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制造业] [2021-07-04]
目前宏观形势稳定,疫情对国内影响逐步消解,未来车市将逐步与经济增长同步。车市方面,自主品牌乘用车销量回暖,份额持续提升,新能源车销量持续高速增长,豪华车有望延续高销量态势,但预计卡车、客车销量短期将逐渐下行。目前国产新能源车性价比与燃油车逐渐持平,打开了更广阔的市场份额,预计壁垒较高的电池核心零部件如高镍正极、负极、薄膜龙头凭借规模效应与本土优势获得高速发展机会。建议关注新车发布频繁的乘用车标的以及新能源产业链等,如:长城汽车、广汽集团、比亚迪、三花智控、当升科技、杉杉股份、法拉电子。
[汽车制造业] [2021-07-04]
从产量上来看,磷酸铁锂电池产量超三元,在CTP 电池技术加持下能量密度得到提升,凭借更低的成本和更好的安全性需求逐渐回暖,此前有消息传出,苹果公司将为其电动汽车选择配套磷酸铁锂体系电池,潜在的供应商或是比亚迪或宁德时代,此前大众集团在电池日上透露将为其入门级车型搭载磷酸铁锂电池体系,磷酸铁锂电池将逐渐在海外打开空间。
[汽车制造业] [2021-07-04]
在碳排放政策约束和持续性强的高补贴政策驱动下,伴随海外车企高品质车型供给的不断增加,电动化、混动化趋势呈显著加速趋势。建议关注受益于海外新能源和混动化快速发展的国内零部件公司,我们推荐华域汽车、郑煤机(A/H)、银轮股份、拓普集团,建议关注富奥股份、爱柯迪。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021-07-01]
新能源发电:光伏和风电逐步转变成为主力电源供给,储能长期发展空间广阔。新能源汽车:减碳效应显著,多环节技术迭代加速。发电端风电光伏装机成为电源装机增量主体,相关制造业有望持续受益,建议关注相关制造业及运营板 块的核心资产。
[汽车制造业] [2021-06-27]
6 月17 日,上汽大众旗下的ID.6 X 车型正式上市,作为一款基于MEB 纯电动平台打造的中大型SUV,新车全系共提供5 款车型,售价区间为23.99-33.59 万元。大众MEB 平台规划多款车型,看好MEB 供应链以及整车相关投资机会,推荐上汽集团和克来机电。
[汽车制造业] [2021-06-27]
布局TWh 时代,完善供应链配套。根据我们测算新能源汽车销量高增将推动2025 年动力电池迈入TWh 时代,对供应链配套能力提出空前挑战,如电解液受制于六氟磷酸锂和核心添加剂VC 的产能短缺,磷酸铁锂前驱体因扩产周期较长限制其供应扩张,隔膜与铜箔的生产设备受海外厂商限制,负极材料和三元正极材料则分别受制于原材料焦类和镍钴资源的供应。在此背景下中游企业的供应链管理能力受到高度挑战,把握三大产业趋势方将构建长期竞争格局。
[汽车制造业] [2021-06-27]
5 月份新能源车市场总体销量为21.7万辆,同比增长165.72%,环比增长5.23%;总产量为21.7 万辆,同比增长158.01%,环比增长0.38%。今年1-5 月车累计销量约86.1 万辆,同比增长255%。从渗透率来看,受益于新能源车市场持续放量,今年以来渗透率持续向上攀升,根据乘联会数据显示,5 月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达到12%,创历史新高,下游高景气度延续。
[汽车制造业] [2021-06-26]
我们认为5 月动力电池产销同比持续高增长继续验证了我们此前的观点—市场已恢复正轨并进入增长快车道,1-5 新能源汽车销量达95.0 万辆,预计全年销量有望突破200 万辆。我们建议重点关注动力电池龙头【宁德时代】、【亿纬锂能】;磷酸铁锂较同期呈现明显复苏趋势,建议关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标的【德方纳米】;在我国“碳中和”发展目标已经确立的大基调下,预计2021 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将保持高增速带动对动力电池需求提升,因此建议重点关注产业链细分赛道优质标的【恩捷股份】、【赣锋锂业】、【璞泰来】、【当升科技】、【天赐材料】、【新宙邦】、【中科电气】。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 [2021-06-24]
新能源汽车替代传统燃油车势在必行。未来五年,全球新能源汽车复合增速将达36%。未来十年我国汽车工业或将诞生全球性的伟大企业。重点关注国内二线车企。未来十年全球动力电池年均复合增长40.42%。动力电池企业表现主要看配套车型销量和能否获得新客 户。材料端重点关注三元正极材料和磷酸铁锂正极材料。资源端重点关注锂和镍。
[汽车制造业] [2021-06-20]
1-5 月乘用车销量高增长主要源于2020 年疫情带来的低基数效应。根据1-5 月份乘用车需求测算2021 年全年乘用车增速大约4.5%,接近我们预测区间4.9%-9.5%下限。展望6 月预计行业同比增速-6.5%至-2.4%。主动补库周期即将结束,行业即将进入被动补库阶段,乘用车板块经过复苏期估值修复充分,较零部件板块溢价明显,乘用车板块仅存在波段机会。与此同时乘用车利润增速低于零部件,补库周期开启后板块估值开始震荡或收缩,业绩为王。汽车板块内大概率发生子行业轮动,零部件板块有望成为最优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