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导航

找到报告 723 篇 当前为第 55 页 共 73

所属行业:烟草制品业

  • 541.烟叶醇化过程中烟碱降解菌的分离鉴定与特性分析

    [烟草制品业] [2013-11-15]

    从醇化烟叶中分离到具有降解烟碱活性的菌群(Q6),16S rDNA片段的PCR-DGGE(变性梯度凝胶电泳)分析显示,菌群由8种细菌组成.从菌群Q6中分离出1株烟碱降解菌D1,经菌落形态、生理生化和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为根癌土壤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在低温(20℃)、偏酸或偏碱(pH=5或者pH≥9)及高烟碱浓度(>1g/L)条件下,菌群Q6均表现出比单菌D1更强的降解活性.烟叶发酵和加入静息细胞试验表明,菌群和单菌均可降解醇化烟叶中的烟碱.在菌群和单菌的烟碱代谢产物中都检测到烟碱烯、2,3’-联吡啶和可替宁.结果显示:醇化过程中烟叶表面微生物可能对烟碱有降解作用,从而影响烟叶的醇化效果,可以利用分离到的菌群或单菌在烟叶醇化过程中降解烟碱,以改善烟叶品质;同时也可以利用烟碱降解菌处理烟草废弃物中的烟碱.
    关键词:烟叶;醇化;烟碱降解;菌群
  • 542.我国烟区病毒病种类的血清学鉴定

    [烟草制品业] [2013-11-15]

    为了全面掌握我国烟草病毒病的发生现状,于2010和2011年连续两年对全国13个主要烟区共409份病毒病样品进行了烟草普通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TMV)、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马铃薯Y病毒(Potato virus Y,PVY)和烟草蚀纹病毒(Tobacco etch virus,TEV) ELISA检测.结果表明,TMV侵染率最高,2010年样品侵染率高达64.6%,2011年为48.2%;2010年CMV侵染率为32.1%,2011年为28.2%;PVY侵染率2010年为15.6%,2011年为11.4%;TEV的侵染率最低.共存在7种复合侵染类型,TMV和CMV复合侵染最普遍,2010和2011年样品复合侵染率分别为34.9%和28.6%.说明TMV和CMV是侵染我国烟草的主要病毒,病毒病田间复合侵染较为严重.
    关键词:烟草;病毒;复合侵染;ELISA
  • 543.二次加料技术在烤烟型卷烟工艺中的应用

    [烟草制品业] [2013-11-15]

    为了研究二次加料技术(即添加功能性料液及品牌料液)在烤烟型卷烟工艺中的应用,考察了3种生物制剂的复配比例,优化了功能性料液的作用条件,探讨了功能性料液的作用机理,并对二次加料技术进行了小试及中试验证.结果表明:①将3种生物试剂M1,M2,M3以2∶1∶2的比例复配后获取的功能性料液对烟叶品质有一定的改善作用;②正交实验结果表明,功能性料液的最佳作用条件为:添加量0.07%、作用温度20℃、样品含水率18%及储叶时间24 h;③功能性料液主要通过酶系作用烟叶表面物质改善烟叶品质;④小试及中试验证实验结果表明,与一次加料工艺相比,二次加料工艺能明显改善卷烟舒适性、减轻刺激及杂气,有效提升卷烟品质.
    关键词:功能性料液;品牌料液;二次加料;烤烟型卷烟
  • 544.株行距、施氮量及打顶留叶长度对云烟97农艺性状和化学成分的影响

    [烟草制品业] [2013-11-15]

    为探索云烟97在云南省昭通市的适宜栽培措施,进行了株行距、施氮量和打顶留叶长度对云烟97的农艺性状和中、上部烟叶常规化学成分影响的L9(34)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各处理烟株株高有极显著差异,茎围、节距、有效叶数、腰叶长、顶叶长和顶叶宽有显著差异,脚叶长宽和腰叶宽度无显著差异.顶部第1、3片叶在打顶15d内,叶片长宽生长量呈上升趋势,之后趋缓.株行距50 cm×120 cm、施N 75kg/hm2、打顶留叶长度(20±5)cm,烟株第3片叶叶长和叶宽增长量最大,分别为16.2 cm和4.9 cm.株行距60 cm×100 cm、施N 60 kg/hm2、打顸留叶长度(30±5)cm,烟叶化学成分的协调性较好.在种植密度16665株/hm2的条件下,云烟97的栽培株行距50 cm×120 cm或60 cm×100 cm,施N 75 kg/hm2,烟株打顶留叶长度(20±5)cm或(30±5) cm比较适宜.
    关键词:烟叶;株行距;施氮量;打顶留叶长度;云烟97;农艺性状;化学成分
  • 545.HPLC-MS/MS法测定家兔血液中的NNN及其代谢物

    [烟草制品业] [2013-11-15]

    为了准确测定家兔血液中的N-亚硝基降烟碱(NNN)及其代谢物,通过对色谱、质谱条件的优化和选择,建立了以NNN -d4为内标,通过沉淀蛋白的前处理操作以及Waters亲水相互作用色谱(HILIC)柱分离和多离子反应监测模式( MRM)测定大耳朵白兔血浆中NNN及其代谢物的HPLC-MS/MS方法.结果表明,NNN及其代谢物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回收率和检测限分别为0.50% ~ 8.62%,80%~111%和0.039 ~ 0.217 ng/mL.该方法简单、快速灵敏,适合于血液中NNN及其代谢物的检测.
    关键词:N-亚硝基降烟碱(NNN);代谢物;HPLC-MS/MS
  • 546.离子色谱法测定卷烟主流烟气中氨含量的方法改进

    [烟草制品业] [2013-11-15]

    为准确测定主流烟气中的氨含量,对离子色谱(IC)测定方法进行了改进,并采用该方法测定了59种卷烟在ISO和加拿大卫生部(Health Canada,HC)深度抽吸条件下主流烟气中的氨含量.结果表明:①烟气样品经捕集、萃取和石墨化炭黑柱(GCB)净化后,以甲基磺酸(MSA)为淋洗液,采用CS16阳离子交换柱分离.②在0~1 μg/mL范围内,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2,方法检出限为0.0067 μg/mL,相对标准偏差为2.8% ~ 4.5%,回收率为96% ~ 104%.③HC深度抽吸条件下卷烟主流烟气中NH4+含量是ISO抽吸条件下的173% ~ 378%.改进后的测定方法较好地解决了样品溶液不稳定、色谱系统易被污染的问题.
    关键词:离子色谱;主流烟气;氨;抽吸条件;固相萃取
  • 547.基于ISA88的批次控制技术在制丝生产线中的应用

    [烟草制品业] [2013-11-15]

    传统的制丝生产线控制系统在处理复杂工艺过程中,由于工艺调整困难、控制模块通用性差,难于适应制丝分组加工工艺复杂多变的要求.为此,基于符合ISA88标准的批次控制技术设计了制丝线控制系统.该系统由设备控制层、集中监控层和生产管理层组成,在模型构建上分为过程模型、物理模型、程序控制模型和配方模型4个层次,通过BATCH控制软件程序设计、标准化的程序接口和系统集成技术实现了制丝线管控系统的柔性化、精细化管理和控制要求.应用效果表明,该系统符合制丝线分组加工所需要的分段化、模块化、个性化和通用化要求,缩短了系统研发周期,加快了新产品的研发速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关键词:批次控制;ISA88;制丝生产线;模型;系统集成
  • 548.诱导子对烟草植株叶片酶活性及香气物质积累的效应

    [烟草制品业] [2013-11-15]

    采用盆栽试验,通过叶面喷施诱导子,考察了诱导子对烟草次生代谢关键酶活性及香气物质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诱导子处理过的烟草叶片苯丙氨酸解氨酶、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均高于对照,且腺毛分泌物、石油醚提取物、类胡萝卜素、多酚类物质含量也高于对照.综合考虑,100 mg/L浓度的茉莉酸甲酯诱导子和200 mg/L浓度的壳聚糖诱导子处理烟叶较有利于烟草香气成分的生成.
    关键词:烟草;诱导子;酶活性;香气成分
  • 549.基于.NET企业生产过程西格玛水平测评系统的设计应用

    [烟草制品业] [2013-11-15]

    目前卷烟企业生产过程西格玛水平测算尚未有完整的信息化平台提供支撑,存在时效性差、判断滞后和测算结果容易出错等问题.为此,基于卷烟企业现有的CIMS(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系统,采用.NET开发工具,运用GE公司Proficy Plant Application软件平台,按照卷烟制造西格玛水平测量模型,构建了从数据采集到数据分析的实时采集系统,并按照产品组成进行分类,测算出各自的西格玛水平,从而实现了整个企业西格玛水平的测评.在青岛卷烟厂的应用结果表明,质量管理部门根据西格玛测评系统的计算结果加强过程控制,企业西格玛水平由2008年的3.05提高到2010年的4.03.该系统的实施为提高企业质量管理水平和加强实时质量控制提供了技术支持.
    关键词:卷烟制造;过程控制;西格玛水平;质量管理
  • 550.卷烟纸助燃剂对主流烟气7种有害成分释放量的影响

    [烟草制品业] [2013-11-15]

    为了解卷烟纸助燃剂在降低卷烟危害性中的作用,以柠檬酸钠和柠檬酸钾为卷烟纸助燃剂,考察了其组成和添加量对主流烟气中CO,HCN,NNK,NH3,B[a]P,苯酚和巴豆醛等7种有害成分释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增加助燃剂中钾盐的比例,卷烟主流烟气中NH3,苯酚,B[a]P,CO和HCN释放量呈降低趋势,NNK略有增加,巴豆醛无明显变化.②增加助燃剂的添加量,NH3,苯酚和B[a]P呈显著降低趋势;巴豆醛和NNK释放量无显著变化;CO和HCN释放量在钾盐比例低于10%时随助燃剂添加量增加有增加趋势,在钾盐比例高于40%时呈降低趋势.③助燃剂对抽吸口数的改变是影响7种有害成分变化的原因之一.卷烟助燃剂对卷烟主流烟气中7种有害成分的降低有一定作用.
    关键词:卷烟纸;助燃剂;柠檬酸钠;柠檬酸钾;主流烟气;有害成分
首页  上一页  ...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  下一页  尾页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武汉中网维优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