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721.乳液聚合物类纺织助剂Tg测试的影响因素探讨
[纺织业] [2013-11-15]
从样品预处理、样品的热历史、取样质量、测试条件(样品盘的类型、升温速率、载气流速)、计算方法、积分范围等各种因素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试验数据比较,提出了乳液聚合物类纺织助剂玻璃化转变温度(Tg)测试条件的建议,对乳液聚合物类纺织助剂的热分析获得更加精确的结果提供了有效的支持。
关键词:乳液聚合物;玻璃化转变温度;影响因素;emulsion polymers;glass transition temperature;influencing factors
-
9722.皂洗酶在活性翠蓝G染色后处理中的应用
[纺织业] [2013-11-15]
采用皂洗酶对活性翠蓝G染色织物进行皂洗,探讨皂洗酶用量、处理温度和时间对染色效果的影响,确定皂洗酶后处理的优化工艺为:冷水洗(2次,10 min)→皂洗(皂洗酶0.3 g/L、温度75℃、时间20 min、浴比1∶30)→冷水洗(2次,10 min)→烘干.结果表明,皂洗酶后处理不仅比传统皂洗工艺降低温度约20℃,而且处理后的染色织物皂洗沾色牢度可提高1级,湿摩擦牢度提高0.5级,表面色深略高于传统工艺,色光变化很小,色泽鲜艳度相同.
关键词:皂洗;酶;活性染料;染色;棉织物;soaping;enzyme;reactive dye;dyeing;cotton fabric
-
9723.(AB)n型聚醚嵌段改性聚硅氧烷的合成及应用
[纺织业] [2013-11-15]
以双端基含氢硅油、烯丙基环氧聚醚为原料,在氯铂酸-异丙醇溶液的催化下,进行硅氢化加成反应,合成了环氧基聚醚封端的聚二甲基硅氧烷(TPEPS),再将其与二元胺、苄基氯进行氨解开环及季铵化反应,制备了(AB)n型聚醚嵌段改性聚硅氧烷(PBEMS),对其结构进行了红外及核磁表征,并对合成条件进行了分析探讨.结果表明,制备TPEPS的优化工艺为:硅氢化加成反应温度80~100℃,催化剂用量1×10-5~3×10-5(对物料总质量),异丙醇用量30%~40%,反应3 h;氨解开环反应温度为65~75℃,反应5 h.与不同官能团聚硅氧烷相比,PBEMS整理织物的亲水性及抗黄变能力明显提高.
关键词:聚醚嵌段聚硅氧烷;季铵盐;应用性能;亲水性;polyether block modified polysiloxane;quaternary ammonium salt;application performance;hydrophilicity
-
9724.棉纤维伴生物和棉纺织品的酶精练(续)
[纺织业] [2013-11-15]
3 棉织品酶精练剂组分:角质酶和果胶酶在了解棉纤维的结构、组成后,就可以在棉纺织品的酶精练过程中选用相应的生物酶来去除棉纤维外表层的蜡质和初生胞壁中的果胶等伴生物,以解除棉纤维外表层和初生胞壁这2个次生胞壁中纤维素大分子的"屏障",使纤维素分子链上的羟基暴露,有利于水等极性分子对羟基溶剂化(亲水),使分子链内和分子链间的氢键断开,有利于水对纤维的膨化,促进染料和有关助剂分子在纤维内的"物流",为后续的印花、染色和后整理工艺,染料和各种化学药剂对纤维素大分子的接触创造良好的条件.Agrawal等提出棉织物酶精练的加工路线如图6所示.
关键词:
-
9725.提高锦纶6汗渍色牢度
[纺织业] [2013-11-15]
采用两种固色剂对弱酸性染料Uniset染色锦纶6进行固色,探讨固色温度和保温时间对锦纶6耐汗渍色牢度的影响,优化的固色工艺为:第一次采用酸性固色剂RFX-1206 2%,固色温度85℃,保温30 min;第二次采用FK-407固色剂2%,固色温度50℃,保温20 min.试验结果表明,二次固色能明显提高锦纶6汗渍色牢度,碱汗渍色牢度能达到3~4级,酸汗渍色牢度能达到4级;摩擦色牢度无明显下降,达到3级以上.
关键词:染色;固色剂;耐汗渍色牢度;锦纶6;dyeing;fixing agent;color fastness to perspiration;nylon 6
-
9726.锦纶的酸性和分散荧光染料染色性能
[纺织业] [2013-11-15]
探讨酸性和分散荧光染料染锦纶时,上染条件对染色的影响,分析荧光染料染锦纶的上染速率、吸附等温线和染色牢度等,并研究热定形对织物色光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pH值对酸性荧光染料染色织物的表观色深值影响较大;黄色荧光染料反射率高于红色荧光染料;酸性荧光染料的上染速率快于分散荧光染料;酸性和分散荧光染料在锦纶上的吸附等温线分别符合Langmuir和Nernst模型;酸性荧光染料的耐光色牢度及分散黄8GFF的耐水洗牢度较差,其它色牢度均较好.热定形对染色织物的色光影响不大.黄色荧光染料满足高可视警示服欧洲标准要求,红色荧光染料则不在标准范围内.
关键词:酸性荧光染料;分散荧光染料;染色;聚酰胺纤维
-
9727.棉织物的壳聚糖季铵盐抗菌整理
[纺织业] [2013-11-15]
采用缩水甘油三甲基氯化铵(GTMAC)与壳聚糖反应,合成了壳聚糖季铵盐HACC,并将其用于棉织物抗菌整理.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壳聚糖季铵盐抗菌整理工艺进行优化,并在优化工艺条件下对比壳聚糖季铵盐与壳聚糖的抗菌性.试验结果表明,在柠檬酸4.0%,HACC 1.0 g/L,三乙醇胺0.2%,次亚磷酸钠(SHP)与酸的摩尔分数比为1:1,浴比1:50,60℃浸渍30 min,80℃预烘5 min,165℃焙烘1 min的条件下,整理后棉织物对大肠埃希菌的抗菌整理效果最佳,对金黄葡萄球菌也有一定的抗菌效果,而且抗皱效果也得到提高.
关键词:抗微生物整理;壳聚糖季铵盐;棉织物;antimicrobial finish;quaternary ammonium salt of chitosan;cotton fabric
-
9728.十六烷基淀粉醚的合成与性质研究
[纺织业] [2013-11-15]
以木薯淀粉为原料,溴代十六烷为醚化剂,氢氧化钠为催化剂,在异丙醇介质中合成了具有高碳疏水基团的十六烷基淀粉醚.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了催化剂用量、醚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对产品取代度的影响,分别检测了产品在水和氯化钠溶液中的糊液粘度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十六烷基淀粉醚的最佳合成条件为:淀粉15 g,溴代十六烷2.25 g,异丙醇60 mL,水2 mL,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12 h,氢氧化钠0.75 g;随着取代度的增大,产品热糊液粘度和粘度稳定性逐步提高,明显高于原淀粉,当取代度为0.0223时,产品热糊液粘度是原淀粉的3倍,粘度稳定性高达94.7%以上;淀粉中引入疏水性的十六烷基基团后,产品糊液具有良好的抗盐性能,取代度越大,抗盐性能越好.
关键词:木薯淀粉;十六烷基淀粉醚;抗盐性;cassava starch;hexadecyl starch ether;salt tolerance
-
9729.丝光棉纱线染整工艺
[纺织业] [2013-11-15]
丝光棉纱线保留了纯棉柔软舒适、吸湿透气的优点,还具有强度高、光泽好,色泽鲜亮等特点.丝光棉纱线的生产工艺包括,原纱检测、烧毛、煮练、漂白、丝光、染色、烘干等,文中给出了生产过程中的工艺参数和相关注意事项.
关键词:纱线;染整;丝光棉;yarn;dyeing and finishing;mercerized cotton
-
9730.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钙皂分散力测定方法——酸滴定法的改进
[纺织业] [2013-11-15]
通过考察油酸钙沉淀溶液中残留的油酸根离子,确定了油酸钙沉淀稳定(0.5~1gL的油酸钙沉淀)时溶液的水硬度应≥132 mg/L以Ca2+计);测试了0.01%~0.4%的直链十二烷基苯磺酸钠(LAS)与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溶液在硬水中的沉淀性能,发现在钙离子质量浓度≤150 mg/L的硬水中这2种表面活性剂不会出现沉淀;表面活性剂钙皂分散力优化测试条件为:钙离子150 mg/L的硬水,0.5 g/L油酸钙,40 ℃分散1h,样品取过快速滤纸的分散滤液;给出了常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在该优化条件下的钙皂分散力.
关键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钙皂分散力;硬水;anionic surfactant;dispersing calcium soap;hard wa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