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2021-06-15]
锂资源自主可控提升至战略高度,重视本土锂资源价值重估的历史性机遇。相关标的:融捷股份(坐拥亚洲最优锂矿,采选产能有望持续释放)、科达制造(参股低成本扩张的盐湖龙头蓝科锂业)、永兴材料(云母提锂龙头企业,拥有低成本自有资源)、赣锋锂业、天齐锂业、江特电机、藏格控股、盛新锂能、雅化集团、天华超净、中矿资源等。
[汽车制造业] [2021-06-15]
5 月欧洲电动车延续高景气。德国、法国、挪威、英国、瑞典、意大利六国电动车销量合计13.6 万辆,同比增长294%,环比增长11%。德国、法国和英国21 年电动车累计销量排名欧洲前三,无论是绝对值还是增速都处于欧洲前列,是欧洲电动车市场的中流砥柱。挪威电动车渗透率突破80%,瑞典接近40%,德国已有效突破20%,英法两国渗透率也接近15%,欧洲汽车电动化进程在不断提速。
[汽车制造业] [2021-06-13]
今年前4 月,全国累计完成新能源汽车销量73.2 万辆,同比增长2.5 倍,渗透率达到8.3%,相较2020 年提升了2.9pct;欧洲新能源汽车补贴持续,销量增速迅猛;美国出台新能源车补贴政策,未来快速增长可期。据我们预测,今年中国/欧洲/美国销量将分别达到240 万/200 万/60 万辆,销量将快速增长。
[汽车制造业] [2021-06-12]
预计2021年下半年行业全球景气持续共振向上,国内外产业链加速融合。特斯拉继续引领全球电动智能浪潮,国内更具产品力的新车型加速投放,补贴政策和碳排放新规驱动欧洲电动化率提高。中长期看,汽车电动化、智能化趋势不可逆转,我们判断2025年中国、欧洲的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有望超过20%。从全球视野看,中国电动化供应链快速发展、最为完善,具有产能、技术、成本、客户等优势,大量供应商已经全球配套,预计将充分享受行业增长红利,作为全球优质制造资产的价值凸显。推荐具备全球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供应链优质企业,尤其是特斯拉、大众MEB、LG化学、宁德时代供应链等。
[汽车制造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21-06-12]
化工新材料领域是化工行业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传统化工行业随着下游需求增速放缓,市占率向龙头集中是大趋势,核心竞争门槛为成本和效率;下游仍处于快速增长的新材料领域则不同,核心的竞争壁垒为研发能力、产业链验证门槛、服务能力等,随着政策支持,国内化工新材料行业有望迎来加速成长期。我们推荐处于核心供应链、研发能力较强、管理优异的化工新材料优质标的,主要包括电子化学品(半导体材料、显示材料、5G 材料等)、新能源材料、医药中间体等领域。
[汽车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2021-06-10]
新能源汽车开启黄金 20 年,驱动电机市场空间有望超过 2000 亿元。电机 作为新能源汽车核心三电系统之一,占到整车价值的 5-10%,是新能源汽 车产业链最为核心的零部件之一。聚焦电机及零部件,坚持扁线电机研发,对接车企专 属电动车平台有望成为份额提升的突破口。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021-06-09]
新能源汽车高景气,带动锂电产业链业绩爆发。2020年中之后,新能源 汽车市场迅速回暖,动力电池市场随之升温。产业链各环节2021Q1业绩显著增长。碳中和已成全球共识,发展新能源汽车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 一环,未来国内乃至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将得以明显提升,新能 源汽车有望维持高景气,带动锂电产业需求将保持快速增长。
[汽车制造业] [2021-06-07]
我们依旧重点推荐产业链竞争格局良好、跻身全球供应链的电池及电池材料企业,上游具有高业绩弹性的有色金属标的,以及部分供需紧俏、产品价格持续看涨的弹性品种。重点推荐宁德时代、亿纬锂能、当升科技、恩捷股份、天赐材料、中伟股份等,建议关注璞泰来、赣锋锂业、容百科技、新宙邦、华友钴业等。
[汽车制造业] [2021-06-07]
铁锂配套乘用车型数量增长明显,多款新能源车改装铁锂电池。2020年入选的磷酸铁锂乘用车型累计达215款,约占新能源乘用车型总数的17.6%,同比+5.6pcts。多款新能源汽车改款选装铁锂电池,上汽荣威Ei5改款换装磷酸铁锂。预计2025年全球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需求约为122万吨,2020-2025年CAGR 57%。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汽车制造业] [2021-06-07]
国家能源局正式下发通知,明确户用光伏补贴规模5 亿元,风电光伏年内保障性并网规模不低于90GW。上游硅料涨价,硅片环节中环股份率先涨价传导成本,隆基跟进;单晶硅片产量不及预期,多晶硅片涨势持续,压力传导至下游电池片、组件厂商,组件开工率低迷,玻璃价格持续下滑回到去年起涨前价格低点,建议关注产业链中上游龙头标的及硅料、逆变器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