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901.铂纳米粒子/(聚乙烯醇/聚乙烯亚胺)杂化材料的制备及应用
[纺织业] [2015-01-30]
以聚乙烯醇(PVA)和聚乙烯亚胺(PEI)的混合液为纺丝前驱体,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PVA/PEI超细纤维膜。然后依次利用戊二醛(GA)将其交联和3-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MPTES)功能化处理后成功地在其上负载了铂纳米颗粒(Pt NPs),得到了Pt NPs/(PVA/PEI)杂化材料。通过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图谱(XRD)及傅里叶转换红外光谱(FT-IR)等表征手段对制备的Pt NPs/(PVA/PEI)杂化材料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制备了Pt NPs均匀分散的Pt NPs/(PVA/PEI)杂化材料。将制备的杂化材料用于罗丹明B的催化降解,结果表明Pt NPs/(PVA/PEI)杂化材料对罗丹明B具有优异的催化降解效果。
关键词:PVA/PEI静电纺纤维;PtNPs/(PVA/PEI)杂化材料;罗丹明B;光催化;
-
7902.染整加工后自卷曲丝结构的变化及其织物弹性
[纺织业] [2015-01-30]
为探究不同PTT/PET自卷曲长丝织物在后整理中的表现及其最终成品的弹性性能,选用3个厂家生产的PTT/PET自卷曲长丝试织织物,并在相同工艺条件下进行染整处理,再与氨纶织物进行对比,得到4种织物的质量损失率、纬向染缩率、弹性伸长率、弹性回复率。结果表明:单丝纤度越大,质量损失率越小,染色率越大;织造密度越大,质量损失率越小;弹性伸长率越大,弹性回复率越小。通过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观察及DSC辅助分析发现,PTT/PET复合丝由于单丝比较细,比表面积大,在染整处理过程中受到碱液腐蚀过大而发生2种组分分离的现象,从而失去了双组分丝应有的高弹性。
关键词:PTT/PET自卷曲丝;氨纶;碱减量;弹性;纬密
-
7903.环锭旋流喷嘴纺纱线的性能及其织物风格
[纺织业] [2015-01-30]
为探索旋流喷嘴所加工的纱线对织物风格的影响,分别使用传统环锭纺和环锭旋流喷嘴纺纱方法纺制的纱线织成织物,并运用KES织物风格仪测得织物的压缩性能、剪切性能、拉伸性能和弯曲性能。结果表明:环锭旋流喷嘴纺纱线的毛羽指数、断裂强度以及条干不匀均有一定改善,织成的织物比普通纺织物更加丰满和厚实,手感更加挺括;当受到外力作用时,环锭旋流喷嘴纺织物易发生形变,且织物的弹性回复性更好。
关键词:旋流纺;织物风;压缩性;剪切性;拉伸性;弯曲性
-
7904.稻秸秆纤维的形态结构与性能
[纺织业] [2015-01-30]
为深入了解稻秸秆纤维的形态结构与物理力学性能,利用扫描电镜、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等方法对纤维的外观形态、化学结构和结晶度、取向度等进行测定分析,并测试纤维的长度、细度、回潮率、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和可挠度等指标。结果表明:稻秸秆纤维纵向具有大量沟槽,比表面积很大;水稻秸秆中除含有天然纤维素外,还含有木质素、果胶等伴生物;结晶度、取向度较高;单纤维长度很短,必须采用半脱胶工艺获得工艺纤维;工艺纤维较粗,且纤维纵向细度均匀度差;属高强低伸型纤维,纤维刚硬,柔软度差;具有良好的吸湿性能。
关键词:稻秸秆纤维;纤维素纤维;形态结构;性能
-
7905.织物折皱回复角测试方法比较
[纺织业] [2015-01-30]
针对现有测量方法存在的测试过程自动化程度低,测量结果精度不高等弊端,以YG541E型全自动激光织物折皱弹性测试仪、SDL-M003A型折皱回复角试验机和自主研发基于视频序列的JN-1型织物折皱回复性能动态测试仪为测试仪器,将折皱回复角变异系数CV值作为评价指标,对比了3种织物折皱回复角测试方法。结果表明,基于视频序列的JN-1型织物折皱回复性能动态测试仪测量结果准确、稳定,且具有自动化程度高的特点,可为织物折皱回复性能的测试提供可靠有效的技术手段。
关键词:织物;折皱回复角;测试方法;CV值
-
7906.纬编提花床垫织物的图案设计及生产工艺
[纺织业] [2015-01-30]
纬编提花床垫织物的图案设计方法与普通产品不同,受生产工艺制约且设计承载面积固定,为此,参考现有市场花型设计实例及家纺产品设计理论,分析了成熟上机花型的生产工艺类型,研究了纬编床垫织物图案设计的要点和方法,归纳出优质床垫织物的设计特点。针对不同类型的图案回位提出连续式、比例式、分段式、整体式等设计手段,有助于快速完成符合工艺要求的织物图案设计。结合绗缝工艺总结出织物双立体的图案设计理念,为纬编提花床垫织物的图案开发及实际生产提供技术指导。
关键词:纬编;床垫织物;图案设计;生产工艺
-
7907.静电纺稀土铝酸锶发光纳米短纤维的制备与表征
[纺织业] [2015-01-30]
采用溶胶-凝胶/静电纺丝法制备了PVP/[Sr(NO3)2+Al(NO3)3+Eu(NO3)3+Dy(NO3)3]复合纳米纤维,讨论了硝酸盐含量对纺丝液性能及可纺性的影响;复合纳米纤维经1 100℃弱还原气氛煅烧4 h后获得Sr Al2O4:Eu2+,Dy3+发光纳米短纤维,利用XRD、SEM、FT-IR及荧光分光光度计等方法对发光纳米短纤维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得样品为Sr Al2O4纯相,属单斜晶系,直径约为200 nm,尺寸均一;样品的激发光谱范围为250~450 nm,可日光或荧光激发,该样品在365 nm波长光激发下发射出Eu2+特征的510 nm绿色光,与微米级的粗晶粉体相比,其发射峰位置出现了蓝移,初始余辉强度为1.72 cd/m2。
关键词:纳米纤维;铝酸锶;发光材料;静电纺丝
-
7908.针织加热织物的热电性能
[纺织业] [2015-01-30]
为研究镀银导电长丝在积极保暖服装中应用的可行性,对导电长丝的热电稳定性进行测试,并采用镀银导电长丝和涤纶短纤纱制作了3种不同结构的针织加热织物以研究其加热效果。结果显示,镀银导电长丝的电阻随着老化时间和老化温度的增加而增大。通过提取和分析镀银导电长丝和针织加热织物表面的红外温度图像,得出其表面最高平衡温度与功率消耗密度呈正比关系,且针织加热织物的功率消耗密度与模拟服装内部的平衡温度也高度线性相关。
关键词:积极保暖;镀银长丝;热电性能;针织加热织物;红外温度图像
-
7909.纺织材料设计反问题的贝叶斯统计推断方法
[纺织业] [2015-01-30]
针对具有不适定性纺织材料设计反问题,给出了利用贝叶斯蒙特卡洛方法求解纺织材料单参数和多参数反演问题的一种新方法。因织物稳态热湿传递模型的非线性和反问题的不适定性,基于贝叶斯统计推断方法的纺织材料类型、厚度、孔隙率等参数的后验概率分布推断是一种有效的方法。这种方法将参数的先验信息描述为先验概率密度,构建了纺织材料设计反问题的数值算法。数值实验结果表明,与马尔科夫链蒙特卡洛抽样算法相匹配的贝叶斯推理可用来求解纺织材料设计反问题。
关键词:纺织材料;设计反问题;贝叶斯推断;单参数;多参数
-
7910.纤维轴向压缩性能测试及其刺痒感属性判断
[纺织业] [2015-01-30]
为探讨纤维材料的轴向压缩性能及其刺痒感属性,改进了测试装置与测试方法,对测试过程中纤维试样与测试头接触条件的转变及对应压缩曲线特征进行分析,提出了应用纤维轴向压缩性能判断其刺痒感属性的方法。结果表明:在进行纤维材料轴向压缩测试时,试样与测试头的接触条件会发生由"点接触"向"线接触"的转变,压缩性能测试应以"点接触"的结束为终结点;以纤维轴向压缩性能为依据判断其刺痒感属性时,纤维端与皮肤的接触条件应为"点接触",且应具有不少于0.2 mm的长度,并能承受不少于0.75 m N的轴向载荷。
关键词:轴向压缩;接触条件;弯曲变形;刺痒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