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1.烟草橙蛋白基因的克隆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烟草制品业] [2013-11-15]
为了获得烟草OR(NtOR)基因的全长序列和进一步揭示其在特色烟叶形成中的作用,采用同源克隆法从烟草品种K326中克隆了NtOR的全长cDNA和基因组DNA序列,GenBank登录号为JN379458和JN375578.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NtOR基因组DNA全长5027bp,cDNA为1188 bp,编码317个氨基酸残基.NtOR蛋白具有2个跨膜域、1个信号肽剪切位点、5个糖基化位点和11个磷酸激酶修饰位点,二级结构包含12个α-螺旋和20个β-折叠,亚细胞定位于质膜上.系统进化与BLAST分析表明,NtOR是SlOR和ViOR的垂直同源基因.GENEVESTIGATOR数据库的芯片结果显示,NtOR基因在子叶中的表达量最高,其次是成熟叶片、幼茎和花,其他组织器官的表达相对较弱.
关键词:烟草;橙蛋白基因;克隆;生物信息学
-
512.典型烤烟产区初烤烟叶表面细胞形态特征分析
[烟草制品业] [2013-11-15]
为了解我国烤烟表面细胞形态特征及差异,选择典型产区相同等级(C3F)的初烤烟叶,采用扫描电镜获取烟叶表面微观图像,利用软件量化分析了细胞面积、周长、形状因子等指标,初步探讨了其与外观品质的关系.结果表明:①不同产区烟叶表面细胞形态特征差异明显并呈一定的区域变化规律,广东和福建采样点烟叶的细胞面积明显较大,细胞形状相对不规则;辽宁和河南采样点烟叶细胞形状相对规则,但辽宁采样点烟叶细胞面积明显较小,细胞褶皱感(凹凸感)较强,而河南采样点烟叶细胞面积相对偏大,褶皱感较弱;云南和贵州采样点烟叶细胞面积相对中等,贵州采样点烟叶细胞形状相对不规则;四川和湖北采样点烟叶细胞面积相对偏小,细胞形状规则程度中等.②细胞面积和周长与叶片结构和油分分值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细胞形状规则程度与身份分值呈极显著负相关.
关键词:烤烟;细胞形态特征;外观品质
-
513.切后仓式喂料机漏料问题的改进
[烟草制品业] [2013-11-15]
切后仓式喂料机存在漏料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提升带和钉耙上粘附烟丝.为此,对喂料机清洁刷结构及传动方式进行了改进,增加了清洁刷刷毛直径和长度,并在一级增速链传动的基础上增加了清洁刷二级增速链传动,以提高清洁刷转速.改进后提高了清洁刷的清洁能力,粘附烟丝及喂料机漏料现象得到明显改善,单台设备漏料量由45 kg/d以上降低为7 kg/d左右,漏料中烟丝含量≤1%,减少了原材料消耗和设备保养工作量.
关键词:仓式喂料机;清洁刷;漏料;传动方式
-
514.TRIZ理论在烤烟布料设备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烟草制品业] [2013-11-15]
为提高烤烟布料设备的工作效率,降低设备故障率,应用TRIZ( Teoriya Resheniya Izobretatelskikh Zadatch)理论对烤烟布料设备进行故障诊断,确定布料车为系统发生故障的瓶颈设备,通过分析布料车故障原因得出矛盾矩阵,并提出了改进方案:①改进轴承安装方式;②将托辊壁厚度由2.85 mm增加至6 mm,以增强托辊耐磨性;③改进控制程序增加布料车换向延时.TRIZ方案实施后,布料车平均故障停机时间由6.27 h/月减少到0.66 h/月,布料车故障率由0.81%减少到0.11%,提高了烤烟布料设备利用率.表明运用TRIZ理论可以有效解决烤烟布料设备故障诊断领域的工程技术问题.
关键词:布料车;故障诊断;发明问题解决理论;托辊
-
515.FY10残烟处理机的改进及二次剥离系统的设计应用
[烟草制品业] [2013-11-15]
FY10残烟处理机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处理效果不理想、筛分效率低、回收烟丝结构差、纸中含丝率高等问题,为此对FY10残烟处理机的筛分系统进行了改进并设计增加了一套独立的二次剥离系统.主要是:①残烟处理机出料振动筛分机由双层改为单层;②丝网更换为不易变形的板网;③在两台振动筛分机的板网下方增加弹力球;④二次剥离系统由提升喂料机、柔性剥离装置、圆型多层筛分机等组成.改造后FY10残烟处理机解决了烟末堵塞网孔且清理难的问题,回收烟丝整丝率平均值由56.93%提高到67.86%,碎丝率平均值由1.35%降低至0.34%,纸中含丝率平均值由27.45%降低至3.19%,提高了烟叶原料的利用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关键词:FY10残烟处理机;二次剥离系统;柔性剥离装置;筛分机
-
516.片烟成丝模式对烟丝结构与卷制质量的影响
[烟草制品业] [2013-11-15]
为优化片烟成丝工艺,提升卷烟产品物理质量稳定性,对比了传统切丝与定长切丝不同片烟成丝模式对烟丝结构、产品卷制质量及原料消耗的影响.结果表明:①与传统切丝方式相比,采用40 mm定长切丝方式,烟丝结构中>3.35 mm长丝比例降低,3.35 mm以下各区间烟丝比例增加,长丝与中短丝比例均匀性得到改善;②定长切丝方式显著提升了卷烟物理质量稳定性,单支质量超标缺陷率由5.2%降低至2.2%,单支质量标准偏差降低12%以上,烟支吸阻、硬度标准偏差也有所降低;③与传统切丝方式相比,定长切丝方式下单箱耗丝量较低,而单箱耗叶量有所增加.
关键词:片烟;成丝模式;烟丝结构;卷制质量
-
517.四川省烟草黑胫病菌生理小种的分离鉴定
[烟草制品业] [2013-11-15]
为了准确掌握四川省烟草黑胫病菌生理小种组成及分布情况,从四川烟草主产区采集了108个烟草黑胫病标样,采用髓部碟片分离法获得74株黑胫病菌,同时通过TTZ颜色反应和鉴别寄主法对74个菌株进行了生理小种鉴定.结果表明,四川烟草黑胫病菌存在0号和1号生理小种,供试菌株中0号生理小种占28.38%,1号生理小种占71.62%,属优势小种.两个生理小种在各采样区均有分布.
关键词:四川;烟草;黑胫病菌;生理小种
-
518.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烟草料液中苯甲酸的不确定度
[烟草制品业] [2013-11-15]
为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依据JJF 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系统计算了高效液相色谱( HPLC)法测定烟草料液中苯甲酸含量的不确定度.结果表明:①拟合工作曲线和回收率对测量不确定度影响最大;②当苯甲酸含量为6.98 mg/kg,其合成不确定度为0.23 mg/kg,扩展不确定度为0.46 mg/kg(置信度95%,k=2).采用高纯度标准品和高精度的容器,严格控制处理步骤,可以降低HPLC法测定烟草料液中苯甲酸的不确定度.
关键词:不确定度;HPLC;苯甲酸;烟草料液
-
519.逐口主流烟气粒相物中氨与烟气常规成分的相关性
[烟草制品业] [2013-11-15]
为了解卷烟在逐口抽吸过程中氨的释放特性以及氨与常规烟气检测成分焦油、烟碱、水分的相关性,选取8种不同规格不同档次的卷烟,逐口测定了烟气粒相物中氨和常规烟气检测成分焦油、烟碱以及水分的含量,分析了卷烟在逐口抽吸过程中氨的释放特性以及氨与烟气焦油、烟碱、水分的相关性,并建立了以焦油、烟碱、水分为自变量的氨释放量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结果表明:卷烟主流烟气中氨的释放量逐口线性增加;氨与烟气焦油量及烟碱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氨与烟气水分呈负相关;建立的数学回归模型拟合效果较好.
关键词:主流烟气;逐口分析;氨;焦油;烟碱;水分;相关性
-
520.烟叶部位对卷烟主流烟气7种有害成分释放量的影响
[烟草制品业] [2013-11-15]
为研究烟叶部位对烟气有害成分释放量的影响规律,采用云南玉溪和河南许昌生产的K326不同部位烟叶卷制烟支硬度相同的单料烟,对其烟气中CO,HCN,NNK,NH3,B[a]P,苯酚和巴豆醛7种有害成分的释放量进行了测定,并对单位质量烟叶和单口烟气有害成分释放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烟气有害成分释放量随着叶片的部位而变化;②烟叶组织结构和化学成分差异、卷烟抽吸口数是引起各部位烟叶有害成分释放量不同的主要原因;③卷烟配方中合理安排不同部位烟叶的比例,可选择性降低除NNK以外的其他6种有害成分.
关键词:烟叶;部位;主流烟气;有害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