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导航

找到报告 10078 篇 当前为第 795 页 共 1008

所属行业:纺织业

  • 7941.应用草酸的天然染料印花织物白地上媒染剂的去除

    [纺织业] [2014-11-11]

    为探寻一种能去除天然染料印花加工织物白地上媒染剂的方法,研究了以草酸为去除剂去除铁离子媒染剂的可行性。通过测试流变性分析了草酸对合成龙胶糊的影响,通过测试织物白度和强力探讨了汽蒸温度、时间、湿度和草酸用量对媒染剂去除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草酸对合成龙胶糊料的流变性没有太大的影响,但是可较好地去除白地处残留的铁离子媒染剂;去除的最佳条件为草酸用量0.35%~0.40%,汽蒸温度100℃,湿度100%,汽蒸时间8 min。
    关键词:天然染料;印花;底色;媒染剂;草酸
  • 7942.ZnO/TiO2皮芯厚度比对染料敏化太阳电池性能的影响

    [纺织业] [2014-11-11]

    为探究ZnO/TiO2皮芯厚度比对染料敏化太阳电池(DSSC)光电性能的影响,采用同轴静电纺丝,通过控制皮芯溶液纺丝流率比获得了一系列不同皮芯厚度比例的ZnO/TiO2纳米纤维,利用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透射电镜(TEM)、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X射线衍射仪(XRD)对其进行表征。结果显示,获得的纳米纤维是以钎锌矿ZnO为皮层和锐钛矿TiO2为芯层组成的。以ZnO/TiO2皮芯纳米纤维膜为光阳极膜组装了DSSC。结果发现,当皮芯纺丝流率比为1∶1时,皮芯纳米纤维直径约为154 nm,芯层约为90 nm,其染料吸附量最大,DSSC的光电转化效率最高,达到了5.47%,比纯TiO2纳米纤维组装的DSSC高约22%。
    关键词:同轴静电纺丝;ZnO;TiO2;染料敏化太阳电池
  • 7943.端丙烯酰基聚硅氧烷合成及其对聚丙烯酸酯的改性

    [纺织业] [2014-11-11]

    以双端氨丙基聚硅氧烷和双端羟丙基聚硅氧烷为原料,分别与丙烯酰氯酰化反应,合成双端丙烯酰胺基丙基聚硅氧烷(diAAp-PDMS)和双端丙烯酰氧基丙基聚硅氧烷(diAOp-PDMS),并将其用于改性聚丙烯酸酯胶乳的合成。研究了合成因素对各自产率的影响,比较了2种改性有机硅单体合成产率及其改性胶膜和涂料印花性能。结果表明:通过与丙烯酰氯发生酰化反应,双端氨丙基聚硅氧烷活性明显高于双端羟丙基聚硅氧烷。与diAOpPDMS相比,diAAp-PDMS合成产率高;改性胶膜疏水性高,断裂强度低,断裂延伸率大,断裂功略大;改性胶乳印花织物干、湿摩擦色牢度均可达到4级以上,手感柔软,其涂料印花性能总体优于diAOp-PDMS。
    关键词:聚硅氧烷;聚丙烯酸酯;酰化;印花
  • 7944.棉纺细纱机后区牵伸力的在线检测

    [纺织业] [2014-11-11]

    为解决细纱牵伸过程中由于牵伸力与握持力不相适应而造成纺纱断头的问题,在分析牵伸力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关于棉纺细纱机后区牵伸力的测定方法。运用力学分析方法,建立棉纺细纱机后区牵伸力的数学模型及针对不同罗拉中心距时检测装置与纤维须条包围角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利用自主设计的棉纺细纱机后区牵伸力在线检测装置测得的后区牵伸力的变化曲线与Martindale J.G.的理论牵伸力变化曲线相吻合;能够真实反映后区牵伸力的大小及波动情况,可进行棉纺细纱机后区牵伸力的在线检测,为合理选择细纱牵伸工艺参数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关键词:细纱机后牵伸区;牵伸力;包围角;在线检测;后区牵伸倍数
  • 7945.气泡静电纺丝工艺与装置研究进展

    [纺织业] [2014-11-11]

    介绍了气泡静电纺丝技术以及相关研究成果,为后续学习与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综述了气泡静电纺丝技术的发展现状,主要包括气泡静电纺丝原理、纺丝参数(电压、接收距离、气流流量、浓度/黏度、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电导率和表面张力)对纺丝过程的影响以及各种气泡静电纺丝装置的纺丝原理与优势。特别是气流气泡纺丝技术,利用气流代替高压静电的作用进行纺丝,更安全,简便,节能。研究发现,气泡静电纺丝技术具有设备制作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廉、生产效率高、适用性广泛等优点,可推广应用于工业化生产。
    关键词:气泡静电纺;纳米纤维;气流气泡纺;蜘蛛纺丝;薄膜
  • 7946.聚硅氧烷链段相对分子质量对改性聚硅氧烷的影响

    [纺织业] [2014-11-11]

    为改善氨基硅油乳液漂油及其整理织物易黄变和疏水等问题,以双端环氧基聚硅氧烷和聚醚胺(ED-600)为原料,通过环氧基与胺基的亲核开环反应,合成一种嵌段型聚醚胺改性聚硅氧烷。研究了双端环氧基聚硅氧烷分子中聚硅氧烷链段相对分子质量对环氧基转化率、乳液性能及整理织物性能的影响,优化了聚硅氧烷链段相对分子质量,测定了改性聚硅氧烷乳液及其整理棉织物的性能。结果表明:当聚硅氧烷链段相对分子质量为4 300时,环氧基转化率高;产物数均分子质量为1.73×104,相对分子质量分布较窄;改性聚硅氧烷乳液稳定不漂油,平均粒径为54 nm,粒径分布集中;与氨基硅油和侧链型聚醚改性氨基硅油相比,改性聚硅氧烷整理织物具有良好的柔软性、亲水性以及较低的黄变性。
    关键词:氨基硅油;聚硅氧烷;聚醚改性;柔软剂
  • 7947.静电纺丝的模式

    [纺织业] [2014-11-11]

    针对现阶段存在的静电纺丝模式进行了归纳与分析,其中常规纺丝模式包括点-板、线-板、板-板静电纺丝;高效纺丝模式包括多喷头、无喷头静电纺丝;特殊纺丝模式包括同轴、近电场、离心静电纺丝。对各模式的纺丝特点、技术优缺点、适用性等技术进展情况进行了总结,可为静电纺丝新模式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静电纺丝;常规纺丝模式;高效纺丝模式;特殊纺丝模式;离心静电纺丝
  • 7948.纳米粒子在棉织物液氨易护理整理中的应用

    [纺织业] [2014-11-11]

    将不同粒径的纳米粒子添加到马来酸-衣康酸(MA-IA)易护理整理液中,整理液氨处理的棉织物,测定了整理后织物的断裂强力、折皱回复角、撕破强力、白度和表面形貌,并分析其与柔软整理的协同作用。结果表明:纳米粒子均能提高易护理棉织物的断裂强力,且不影响织物的白度;不同粒径的纳米粒子进入到棉纤维内部的程度不同是引起织物易护理性能差异的原因;30 nm的SiO2会降低织物的折皱回复角和撕破强力,1.5 nm的水溶性笼型倍半硅氧烷(POSS)则可提高织物的折皱回复角,且对撕破强力没有显著影响;质量浓度为60 g/L的MA-IA易护理整理液中添加质量分数为2%的POSS后整理液氨织物,再用质量浓度为20 g/L的柔软剂整理,能获得各项力学性能优异的易护理棉织物。
    关键词:易护理整理;纳米二氧化硅;笼型倍半硅氧烷;液氨棉织物;微孔结构
  • 7949.黄麻混织针织物的设计与开发

    [纺织业] [2014-11-11]

    针对黄麻纱线粗硬、毛羽较多、弹性低等特点,对纱线毛羽、细度及强度进行测试。选择适合的棉及涤纶纱线进行混合。将黄麻与棉及涤纶纱线经过合股上蜡处理后,在针织横机上设计并编织罗纹、移圈、圆筒等不同组织和结构的黄麻混织织物及产品。对黄麻混织织物的耐磨性、透气性、抗起毛起球等性能进行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1号麻/涤罗纹织物耐磨性、抗起毛起球性最好,而4号麻/棉为单面圆筒织物,其线圈密度最小,透气性能最优;2号麻/棉织物由于具有移圈及凹凸效果,透气性能次之,耐磨性稍差。制成的织物适合制作具有田园风格的家居类装饰物,可拓宽黄麻纤维的应用领域。
    关键词:黄麻;针织物;组织;织物性能
  • 7950.便携式纺织路面织物的结构及其承载能力

    [纺织业] [2014-11-11]

    由于车辆在地基条件差,不易通行的软土路面上行驶时,易出现履带和轮式车辆淤陷而无法机动的现象,给车辆的通行带来很大不便,尤其在军用方面更为突出。为此,介绍一种用于软土路面,可供重载车辆顺利通行的便携、快速通道,即纺织路面材料。通过织物的组织,分析便携式纺织路面材料结构的形成原因。设计2种不同结构的织物进行测试,验证纺织路面的特殊结构可提高织物的承载能力,由测试结果得出便携式纺织路面织物的结构具有更好的承载能力。设计了4种不同纬密的纺织路面进行测试,验证纬密的增加可提高织物的承载力,由测试结果得出便携式纺织路面织物的承载性能随着织物纬密的增加而提高。
    关键词:纺织路面织物;织物组织;抗弯性能;立体结构;承载能力
首页  上一页  ...  790  791  792  793  794  795  796  797  798  799  ...  下一页  尾页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