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导航

找到报告 10078 篇 当前为第 788 页 共 1008

所属行业:纺织业

  • 7871.有机磷阻燃剂在羊毛纺织品中的应用和发展

    [纺织业] [2015-05-29]

    随着羊毛纺织品需求量的增加和阻燃要求的提高,羊毛织物的阻燃整理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有机磷阻燃剂以其独特的阻燃优势在国内外的研究得到了极大的关注。本文较系统地综述了磷酸酯类阻燃剂、膦酸酯类阻燃剂和磷杂环类阻燃剂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某些新型阻燃剂的合成方法和阻燃应用性能,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机磷阻燃剂在羊毛纺织品中的应用并对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羊毛织物;有机磷;阻燃剂;阻燃整理
  • 7872.双槽熔喷工艺中外沿长度对空气流场的影响

    [纺织业] [2015-05-29]

    用数值方法研究了双槽熔喷工艺中外沿长度对空气流场特征的影响。首先,在双槽熔喷工艺模头的气槽外沿添加2片一定长度的附件,然后用数值方法对添有附件的双槽熔喷工艺的空气流场进行模拟计算;最后,分析了外沿长度对纺丝中心线上的空气速度、压力和温度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外沿长度的增加,空气速度和压力最大值都减小,而空气温度最大值基本不变,速度和压力的衰减程度增加,而温度的衰减程度减小。
    关键词:数值法;熔喷;附件;外沿长度;空气流场
  • 7873.梳针分梳板隔距对棉纱毛羽的影响

    [纺织业] [2015-05-29]

    用YG172型纱线毛羽仪对梳棉机刺辊下采用梳针分梳板、锯齿分梳板、小漏底在不同加工条件下所加工的棉纱进行了毛羽检测,结果显示:采用梳针分梳板,隔距为1.5 mm时最有利于棉纱毛羽的减少,0.9 mm时次之,0.6 mm时最不利于棉纱毛羽的减少;采用锯齿分梳板,同样是隔距为1.5 mm时最有利于棉纱毛羽的减少,0.9 mm时次之,0.6 mm时最不利于棉纱毛羽的减少;在所有方案中对于棉纱毛羽的减少,以梳针分梳板采用1.5 mm隔距最有利于毛羽的减少,梳针分梳板采用0.6 mm隔距方案最差。和刺辊下加装小漏底相比,总体上采用梳针分梳板和锯齿分梳板更有利于棉纱毛羽的减少(分梳板隔距为0.6 mm时除外);在隔距较小条件下,梳针分梳板减少棉纱毛羽效果不如锯齿分梳板,在隔距较大的条件下,梳针分梳板减少棉纱毛羽效果要好于锯齿分梳板,规律性明显。
    关键词:梳棉机;梳针分梳板;锯齿分梳板;小漏底;隔距
  • 7874.取向排列丝素蛋白/聚己内酯复合纳米纤维膜的双轴向拉伸性能

    [纺织业] [2015-05-29]

    以滚筒为收集装置,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有序排列的丝素蛋白/聚己内酯(SF/PCL)复合纳米纤维膜。利用FE-SEM和Mat Lab软件对不同转速下收集的SF/PCL纳米纤维的形貌及排列有序程度进行表征;利用双轴拉伸试验仪对纳米纤维膜的力学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滚筒转速越大,纳米纤维排列有序程度越高;纳米纤维膜力学性能表现出各向异性,同时具有明显的非线性和非弹性。对实验曲线进行拟合,建立了纳米纤维膜在双轴循环拉伸作用下的拉伸负荷-伸长率数学模型。以滚筒转速为4.70 m/s的试样为例,数学模型拟合曲线与实验曲线具有较高的一致性。
    关键词:静电纺丝纳米纤维膜;有序纤维;力学性能;双轴拉伸实验;数学模型
  • 7875.锥形量热仪对织物燃烧时CO释放情况研究

    [纺织业] [2015-05-29]

    采用锥形量热仪,定量研究了普通棉、毛、涤纶织物和含磷类阻燃棉、涤纶织物以及钛锆类阻燃羊毛织物燃烧过程中一氧化碳的释放情况。测试表明,在辐射通量为25 k W/m2情况下,普通棉、羊毛和涤纶织物释放CO起始时间分别为50、32、120 s,释放量分别为81.2、103.7、110.2 mg/g;阻燃棉、羊毛和涤纶织物释放CO起始时间分别为30、37、84 s,释放量分别为170.4、116.7、231.2 mg/g。说明纤维材质决定了织物的CO起始释放时间和释放量;含磷类阻燃剂的使用将CO起始释放时间提前,且织物的阻燃加工增加了CO的释放。
    关键词:阻燃;织物;锥形量热仪;CO
  • 7876.部分糊化玉米淀粉浆液的性能

    [纺织业] [2015-05-29]

    以玉米淀粉为原料,采用蒸汽升温法制备部分糊化淀粉浆液。运用光学显微镜、粒度分析仪、差示热分析仪、X射线衍射仪等对原淀粉和用蒸汽升温法于不同温度下制备的部分糊化淀粉浆液的形态结构、颗粒大小、膨胀势、糊化度、结晶度等进行了测试和比较。结果表明:随着制备温度的提高,部分糊化淀粉浆液的偏光十字逐渐消失,结晶度下降,而糊化度、粒径、膨胀势逐渐增大;64℃时制备的稳定性较好的部分糊化淀粉浆液的大部分偏光十字消失,但仍有结晶峰存在,糊化度为72.22%。
    关键词:玉米淀粉;部分糊化淀粉浆液;糊化度;性能
  • 7877.载银活性炭纤维银离子释放机理研究

    [纺织业] [2015-05-29]

    本文采用ICP-OES法测定载银活性炭纤维浸渍水溶液中的银含量,分析了其银离子释放的机理、影响因素和银离子释放的持续性能。结果表明,载银活性炭纤维银离子释放的过程由纤维表面银颗粒的银离子释放与活性炭纤维对银离子的还原吸附共同作用完成;浸渍过程中银离子释放浓度随水溶液中溶解氧浓度、载银活性炭纤维银含量的增加而增大,随水溶液p H值、浸渍温度的提高而减小;载银活性炭纤维的银离子释放持续性能优异。
    关键词:载银活性炭纤维;银离子;释放机理
  • 7878.Ag/TiO2联合整理棉织物的抗紫外线性能研究

    [纺织业] [2015-05-29]

    首先用低温等离子体对棉织物进行处理,然后采用溶胶-凝胶法和光还原沉积法相结合对棉织物进行抗紫外线整理。采用差热-热重分析法、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元素分析等测试技术分析和研究了织物的热稳定性、表面形貌及元素组成,并探讨了AgNO3溶液的浓度对织物抗紫外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Ag和TiO2成功整理到织物上,改性后织物热稳定性有明显提高;当AgNO3浓度为0.09 mol/L时,织物的紫外线防护系数能达到60+;低温等离子体处理能显著提高纳米Ag及TiO2在棉织物表面的吸附量及结合牢度,进而提高织物的抗紫外线性能和耐水洗性能。
    关键词:溶胶-凝胶;光沉积;抗紫外线整理;棉织物
  • 7879.再生聚酯纤维中低聚物的结构表征

    [纺织业] [2015-05-29]

    采用超声萃取法研究聚酯纤维中低聚物的含量,对再生聚酯商标织物轧光过程中析出灰色粉末主要成分的溶解性能进行分析,并通过红外光谱(FT-IR)、凝胶渗透色谱(GPC)、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核磁共振氢谱(1H-NMR)等测试手段对其化学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与普通聚酯纤维相比,再生聚酯纤维中所含低聚物的含量较高;该灰色粉末在三氯甲烷中具有较好的溶解性,且根据红外光谱和核磁氢谱测试结果进一步判断,该灰色粉末主要成分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三元环状低聚物。
    关键词:再生聚酯商标织物;超声萃取;灰色粉末;低聚物
  • 7880.全球智能纺织品市场报告(2015-2019年)

    [纺织业,纺织服装、服饰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2015-05-11]

    Smart textiles are fabrics with electronic components incorporated in them, for use in various applications such as monitoring, illumination, sensing, communication, and other related uses. They are also known as technical textiles or interactive textiles. These textiles are used for various end-uses such as military and protection, rchitecture, sports and fitness, transportation, fashion and entertainment, medical, and others secators.
    关键词:智能纺织品;织物;掺入;电子元件;监测;照明;传感;通信
首页  上一页  ...  783  784  785  786  787  788  789  790  791  792  ...  下一页  尾页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