,推升终端价格。豪华车产业链攻守兼备,是难得的避风港。
[汽车制造业] [2021-06-01]
4 月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创新高。5 月12 日中汽协发布4 月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21.6 万辆和20.6 万辆,环比增长0.1%和下降8.7%,同比增长163.6%和180.3%。其中新能源乘用车产销量分别为20.3 万辆和19.3 万辆,环比增长0.9%和降低9.1%,同比增长180.6%和198.1%;新能源商用车产销量分别为1.3 万辆和1.3 万辆,环比降低11.9%和2.7%,同比增长35.0%和51.2%。
[汽车制造业] [2021-06-01]
投资建议:过去几年市场持续低估了重卡板块的成长逻辑,从短期来看,重卡行业销量下半年阶段性的同比下滑并不能理解为趋势性的恶化,我们对重卡单价、净利润率、销量的长期预期比较乐观,且认为重卡行业21 全年销量也会出好于市场预期。我们推荐依托曼技术平台、AMT 国内自主技术领先、未来份额或持续提升的中国重汽,受益大排量重卡渗透率提升、国际化领先的潍柴动力(A/H)及低估值高壁垒、盈利和分红稳定性可期的威孚高科。
[汽车制造业] [2021-06-01]
中国的汽车后市场目前是全球最大的后市场之一。据《汽车后市场维保行业白皮书》数据,2020年中国汽车维保市场行业规模约0.8万亿人民币。虽然当前中国的汽车后市场相较于国外的成熟市场,我们发现仍有多个乐观催化因素在推动行业发展,至2025年行业规模有望达到1.2万亿人民币。但目前我国汽车后市场现状仍存较多问题,包括层级众多、玩家分散、配件信息不透明、难以匹配流通渠道、终端服务体验差等,仍具有较大改善和整合空间。
[汽车制造业] [2021-06-01]
2021 年1-4 月国内累计销售汽车874.8 万辆,同比增长51.8%。疫情影响减弱,经济复苏需求释放,国内汽车销量持续回暖,我们预计2021 年汽车销量将触底回升,有望达到2639 万辆(+4.3%),其中乘用车2138 万辆(+6.0%),商用车501 万辆(-2.4%)。后续有望迎来持续上行周期,建议增配汽车板块。
[汽车制造业] [2021-06-01]
投资建议:智能电动车是未来5-10 年汽车行业黄金赛道,电动化先行,智能化紧随,将重塑汽车产业链上下游关系和价值分配,也将培养中国一批具备全球竞争力的优秀企业,带动中国汽车产业链全球崛起。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2021-06-01]
中信证券研究部前瞻研究团队持续跟踪全球科技前沿。“全球科技产业”周报重点关注中美科技互联网巨头变化,以及全球科技产业前沿动态。我们重点关注的科网巨头公司包括:苹果、亚马逊、微软、谷歌、特斯拉、奈飞、英伟达、华为、腾讯、阿里、字节跳动、小米、三星等。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汽车制造业] [2021-05-30]
电化学储能需求由来已久,但尚未大规模推广,我们从第一性原理出发,结合储能实际运行条件,探究储能项目经济性及推广节奏。我们认为当前储能项目经济性尚不能支撑其大规模推广,受益于储能对于电网消纳和电网容量的系统性价值,新能源强制配储有望贡献年内的储能刚性需求。从话语权看,电池成本占比高,性能对于对储能收益率影响较大,强制配储阶段电池话语权更高,随着经济性满足要求,经济模式更为多元,系统价值有望逐步显现。建议关注电池、系统和海外渠道环节,推荐宁德时代和亿纬锂能。
[汽车制造业] [2021-05-27]
4 月港股汽车板块小幅回调。汽车产销同比、环比均大幅增长。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为56.4%。2021-2022 年全球汽车行业有望迎来恢复性增长,欧美主要国家有望实现双位数 增长,增速高于中国。长期来看,全球主要国家汽车行业进入存量市场,2023-2030 年全球或进入低速增 长期,预计 2023-2025 年销量 CAGR 约为 2.6%,2026-2030 年销量 CAGR 约为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