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91.北京市石景山区夏季雨水和大气中PCBs的特征解析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2013-11-15]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北京市石景山城区夏季雨水和大气中多氯联苯(PCBs)的分布特征进行了解析.结果表明,雨水中主要为溶解态PCBs,比例高达65.23%.大气中的PCBs以气态为主,占67.70%.研究表明,雨水对大气中颗粒态和气态PCBs的清除系数相当,分别为6.00×104和5.37×104.8种类二(哑)(英)PCBs同类物的毒性当量总和在大气气相、颗粒相和雨水中分别为0.36pg/m3、0.02pg/m3和0.29ng/L.北京石景山地区8种类二(嚼瑛)PCBs同类物对成人呼吸暴露值为0.08pg/(kg-d),说明北京石景山地区人群呼吸暴露风险比较低.
关键词:多氯联苯(PCBs);北京;雨水;大气;清除系数;毒性当量
-
3192.通风方式对高含水率垃圾生物干化的影响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2013-11-15]
以高含水率混合收集生活垃圾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的通风方式(间隙通风10min/20min、间隙通风5min/25min、40℃热空气通风和间隙-连续通风)对生物干化影响.结果表明,40℃热空气通风和间隙-连续通风可提高产物含水率下降幅度、单位质量垃圾水分去除率、单位有机物降解脱水容量、产物低位热值;但堆体高温持续时间短,VS消耗量小,并且有机物稳定化程度低.经过18d的干化试验,4组试验产物含水率分别为39.6%,34.4%,23.7%,24.5%,相应的单位去除率(以原生垃圾质量计)为0.437,0.476,0.523,0.517kg/kg,低位热值为11954,12994,15760,14801kJ/kg,与原生垃圾相比,热值分别提高了121%、140%、191%及173%,以40℃空气通风产物热值最高.
关键词:生物干化;通风方式;含水率;低位热值
-
3193.南北极大气气溶胶单颗粒成分特点研究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2013-11-15]
运用定量电子探针微区分析技术(EPMA)分别测定了采自北极新奥尔松地区(78+55'N、11*56'E)和南极乔治王岛(62*3'S、58*47'W)极昼天气下PM10大气颗粒物样品.结果表明,北极和南极大气颗粒物化学成分存在很大差异,表现出各自不同的特点.北极的颗粒类型中,“反应的海盐”和“矿物尘”分别占颗粒总数的44%和27%,“新鲜海盐”所占的比例不到10%,“反应的海盐”中以含硝酸盐的颗粒为主,反映了外来物质或人为污染对该地气溶胶影响较大;南极的颗粒类型中,“新鲜海盐”占总数的74%左右,“反应的海盐”占19%,反应的海盐全部含硫酸盐、未发现含硝酸盐的颗粒,推测与海盐反应的含硫物质来源于海洋浮游生物代谢过程产生的二甲硫醚(DMS)及其降解产物,而与人为污染无关.
关键词:南极;北极;大气气溶胶;电子探针微区分析;单颗粒
-
3194.畜粪蚯蚓处理后DOM变化及其与Cu(II)的配合特性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2013-11-15]
研究了畜粪、木屑混合物经蚯蚓处理后水溶性有机物(DOM)分子量及荧光光谱变化.结果表明,经蚯蚓处理后畜粪、木屑混合物中DOM分子量呈整体降低趋势,分子量分布范围变宽,但其DOM分子量仍高于无蚯蚓处理;蚯蚓处理后混合物DOM中的富里酸含量及分子结构芳香化程度增加明显.进一步就蚯蚓处理前后DOM与Cu( II)配合后的荧光光谱分析表明,蚯蚓处理后DOM更易与Cu( II)产生配合反应并导致其直链变短或芳香基团的裂解;DOM中与Cu(II)配合的基团主要包括-OH和-NH2等;且蚯蚓处理后DOM中的富里酸类物质更易与Cu(II)发生配合反应.
关键词:畜粪;蚯蚓处理;水溶性有机物(DOM);Cu(II);荧光特性
-
3195.低温下间歇式生物过滤系统去除高负荷H2S的效能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2013-11-15]
以鸡粪堆肥和PE混合物为填料的生物过滤系统,在较低温度下进行生物去除H2S废气的性能研究.采用间歇式运行方式,当在较高气速条件下,即EBRT为39s、32s、24s和13s,入口浓度3000mg/m3时,去除率可分别达100%、100%、100%和65%.整个系统的入口负荷为812 g/(m3·h)时,去除负荷为528 g/(m3·h).且在较低的实验温度(9~16.5℃),入口浓度50~3000 mg/m3条件下,当EBRT为39s、32s、24s时,H2S的去除率为100%;当EBRT为13s时,去除率为62%~88%.结果表明,在较低温度下,高气速,高负荷条件下,间歇式生物过滤系统对H2S具有较高的去除性能.
关键词:生物过滤;硫化氢;恶臭;高负荷
-
3196.太原市PM10及其污染源中碳的同位素组成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2013-11-15]
通过采集太原市PM10及其主要源(煤烟尘、机动车尾气尘、土壤风沙尘)样品,结合离线分步加热氧化法和同位素质谱仪测定了颗粒物中有机碳(OC),元素碳(EC)和总碳(TC)的同位素组成,并探讨了太原市PM10中碳的来源.结果表明,太原市冬季、春季PM10中OC、EC和TC的碳同位素组成分别是-34.7‰、-23.5‰、-23.9‰和-30.5‰、-23.1‰、-23.9‰;煤烟尘中OC、EC和TC的碳同位素组成分别是-26.5‰、-23.2‰、-23.6‰,土壤风沙尘分别为-24.6‰、-14.1‰、-17.3‰,汽油车和柴油车尾气尘分别为-27.7‰、-25.5‰、-27.0‰和-25.7‰、-24.3‰、-24.8‰.EC和TC的同位素组成是区分土壤风沙尘较好的标识指标,TC的同位素组成是汽油车尾气尘较好的标识指标;利用二元复合计算公式结果显示土壤风沙尘中OC、EC占TC的百分含量分别为30%、70%;煤烟尘中OC、EC占TC的百分含量分别为11%、89%;汽油车尾气尘中OC、EC占TC的百分含量分别为78%、22%,柴油车尾气尘中OC、EC占TC的百分含量分别为36%、64%;太原市PM10中的TC和EC主要来源于煤烟尘,OC少部分来源于机动车尾气排放,另外还有其他的重要贡献源.
关键词:有机碳;元素碳;总碳;碳同位素
-
3197.重金属污染沉积物质量评价研究—以太湖为例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2013-11-15]
以太湖的表层沉积物为研究对象,运用相平衡分配法(EqP)探讨了沉积物中4种重金属(Cu,Pb,Zn,Cd)的沉积物质量基准(CsQc)值;根据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US EPA)基于水生生物对重金属的最终慢性毒理水平的淡水水质基准,制定了太湖4种重金属(Cu,Pb,Zn,和Cd)的沉积物质量基准值分别为145.2,308.72,293.01,0.46mg/kg以此CsQc为参比值,参考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各元素赋予不同的权重值,运用综合污染指数法对太湖沉积物重金属的环境质量进行评价,结果显示,2010年8~9月太湖沉积物质量基本为良.这—结果与沉积物重金属总量分析结果一致.
关键词:太湖;重金属污染;相平衡法;沉积物质量评价
-
3198.角蛋白酶产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kerC的克隆表达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2013-11-15]
以四川农业大学养鸡场堆砌废弃羽毛处土壤为样品,筛选出一株具有较强降解羽毛能力的细菌B-3菌株.经形态学、生理生化特性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鉴定其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命名为枯草芽孢杆菌B-3.并成功克隆到该菌株的角蛋白酶基因kerC(GenBank No.:JN021789),在大肠杆菌BL21(Escherichia coli BL21)中获得了高效表达.该基因全长1146bp,GC含量46.5%,编码381个氨基酸,与已报道的枯草芽孢杆菌YYW-1的kerC基因(GenBank No.:EU362730)同源性达到100%.重组菌株经IPTG诱导后角蛋白酶酶活力达14.8U/mL,经His-Tag纯化和SDS-PAGE分析表明,重组角蛋白酶分子量约为60kDa(融合了硫氧还蛋白,Trx).重组角蛋白酶最适反应温度和pH值分别为65℃与7.0.
关键词:角蛋白酶;枯草芽孢杆菌B-3;基因克隆;kerC基因;原核表达;His-Tag
-
3199.2009年8~9月成都市颗粒物污染及其与气象条件的关系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2013-11-15]
对成都市3个不同点位PM2.5和PM10进行了为期30d的连续观测,研究了大气颗粒物浓度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气象条件的关系.研究表明,观测期间成都市大气颗粒物PM2.5和PM10质量浓度日均值分别为66,94μg/m3,两者浓度变化范围较大,但变化趋势相同.从空间分布来看,大气颗粒物浓度均是熊猫基地>草堂寺>丽都花园,即下风向污染状况最严重,商业繁华地段次之,生活居住区最好;从时间分布来看,大气颗粒物污染最严重出现在9月17~19日,9月5~9日2个时间段,不利的气象因素和污染物的累积是造成该时间段大气颗粒物污染加重的主要原因.PM2.5与PM10质量浓度的相关性为0.93,PM2.5对PM10的贡献较大,两者质量浓度的比值达0.69.气温对大气颗粒物浓度变化没有显著影响;降水以及风速对颗粒物浓度影响较大,主要是对颗粒物的湿清除和促进扩散作用;在一定相对湿度范围内,高湿度条件容易造成大气颗粒物的较重污染.能见度与大气颗粒物浓度呈明显负相关性,且与PM2.5的相关系数大于与PM10的相关系数.
关键词:成都市;大气颗粒物;污染特征;气象条件;能见度
-
3200.晋江流域工业环境风险评价研究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2013-11-15]
为了预防由于工业企业危险物质泄漏引发的环境突发事故,保护流域水环境安全.本研究选用基于SevesoⅢ指令模型的方法进行流域环境风险评价研究,并对模型进行适应性改进,选择工业企业分布较为密集的泉州晋江流域进行了示范研究.利用高程、企业分布、危险物质储存量等数据,得到企业内在风险;叠加区域易受损性后得到子区域的环境风险.结果表明,南安市是晋江流域环境风险最高的子区域,风险值高达108,安溪县和泉州市区风险水平居中,晋江市为低度危险子区域.在此基础上,根据评价结果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流域环境风险控制建议.
关键词:流域环境风险评价;SevesoⅢ指令模型;泄漏风险;危险物质储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