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51.不确定条件下碳税政策对北京市能源环境系统影响研究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2013-10-15]
在考虑碳税政策情景下,构建了北京市能源环境系统规划模型,分析了碳税政策对北京市能源环境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到2020年北京市煤炭的用量将压减到[921.7,1000]万t标准煤;相反,天然气和电力的使用量将分别增加到[2000.7,2089.3]万t标准煤和[1950.3,2183.8]万t标准煤;此外,本研究还分析了碳税政策对CO2及大气污染物(SO2、NOx和PM10)的排放变化情况.到2020年碳税情境下的结果较无碳税情境下的相比,CO2的减排比例达到[9.0,11]%,SO2、NOx和PM10的协同减排比例分别达到[9.0,11]%,[19,31]%和[19,20]%.
关键词:能源;碳税;二氧化碳;模型;不确定性
-
3352.动态风场及交通流量下街道峡谷内污染物扩散模拟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2013-10-15]
根据现场实测数据,应用标准k-ε模型研究了动态风场及交通流量下三维街道峡谷内的污染物扩散规律,数值模拟利用CFD软件FLUENT,其中动态风场和车流量变化信息通过用户自定义编程实现.结果发现,动态风场下空气在街道内部不断经历膨胀和压缩的过程,街道峡谷内部流场形态时刻都在变化;当风速由大变小时,空气膨胀出街谷,流型呈近似椭圆形分布;当风速由小变大时,空气压缩在街谷内部,流型呈近似圆形分布.风速的不断变化引起街谷内、外大气的压缩和膨胀过程,这种过程能够改善街谷内污染物的扩散情况.背风面行人高度处,动态来流下的平均污染物浓度要比定常来流下低17.7%;迎风面行人高度处,动态来流下的平均污染物浓度要比定常来流下低27.1%.动态环境下污染物浓度的分布和峰值由风场和车流量变化共同决定.
关键词:街道峡谷;污染扩散;动态风场;交通流量
-
3353.长江口及邻近海域沉积物中重金属研究——时空分布及污染分析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2013-10-15]
根据2005~2009年5月和8月对长江口及邻近海域的调查监测资料,研究了沉积物中6种重金属(Cu、Zn、Pb、Cd、Hg、As)的时空分布特征,探讨了其影响机理,并对其污染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6种重金属总体分布格局呈由近岸向远岸递减,并在泥质区普遍存在一个重金属含量的高值区;陆源输送、水动力条件、细颗粒物质的吸附以及絮凝作用是控制重金属分布的主要因素;陆源输送、大气干湿沉降、有机物释放、重金属存在形态之间的转换是重金属来源的重要途径;基于因子总得分的污染分析显示,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分布呈由近岸向远岸递减的趋势.
关键词:长江口;沉积物;重金属;时空分布
-
3354.珠江三角洲秋季PM10污染模拟与形成过程分析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2013-10-15]
利用Models-3/CMAQ模式系统对珠江三角洲2009年11月下半月的大气PM10污染状况进行模拟,重点针对23~29日期间的严重PM10污染事件,采用过程分析技术,探讨各种大气物理、化学过程对PM10浓度演变的作用规律.对代表性站点的分析结果表明,导致污染期间近地面PM10浓度升高的大气过程主要是源排放(例如麓湖、开平)和大气传输(万顷沙、金果湾),重要的PM10去除途径包括大气传输(麓湖、开平)、干沉降(万顷沙)和气溶胶过程(金果湾).空间分布上,PM10源排放强度较高的珠三角中部地区,同时也是向外输出PM10的主要区域和干沉降去除的高值地区.在近地面,气溶胶过程在珠三角中部主要起消耗PM10的作用,二次颗粒物的生成多发生在珠三角西部和南部;气溶胶过程对高空PM10主要表现为生成作用,尤其珠三角中部地区的生成速率相对更高.
关键词:珠江三角洲;PM10;CMAQ模式;过程分析;积分过程速率
-
3355.DTCR协同水泥固化/稳定化重金属污染底泥的研究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2013-10-15]
采用二硫代氨基甲酸盐(DTCR)为添加剂协同水泥固化/稳定化重金属污染底泥,以抗压强度和颗粒固化体(粒径≤9.5mm)浸出毒性为指标确定水泥和DTCR的最优配比.通过酸雨条件(pH 3)下对颗粒固化体和整个固化体的浸出试验来评价固化/稳定化的效果.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环境扫描电镜(ESEM)分析了固化/稳定化机理.结果表明,固化/稳定化的最优配比为水泥掺入量为50%(干底泥),DTCR掺入量为2%(干底泥).其固化体7d抗压强度为1.03MPa,颗粒固化体中重金属Cu,Zn,Pb,Cd的浸出浓度分别为0.105,4.65,0.232,0.123mg/L,能够达到安全填埋要求.酸雨条件下(pH 3)对颗粒固化体和整个固化体浸出研究表明,水泥、DTCR固化/稳定化底泥效果更好;XRD和ESEM分析表明,固化/稳定化的机理主要是水泥在水化反应时,能够形成水化产物Ca(OH)2、水化硅酸钙(C-S-H)和钙矾石(AFt),将重金属废物包容,并逐步硬化形成具有一定强度的水泥固化体.
关键词:重金属;底泥;二硫代氨基甲酸盐(DTCR);水泥;固化/稳定化;浸出毒性;抗压强度
-
3356.制药行业VOCs排放特征及控制对策研究——以浙江为例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2013-10-15]
以浙江省为例,对制药行业VOCs的主要来源和特点进行了分析.采用气相色谱法,对该地区制药行业释放的VOCs作了定性和定量分析,识别出16种VOCs,分别为甲醇、丙酮、苯、甲苯、二甲苯、二氯甲烷、乙酸乙酯、三乙胺、二甲基甲酰胺、醋酸丁酯、正丙醇、乙醇、异丙醇、乙腈、环氧乙烷、甲醛.通过源成分谱图,确定出不同制药类型的主要VOCs污染物.结果表明,发酵类为丙酮(65%)、乙酸乙酯(30.41%),提取类为丙酮(56.05%)、乙酸乙酯(36.64%)、乙醇(6.97%),化学合成类为异丙醇(44.27%)、丙酮(35.39%)、乙醇(9.78%)、甲苯(3.89%),生物工程类为丙酮(60.99%)、二氯甲烷(14.77%)、乙醇(12%)、甲醛(11.91%).并对上述主要VOCs进行了优先控制排序.最后,结合该行业VOCs的排放特点,提出了制药行业VOCs有效可行的防治对策.
关键词:制药行业;挥发性有机物;特点;控制对策
-
3357.一种新型改性吸附剂对水中痕量磷的吸附特征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2013-10-15]
采用碱液-超声波对小麦秸秆预处理后,在高温下用环氧氯丙烷和铝盐进行化学改性,制备了改性秸秆吸附剂.分别对改性前后秸秆的性质表征和吸附性能研究,探讨了改性和吸附机理.表征分析结果表明,改性后秸秆的有序度和结晶度都得到明显提高,并且成功引入了铝离子.改性秸秆吸附水体磷的主要机理包括:因改性而获得的凹凸有致状结构的物理吸附;表面羟基产生的氢键作用以及对磷酸根离子具有配位络合作用;带正电荷表面电位的改性秸秆,可与带负电荷的磷酸根离子之间产生静电吸附作用;改性秸秆对水体磷的空间网捕作用,生成混合磷酸盐晶体.
关键词:小麦秸秆;改性机理;磷酸根;吸附机理
-
3358.深圳大气VOCs浓度的变化特征与化学反应活性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2013-10-15]
对深圳2010年4个季节大气中VOCs进行了监测,研究了VOCs组分、季节变化和日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烷烃是大气中含量最丰富的VOCs物种,占总VOCs的50%以上,其他依次是芳香烃和烯烃.总VOCs浓度季节变化表现为冬季最高和夏季最低,日变化特征则表现为夜晚浓度高、白天浓度低,峰值出现在早晨7:00左右,最低值则出现在下午14:00.通过VOCs物种间的比值特征分析了部分物种的来源,结果显示,反式-2-丁烯和顺式-2-丁烯主要来源于机动车尾气,甲苯和正己烷则受到了溶剂挥发的影响.利用最大增量反应活性(MIR)计算了各类VOCs的臭氧生成潜势(OFP),大气各类VOCs的OFP芳香烃最高、其次为烯烃,烷烃最低,甲苯、间,对-二甲苯和乙烯对臭氧生成的贡献在VOCs物种中排名前3.
关键词:挥发性有机物;季节变化;日变化;臭氧生成潜势;深圳
-
3359.我国引入正渗透浓盐水处理技术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2013-09-29]
关键词:正渗透浓盐水;处理技术
-
3360.新兴产业周刊——2013年37期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医药制造业,综合,通用设备制造业] [2013-09-27]
本刊以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为研究重点,关注国家高层和各部委的动态,剖析国家和地方的新兴产业政策。本刊设有政策导读、领导讲话、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本周国内外行业动态和重点企业新闻、投资专题四大板块,能够实时监测新兴产业和重点企业动态,把握新兴产业发展方向,研究发展重点,寻求发展机遇。
关键词: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