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1.一级打叶单元出叶量及其分布对叶片质量的影响
[烟草制品业] [2014-02-15]
采用均匀试验研究了打叶去梗工序一级打叶单元打辊转速、一至五级风分器出叶量对叶片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①随着单元总出叶量升高,中片率显著降低、叶中含梗率和Obj梗(叶中直径大于2.38mm的烟梗)率显著升高;②各因素按重要程度由高到低排序为:二分出叶量、一分出叶量、五分出叶量、打辊转速、四分出叶量、三分出叶量;③一级打辊转速一定时,单元总出叶量主要取决于一、二、三级风分器出叶量,其中二分出叶量过大时,会导致叶片综合质量明显降低,三分出叶量对叶片质量影响较小.
关键词:打叶去梗;打辊转速;出叶量;叶片质量
-
342.VisualFoxPro9.0数据库管理系统在烟气分析中的扩展应用
[烟草制品业] [2014-02-15]
为提高烟气分析过程数据处理的准确性和高效性,开发了基于Visual FoxPro 9.0数据采集管理系统.该系统采用RS232串行接口通信技术连接PC机与多台吸烟机,实现对RM200吸烟机的远程操作控制和数据采集;采用以太网通信技术远程访问和采集RM200A吸烟机和气相色谱仪数据;编制数据管理功能模块,实现对检测数据、过程数据、产品信息的管理和应用.应用效果表明,VFP 9.0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于烟气分析实验室,能够采集不同类型吸烟机和气相色谱的检测数据,并将过程数据汇集到VPF数据库平台上,数据处理流程实现了程序化、标准化,避免了人为错误,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检测报告的准确性.
关键词:吸烟机;数据采集;功能模块;气相色谱;VFP 9.0数据库;Smoking machine;Data acquisition;Functional module;Gas chromatogram;Visual FoxPro9.0 database
-
343.添加玫瑰油对卷烟烟气有害成分和生物活性的影响
[烟草制品业] [2014-02-15]
为研究加入玫瑰油对卷烟烟气有害成分的影响以及对烟气的生物活性的作用,将玫瑰油按照不同用量加入空白对照卷烟,对主流烟气中7种有害成分(CO,HCN,NNK,NH3,B[a]P,苯酚和巴豆醛)的释放量进行了分析,并通过3项体外毒理学试验测试烟气冷凝物的致突变性、体外细胞毒性和遗传毒性.结果表明:①空白对照卷烟加入3种剂量的玫瑰油后烟气有害成分的释放量没有显著增加,相反,巴豆醛明显降低,CO和B[a]P略有降低;②与空白对照卷烟相比,加入3种剂量玫瑰油的试验卷烟烟气的细菌致突变性、细胞毒性以及体外微核测定结果均没有显著性增加.
关键词:卷烟;玫瑰油;有害成分;Ames试验;细胞毒性试验;微核试验;Cigarette;Rose oil;Harmful component;Ames assay;Cytotoxicity assay;Micronucleus assay
-
344.LC-ESI-MS/MS法检测卷烟滤嘴中8种挥发性羰基化合物
[烟草制品业] [2014-02-15]
建立了液相色谱-电啧雾电离串联质谱(LC-ESI-MS/MS)测定卷烟滤嘴中8种挥发性羰基化合物(甲醛、乙醛、丙酮、丙烯醛、丙醛、巴豆醛、2-丁酮和丁醛)的方法.采用乙腈:水为1:1(体积比)的混合溶剂振荡萃取滤嘴,羰基物与2,4-二硝基苯肼衍生化反应后用LC-ESI-MS/MS负离子模式检测.选取4种类型滤嘴(醋纤、活性炭、丙纤和纸滤嘴)进行条件优化和方法表征,并考察了滤嘴对8种羰基物的截留效率.结果表明:①该方法样品前处理简单,灵敏度高.8种羰基物的检测限在0.0044~0.0430μg/支之间.②8种羰基物的加标回收率为92.8%~118.4%.③该方法对于完整和部分滤嘴的日内精密度和日间精密度均小于10%.④滤嘴对8种羰基物的截留效率由高到低的顺序为活性炭>醋纤>纸>丙纤滤嘴,对8种羰基物总量的截留效率均<5%,截留效率较高的羰基物为甲醛和巴豆醛.
关键词:液相色谱-电喷雾电离串联质谱法;卷烟滤嘴;挥发性羰基化合物;Liquid chromatography-electrospray ionization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LC-ESI-MS/MS);Cigarette filter;Volatile carbonyl compound
-
345.双工位穿梭车系统能力优化
[烟草制品业] [2014-02-15]
为解决卷烟企业成品自动化物流系统中双工位穿梭车搬运能力不足等问题,利用约束理论(Theory of Constraints,TOC)从检测器件设置、技术参数、物流工艺、自动控制、计算机调度等环节进行了综合优化改进:①通过现场试验测试优化穿梭车及其接口设备的技术参数;②把火警物流作业工艺流程改为消防报警联动;③穿梭车的启停、加减速由伺服控制器控制改为PLC控制;④穿梭车作业调度由先到先搬运策略改为数学模型优化调度.应用效果表明,改进后双工位穿梭车系统实际生产测试搬运能力由86.0盘/小时提高到133.7盘/小时,比生产额定需求能力118.6盘/小时高出15.1盘/小时.系统运行稳定可靠,有效解决了双工位穿梭车系统能力的瓶颈问题,提高了系统的有效作业率.
关键词:卷烟成品;物流系统;双工位;穿梭车;约束理论;搬运能力;Finished cigarette product;Logistics system;Double-station;Shuttle vehicle;Theory of constraint (TOC);Handling capacity
-
346.田间不同成熟度烤烟上部叶的高光谱特征分析
[烟草制品业] [2014-02-15]
为明确不同田间成熟度烟叶的高光谱特征,以上部烟叶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成熟度烟叶的高光谱反射率、位置变量、面积变量和植被变量等光谱参数的差异.结果表明:①烟叶在可见光范围内(400~680 nm)的反射率小于35%,且随着成熟度的提高逐渐升高,尤其是550~680 nm范围的光谱反射率对不同成熟度烟叶有较好的“区分效应”;而近红外范围内的反射率在60%左右,且呈现出随烟叶成熟度提高而减小的趋势.②随烟叶成熟度的提高,绿峰幅值、红光吸收谷幅值逐渐增大;绿峰位置、红光吸收谷位置有推后的趋势;红边位置则逐渐提前;红边面积与蓝边面积的比值及归一化比值显著降低,绿峰与红谷的比值及归一化比值有降低的趋势.部分光谱参数随烟叶成熟度的提高呈现规律性的变化,这为利用光谱参数开发烟叶田间成熟度的判别工具提供了数据基础和理论依据.
关键词:烤烟;成熟度;高光谱
-
347.打叶复烤成品片烟质量稳定性的色差法评价
[烟草制品业] [2014-02-15]
为考察色差法评价打叶复烤成品片烟质量的稳定性,在叶片复烤机出口采集了云烟87 BBSF模块复烤片烟,利用色差仪测定样品的L*(明度值),a*(红度值),b*(黄度值),对数据结果进行正态性检验,构建均值-极差图,并计算过程能力指数(Cp).结果表明:云烟87 BBSF模块复烤片烟L*,a*,b*值的过程能力指数均满足1.33≥Cp>1.00,说明复烤成品片烟质量的稳定性较好.同时,云烟87BBSF模块复烤片烟的混合均匀度为85.72%,进一步验证了利用色差法评价打叶复烤成品片烟质量的稳定性是可行的.
关键词:色差;打叶复烤;片烟;过程能力指数;Chromatic aberration;Threshing and redrying;Strip;Process capability index
-
348.基于近红外光谱的PLS-DA算法判别烤烟烟叶产地
[烟草制品业] [2014-02-15]
为了快速、无损地鉴别和识别烟叶的产地,以2008年产于四川、云南、重庆和福建的464个烤烟烟叶样品的近红外光谱为基础,采用PLS-DA算法建立了烤烟烟叶产地的分类判别模型.结果表明:①4个模型校正集分类变量的预测值与实测值的相关系数均超过0.94,模型拟合性较好;②模型对检验集样本的判别准确率均高于93.0%,效果良好;③可对四川、云南、重庆和福建烟叶的产地进行有效识别.
关键词:近红外光谱;PLS-DA算法;烤烟烟叶;产地识别;模型
-
349.模拟裂解条件对卷烟烟气挥发性羰基化合物的影响
[烟草制品业] [2014-02-15]
为了考察裂解条件对甲醛、乙醛、丙酮、丙烯醛、丙醛、巴豆醛、2-丁酮和丁醛8种挥发性羰基化合物释放量的影响,基于自行设计的卷烟燃吸模拟装置建立了烟丝裂解产物中挥发性羰基化合物的捕集分析方法,并分析了烤烟型和混合型卷烟配方烟丝在不同裂解条件下产生的挥发性羰基化合物.结果表明:①该方法测定的烟丝裂解产物中8种挥发性羰基化合物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10%;②随着裂解气氛中O2含量的升高,除2-丁酮和丁醛外,其余6种羰基化合物的释放量均增加;③随着裂解载气流量的增大,甲醛的释放量显著增加,而其余7种羰基化合物的释放量变化较小;④随着升温速率的提高,甲醛和丙醛的释放量明显增加,乙醛、丙酮、丙烯醛的释放量也有不同程度增加,而巴豆醛、2-丁酮和丁醛的释放量基本未受影响;⑤在400~500℃下,各挥发性羰基化合物的释放量最大,且相同温度下,烤烟型卷烟烟丝的甲醛释放量显著高于混合型卷烟烟丝.
关键词:裂解条件;烟丝;烟气;挥发性羰基化合物;卷烟燃吸模拟装置;Pyrolytic condition;Cut tobacco;Cigarette smoke;Volatile carbonyl;Cigarette smoking simulator
-
350.卷烟烟气重要酸性香味成分的分离制备与鉴定
[烟草制品业] [2014-02-15]
为确定卷烟烟气中重要酸性香味成分的组成和作用,以津巴布韦优质烟叶烟气粒相物为对象,建立了烟气重要酸性香味成分的中压、高压两级液相色谱分离制备方法.并分别对两级馏分进行了卷烟感官评价.结果表明:①分离制备的饱和酸类、不饱和酸和芳香酸类是烟气中的重要酸性香味馏分;②上述饱和酸类、不饱和酸和芳香酸类馏分可显著提升卷烟品质;③仅存在于卷烟烟气中的丙烯酸和3-丁烯酸对卷烟的香吃味有明显影响.
关键词:卷烟;烟气;酸性香味成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感官评价;卷烟风格特征;Cigarette;Mainstream smoke;Acidic aromatic component;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Sensory evaluation;Character of cigarette sty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