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701.涤纶织物聚酯聚醚共聚物浸渍法亲水整理
[纺织业] [2013-11-15]
采用聚酯聚醚亲水整理剂DP-1001和DP-9993整理涤纶织物,研究了影响涤纶亲水性和抗静电性的主要因素,以及涤纶上聚酯聚醚整理剂的解吸性能.结果表明,采用整理剂6%(omf),可显著提高涤纶织物的亲水性和抗静电性,且具有良好的耐久性;提高整理温度可增强涤纶的亲水效果,但对抗静电性的影响较小.模拟研究解吸动力学发现,聚酯聚醚的平衡解吸量随着整理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而解吸速率常数则呈减小趋势;解吸过程中,大量吸附在涤纶表面、结合力较弱的整理剂先发生解吸,纤维内表层结合力较强的整理剂在中后期发生扩散解吸.
关键词:化学整理;亲水整理;浸渍法;聚酯聚醚;涤纶
-
9702.N,N’-二烷基咪唑型离子液体表面活性剂的性能研究
[纺织业] [2013-11-15]
以咪唑、溴代辛烷为原料合成中间体N-辛基咪唑,再用N-辛基咪唑与溴代烷(溴代癸烷、溴代十二烷、溴代十四烷、溴代十六烷)经超声波辅助,合成了-系列N,N’-二烷基咪唑型离子液体表面活性剂.用1H-NMR对中间体及目标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测定了N,N'-二烷基咪唑型离子液体表面活性剂的杀菌性、表面张力、泡沫性及乳化性.结果表明,N,N’-二烷基咪唑型离子液体表面活性剂的水溶液质量浓度在500mg/L以上时,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及青霉菌均有抑制作用,且质量浓度越大抑菌效果越好;可以降低水溶液的表面张力且随着质量浓度的增大,表面张力减小;发泡、稳泡能力随烷基链的增长先增大后减小;以苯为油相时,乳化能力随烷基链的增长先增大后减小.
关键词:N,N’-二烷基咪唑;合成;性能;N,N'-dialkyl imidazole;synthesis;properties
-
9703.二氧化硫脲还原靛蓝染色工艺研究
[纺织业] [2013-11-15]
比较了保险粉和二氧化硫脲的性质,研究了以二氧化硫脲为还原剂的靛蓝染色工艺,探讨染料质量浓度、还原剂用量、氢氧化钠用量、氯化钠用量以及氧化时间等对染液还原电位值、染色织物K/S值和摩擦色牢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二氧化硫脲为还原剂的靛蓝染色优化工艺条件为:m(染料)∶m(二氧化硫脲)=3∶7、染料质量浓度3 g/L、氢氧化钠用量7 g/L、氯化钠用量3 g/L、氧化时间1 min、尿素用量9 g/L和亚硝酸钠用量9 g/L.
关键词:靛蓝染料;还原;二氧化硫脲;染色工艺;indigo dyes;reduction;thiourea dioxide;dyeing process
-
9704.纺织材料与室内空气质量
[纺织业] [2013-11-15]
在发达国家和许多发展中国家,绝大多数人90%的时间都在室内度过,如居住、工作、用餐、睡觉,因而,建筑物的化学品释放被严肃对待.正因如此,室内环境质量和限制化学品释放越来越受到关注.1986年,世界卫生组织在一份针对被其命名为"致病建筑综合症"(Sick Building Syndrome,简称SBS)的调查报告中指出,全球10% ~ 30%的新建和改造建筑可能与"致病建筑综合症"有关系.
关键词:
-
9705.涤纶仿真丝绉类织物分散染料喷墨印花
[纺织业] [2013-11-15]
采用三段式升温法对涤纶仿真丝织物进行起皱加工,再于常温进行碱减量加工;之后,采用专用复合糊料EW-50配以硫酸铵和防染盐S,对织物进行上浆处理,轧余率控制在80%~90%,100℃烘干3 min,随后进行喷墨印花;印花后,使用热转移印花以热轧方式固色.印制产品反面表观得色量达到正面的75%以上,印花清晰度超过80%,染色牢度高,符合后续加工及服用要求.
关键词:喷射印花;分散染料;涤纶;绉织物;ink jet printing;disperse dye;polyester;crepe
-
9706.棉织物短流程前处理剂LH-1
[纺织业] [2013-11-15]
采用特殊皂类素一剂煮漂剂LH-1对纯棉机织物进行前处理加工,测试不同工艺条件下织物白度、毛效、失重率、强力等技术指标,并与传统工艺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使用一剂煮漂剂LH-1可达到传统工艺的前处理效果,且通过测试废水COD说明一剂煮漂剂LH-1具有一定的环保性.
关键词:练漂助剂;茶皂素;棉织物
-
9707.涤纶织物的磷-氮水性聚氨酯阻燃整理
[纺织业] [2013-11-15]
以甲苯二异氰酸酯与N,N-双(2-羟甲基)氨基乙基膦酸二甲酯反应,合成了反应型磷-氮改性阻燃水性聚氨酯织物涂层剂,并应用于涤纶织物的阻燃整理.考察了其对整理织物手感、阻燃性能、耐水洗性能及色变的影响,并用扫描电镜对织物燃烧后的炭层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当涂层剂中的磷-氮阻燃剂含量为15%时,阻燃整理织物的手感柔软而干爽,耐水洗性能良好,垂直燃烧性能达到GB/T 5455-1997 B1级标准,总色差值均小于4.0,对布样色变影响小.
关键词:涂层整理;阻燃整理;水性聚氨酯;磷;氮;涂层剂;涤纶
-
9708.PTT/W/PANI导电纱的制备及其抗静电性能
[纺织业] [2013-11-15]
以PTT(聚对苯二甲酸1,3丙二醇酯)/w(毛)混纺纱为原料,基于原位聚合法制备了PTT/W/聚苯胺(PANI,Polyaniline)复合导电纱线;探讨了反应液浓度对复合导电纱电导率的影响,研究了PTT/W/PANI 复合导电纱的表面形貌、化学结构及力学性能;以复合导电纱制备了数种针织物,测试其抗静电性能.结果表明:制备的复合导电纱具有优良的导电性能,纱线电导率可达10-2 S/cm;制成的织物具有优良的抗静电性能,静电半衰期从PTT/毛织物的60s以上,下降到0.5s以下.
关键词:针织物;染整;抗静电性能;聚苯胺;原位聚合;PTT纤维;羊毛;knitted fabric;dyeing and finishing;antistatic property;polyaniline;in-situ polymerization;PTT fiber;wool
-
9709.纺织产品碳足迹研究进展
[纺织业] [2013-11-15]
碳足迹作为核算和评价产品生产活动造成的温室气体负荷量的一种重要方法,得到广泛的研究和示范.根据当前纺织产品碳足迹的研究进展,对纺织产品碳足迹核算和评价中的核算边界、各类投入的碳排放系数、公共投入的拆分原则、核算结果比较评价的质量基准等关键问题进行了思考和探讨.结合中国纺织工业在纺织产品工业化规模生产方面的特点和优势,提出了重点开展纺织产品在工业生产阶段碳足迹研究和示范的建议,为进一步开展纺织产品碳足迹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纺织产品;碳足迹;生命周期;工业碳足迹;textile product;carbon footprint;life cycle;industrial carbon footprint
-
9710.植酸钠作为棉织物活性染料促染固色助剂的应用
[纺织业] [2013-11-15]
采用植酸钠作为棉织物活性染料促染和固色助剂,探讨了植酸钠用量、加入方式、染色时间对染色效果的影响,比较了植酸钠促染固色一步工艺和常规活性染料染色工艺,测试了染色织物的牢度。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植酸钠作为活性染料染色棉织物的促染和固色助剂,可在染色初始阶段一次性投入植酸钠,用量为90~120 g/L,染色时间为60 min左右时,染色织物的K/S值和色牢度与常规工艺相近。植酸钠工艺对染色温度的适应性范围比常规染色工艺宽。
关键词:活性染料;促染;固色;棉织物;植酸钠;reactive dyes;accelerant;fixing;cotton fabric;sodium phyt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