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741.涤纶基表面磁控溅射纳米铜膜的电磁屏蔽性能
[纺织业] [2013-11-15]
通过射频磁控溅射的方法,将金属铜溅射到涤纶机织布表面;讨论了基材编织密度、溅射时间、低温等离子体预处理对镀膜织物电磁屏蔽效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基材编织密度的增加,镀铜织物导电能力有所增强,当电磁波频率相同时,增加基材编织密度,样品的电磁屏蔽性能略微提高;延长溅射时间,导电涤纶织物的电磁屏蔽效能明显增强;等离子体预处理后,样品屏蔽效能提高.
关键词:功能性整理;磁控溅射;电磁屏蔽;涤纶;functional finish;magnetron sputtering;electromagnetic shielding;polyester
-
9742.2012年全国纺织印染助剂进出口情况分析
[纺织业] [2013-11-15]
纺织印染助剂行业总体趋势基本平稳,行业整体运行出现下滑趋势.全年出口总量是2.9万t,同比下降5.2%;出口创汇7 100万美元,与2011年同期比下降3.5%;纺织印染助剂进口5.9万t,与2011年同期比下降9.9%;用汇2.29亿美元,与2011年同期比下降14.7%.进出口同时出现下降情况,预示国内外市场萎缩,需求总量下降.预计2013年及今后一段时间将在低位运行.
关键词:印染助剂;经济运行;困难;降速
-
9743.颜料分散剂马来酸酐-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的合成及分散效果
[纺织业] [2013-11-15]
以马来酸酐(MAn)和醋酸乙烯酯(VAc)为原料,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采用溶液聚合法制备了马来酸酐-醋酸乙烯酯共聚物PMV,讨论了不同单体比例、引发剂用量、反应温度和不同溶剂对单体转化率以及共聚物的影响;马来酸酐-醋酸乙烯酯共聚物在NaOH溶液中进行了皂化,讨论了皂化条件对皂化度的影响;皂化后的共聚物作为颜料分散剂在砂磨机上对矿物颜料进行纳米化。结果表明,该分散剂能使矿物颜料具有较好的分散性和分散稳定性。
关键词:马来酸酐;醋酸乙烯酯;溶液聚合;分散剂;研磨;粒径
-
9744.短链含氟丙烯酸酯改性水性聚氨酯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纺织业] [2013-11-15]
用短链含氟丙烯酸酯改性水性聚氨酯,通过单体预乳化法合成聚氨酯-含氟丙烯酸酯(FPUA)复合乳液.用红外光谱表征了乳液的结构,AFM、SEM-EDX分析了胶膜表面的形貌和成分,研究了含氟单体用量对胶膜力学性能、热性能、表面自由能与耐水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氟原子在成膜过程中逐渐向表面迁移,随着含氟单体用量的增加,胶膜表面的氟原子含量逐渐增加;在提高胶膜拉伸强度、热性能的同时,表面自由能由45.7 mJ/m2下降到20.2 mJ/m2;经FPUA乳液处理过的棉织物具有仿荷叶效应,与去离子水的接触角可达136.8°,具有较强的疏水性能.
关键词:水性聚氨酯;短链含氟丙烯酸酯;改性;waterborne polyurethane;short-chain fluorinated acrylate;modification
-
9745.棉/Sorona混纺织物一浴一步法染色
[纺织业] [2013-11-15]
通过分析棉/Sorona混纺织物一浴一步法染色中各因素对织物得色及色差的影响,优化了染色工艺,即pH值7.5,分散匀染剂1.5 g/L,元明粉50 g/L,染色温度110℃,保温时间50 min,浴比1:15.结果表明,该染色方法可获得色光稳定、同色性好、各项色牢度高的产品,且工艺简捷、时间短,生产成本低.
关键词:混纺交织物;染色;一浴法;棉纤维;Sorona纤维;PTT纤维;blended fabric;dyeing;one-bath method;cotton fiber;Sorona fiber;PTT fiber
-
9746.高度关注物质(SVHCs)对纺织化学品的影响(二)
[纺织业] [2013-11-15]
3 已发布和可预见的SVHC的影响以下化学品已发布在SVHC的括号内的第九批3.1 致癌芳胺及其涉嫌禁用偶氮染料1994年7月15日德国政府颁布了《食品及日用消费品"第二修正案"》,或称为《改进德国生理学接触法案》,其禁止使用可以通过一个或多个偶氮基分解而形成Ⅰ类致癌性4个和Ⅱ类致癌性16个[14],现又增加Ⅱ类致癌性4个,总共24个致癌芳香胺,但并未提供配套的检测方法.直至1997年4月,德国政府颁布第五修正案时,正式发布了编号为§35 LMBG B8202的官方检测方法,并于1998年4月经过修改,名称改为§35 LMBG B82.02-2《日用消费品测试——纺织日用品上使用某些偶氮染料》的检测方法.同年,颁布了§35 LMBG B82.02-4《日用消费品测试——聚酯纤维上使用某些偶氮染料的检测方法》.
关键词:染整;法规;高度关注物质;纺织化学品
-
9747.活性与分散染色的常见牢度问题(三)
[纺织业] [2013-11-15]
1.7 湿摩擦牢度问题[17-18]所谓湿摩擦牢度,是指用湿态的白布(全棉细布)按规定条件(一定的标准)与染色布样进行摩擦,将白布上的沾色与标准灰色样卡对照比较,评定该染色布的湿摩擦牢度程度(级数),以1级最差,5级最佳.湿摩擦牢度反映了染色布样上染料及染色短纤维通过界面接触与摩擦转移向测试白布的程度.织物染色后,染料虽然通过范德华引力或化学键与纤维结合,但由于被测试的染色布与测试用的白布之间存在着较大的染料浓度梯度,即使在没有外力作用的情况下,染料分子也会自发地由高浓度区向低浓度区转移(分子扩散运动),所以就会产生染色布上的染料分子向白布转移(扩散)的倾向.但是,染料分子由于受到化学键、氢键、范德华力的束缚,转移很少;如果受到一定的外力作用如摩擦,部分染料就会通过接触界面向白布转移与扩散,而出现沾色现象.
关键词:活性染料;分散染料;染色;染色牢度
-
9748.棉织物益生菌TANABIOTICDC卫生整理
[纺织业] [2013-11-15]
益生菌TANA BIOTIC DC微生物群落不直接与致病菌反应,而是通过竞争性排斥,干扰纺织品上可获得的食物源,阻止活性细菌生长,是一种新颖的卫生整理工艺.TANA BIOTIC DC整理的工艺参数为:益生菌用量为10 ~ 20 g/L,pH值为4.5 ~5.5.经益生菌整理的织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螨虫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关键词:抗微生物整理;益生菌;棉织物;antimicrobial finish;probiotics;cotton fabric
-
9749.素绉缎的数码印花
[纺织业] [2013-11-15]
分析素绉缎活性数码印花工艺中影响织物得色及防渗化性能的各因素,包括糊料、固色剂、吸湿剂、促染剂及带液率、烘干时间和温度等.优化的素绉缎数码印花工艺为:自制糊料用量为2.5%,磷酸三钠用量为8%尿素用量为8%,元明粉用量为4%,带液率为110%,烘干温度100℃,汽蒸时间为15 min.结果表明,数码印花素绉缎具有较高的得色量和色牢度,且浆料对织物的白度影响不大.
关键词:喷墨印花;活性染料;素绉缎;jet printing;reactive dye;crepe satin
-
9750.氨基硅-纳米SiO2杂化材料的制备及超疏水性能
[纺织业] [2013-11-15]
以正硅酸乙酯(TEOS)、γ-(2,3-环氧丙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60)、N-β-氨乙基-γ-氨丙基聚二甲基硅氧烷(ASO)等为原料,通过溶胶-凝胶和接枝共聚等方法制备了一种氨基硅-纳米SiO2杂化材料(ASO-SiO2),经一浸一轧、烘焙工艺整理,制得了超疏水棉织物,对水的静态接触角达155°.用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接触角测量仪等仪器研究了杂化材料的结构、微观形貌和超疏水性能.FT-IR分析表明,ASO-SiO2具有预期的分子结构;XPS分析和SEM观察证实,整理的棉织物表面存在一层超疏水杂化有机硅膜和大量的仿荷叶纳米微凸体;接触角测量发现,在一定范围内,随着ASO-SiO2用量的增加,整理棉织物的超疏水性明显提高.
关键词:超疏水性;氨基改性聚硅氧烷;SiO2溶胶;杂化材料;superhydrophobicity;amino modified polysiloxane;SiO2 sol;hybrid materi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