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导航

找到报告 10071 篇 当前为第 141 页 共 1008

所属行业:纺织业

  • 1401.印染-生活混合废水PVA生物处理工艺研究

    [纺织业] [2019-07-20]

    印染废水是目前难以处理的我国主要工业废水之一,具有有机污染物浓度高、色度深、水质波动大等特点。随着纺织印染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对高端印染产品需求量的增加,使得印染废水可生化性明显降低,处理难度增加,由此造成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面对印染行业进入转型升级的关键期,特别是印染废水处理方面,环保局势已经刻不容缓。目前,国内处理印染废水采用较多的方法是好氧生物处理法,与吸附法、电化学法、化学氧化法相比,传统好氧生物处理工艺具有独特的优越性,但是存在着运行负荷低、抗负荷能力差和剩余污泥量高等自身无法解决的问题。相关前期研究表明,PVA生物处理工艺具有容积负荷高、抗冲击负荷能力强、剩余污泥产量低、废水处理效果稳定等优点。为此,本论文将PVA生物处理工艺应用于实际印染废水的处理中,深入展开对该工艺的启动以及运行效果研究。同时还重点对比考察了采用在相同条件下印染废水中混合一定比例生活污水来优化进水条件,通过PVA生物处理工艺处理印染-生活混合废水,探索其处理效果。最后研究了PVA凝胶小球表面及内部的微生物附着情况,对污染物清除机理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PVA生物处理工艺应用于实际印染废水处理中,生物反应器在溶解氧浓度为3.0~5.0 mg/L,温度为30℃,进水pH值为6.7~7,初始容积负荷为0.5kg[COD_(Cr)]/(m~3·d)的条件下运行12天,第7~12天PVA工艺对COD_(Cr)、NH_3-N去除率均稳定在90%以上,BOD_5去除率一直稳定在94%以上,成功完成了反应器的启动。随后,反应器经过102天的运行,其中包括容积负荷提高阶段62天和连续运行阶段40天。PVA生物处理工艺容积负荷达到4.5 kg[COD_(Cr)]/(m~3·d),连续运行阶段,该工艺对COD_(Cr)、NH_3-N和色度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7.8%、92.6%和84.7%,沉淀槽最终出水COD_(Cr)、NH_3-N降低至200 mg/L以下、2.63 mg/L以下,色度降低至55倍以下。(2)通过将实际印染废水与实际生活污水混合的方法提高印染废水可生化性,按照印染废水和生活污水体积比为1:5混合来优化进水条件,混合废水进入PVA生物反应器,经过70天的运行,容积负荷最高达到5.5 kg[COD_(Cr)]/(m~3·d),其中连续运行25天,PVA工艺对COD_(Cr)、NH_3-N和BOD_5平均去除率为96.2%、95%和95.5%,色度平均去除率为94.5%。沉淀槽出水COD_(Cr)、NH_3-N和BOD_5浓度分别降至14~29.9mg/L、0.7~0.9 mg/L和11.4~19.13 mg/L,色度降低至12~20倍。(3)通过对PVA凝胶小球的外观和微观分析研究,得出PVA生物处理工艺处理效率高的原因是在PVA生物处理系统中凝胶小球表面和内部富集了大量微生物,主要存在杆菌、丝状菌、球菌等微生物,它们在污水处理过程起主要作用。另外,PVA凝胶小球表面和内部的微生物通过自我氧化抑制污泥产量是此工艺具有良好污泥减量效果的根本原因。
    关键词:PVA生物处理工艺;;混合废水;;容积负荷;;污泥减量
  • 1402.东华大学探索学生社会实践新模式

    [纺织业] [2019-07-20]

    获奖项目:集思政、专业、产学研、援疆为一体的大学生暑假社会实践新模式探索成果完成人:邱夷平、周岭、夏鑫、熊杰、潘志娟、蒋秋冉、汪军、陈晓川、张强、张初阳成果完成单位:东华大学所获奖项:"纺织之光"2017年度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纺织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当前多数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流于形式,有严密组织、精心安排、持续践行的活动凤毛麟角。且多数实践目的不够明晰,与专业对口性不高,未能将当代大学生思政建设工作和专业素养提升相结合,与国家
    关键词:东华大学;纺织服装产业;塔里木大学;
  • 1403.基于机器视觉的纺织品瑕疵检测与分类

    [纺织业] [2019-07-20]

    在纺织工业的生产中,质量控制越来越受到企业及消费者的重视。其中,纺织品布匹的瑕疵是最为常见的质量影响因素。所以,纺织品瑕疵的识别也是质量保障中的关键一环。目前,仍旧还有部分企业采用传统的人眼检测方法。这种方法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且检测标准不统一,检测精度没有保证。所以,全行业的趋势,应该是使用机器视觉与机器学习的手段,来解决纺织品质量控制的问题。本文针对常见纺织品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检测纺织品瑕疵的方法。该方法可以支持瑕疵识别检测与瑕疵分类,给出最终判定结论,并支持多种类布匹的分类。针对布匹种类的分类,本文采用灰度共生矩阵(GLCM)对布匹图像提取特征值,得到每张样本图的特征向量。使用K近邻算法进行布匹种类的分类,该算法基于训练集实例进行分类。本文取3种布匹共272张样本图片,实验测试了在不同距离度量方法、不同投票权重、不同K值下的分类准确率,最终结果为98.5%。本文使用Gabor滤波器与改进的灰度共生矩阵法检测瑕疵。在检测之前,设计了一种蒙版锐化法与光比平衡法来进行图像预处理。蒙版锐化法能够保证清晰细节又不因为锐化而带来噪点;光比平衡法能够平衡图像各部位的光照强度,降低后续分析的误差。Gabor滤波器对图像纹理较为敏感,采用5尺度8方向Gabor滤波器组,实现对大部分纹理的覆盖,从40张滤波图中选出识别效果最佳的10张进行融合。传统基于小窗的灰度共生矩阵分析法计算量大、耗时长。本文提出一种改进方法,先对整幅图像进行低精度快速识别,再进行局部高精度识别,可大幅提升识别速度。最终融合两种方法的瑕疵检测结果,基于272张样本图片进行实验,可达到总体94.33%的检出率。瑕疵类别的分类,本文分别采用了支持向量机、BP神经网络、CART决策树及融合分类方法。通过实验分析确定各分类器的最佳参数,支持向量机的平均分类准确率在90.6%,CART决策树为91.13%,BP神经网络为94.47%。不同的分类器,对于某些别类别的瑕疵有较好的识别精度。因此,在融合分类时,本文分析各分类器对不同瑕疵的分类精度,按照瑕疵类别择优采用其分类结果,最终三种布匹的瑕疵分类准确率达到98.95%、97.86%和95.33%。最后本文基于MATLAB设计了一套可视化检测系统,能够给出布匹的质量检测结论与改进意见,并支持批量检测与实时校正功能。实验证明该设计可以较好的完成对布匹瑕疵的检测与分类工作。
    关键词:纺织品瑕疵检测与分类;;Gabor滤波器;;灰度共生矩阵;;支持向量机;;BP神经网络;;CART决策树
  • 1404.基于项目教学的《成形针织服装设计》课程改革探索

    [纺织业] [2019-07-20]

    项目教学法注重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促进学生工程能力培养。对项目教学法的特点进行了简要介绍,对课程现状及教学对象进行了分析,将项目教学法应用于《成形针织服装设计》课程的教学实践。阐述了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及过程,并对教学改革的效果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教学改革;;项目教学法;;探索
  • 1405.基于实物期权法的国有企业壳资源估值研究

    [纺织业] [2019-07-20]

    随着退市制度的逐步完善,借壳重组趋严新政策的相继推出,我国壳资源的市场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受国企改革和供给侧改革的影响,一些业绩低迷的国有上市公司纷纷采取行动,主动参与到壳资源交易市场中,壳资源估值的重要性愈加凸显。本文的主要研究目的在于探讨如何在新环境下合理地评估国有企业壳资源的价值,为企业借壳上市提供借鉴。首先,本文从国有企业壳资源估值问题的现实背景出发,分别阐述了国有企业壳资源交易的动因和国有企业壳资源的发展趋势两个大问题。其次,鉴于传统评估方法在壳资源估值中的局限性,本文分析了壳资源价值的期权特性,引入实物期权法对国有企业壳资源的价值进行评估,并结合实际对模型参数变量进行合理确定。最后,以嘉林药业借壳天山纺织为例,应用实物期权模型估算得到该国有企业壳资源价值,并通过与直接上市成本比较,以评价估值结果的合理性。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发现实物期权模型更加符合国有企业壳资源的特性,对于国有企业壳资源的估值适用性更强。利用实物期权法能够帮助借壳双方制定合理的国有企业壳资源交易价格,提升资源整合能力。
    关键词:借壳上市;;壳资源价值;;实物期权
  • 1406.聚酯纤维原液着色母粒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纺织业] [2019-07-20]

    聚酯纤维,通常指PET(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纤维,也称涤纶。由于其具有优良的物理性能及化学稳定性,所以在纺织等行业的应用非常广泛。聚酯纤维的常规染色方法是纺后成纤着色,但是纺后成纤着色会产生大量的印染废水以及能源消耗,不符合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同时纺后成纤着色的方法还会导致纤维或织物的色牢度降低,从而降低了制品的实用性。为了积极相应国家“十三五”发展战略,本课题采用纺前原液着色的方法,通过对颜料、分散剂的系统性研究,成功制备出聚酯纤维色母粒,从而可以直接制备出聚酯纤维色丝。酞菁蓝具有优异的耐候性并且着色强度高,目前广泛应用于塑料、印染等行业。本课题针对国内外酞菁蓝的差异以及应用在PET纤维色母粒中的性能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通过电子显微镜、Zeta电位粒度仪、红外光谱、测色仪等分析测试,发现与国外酞菁蓝Ⅲ相比,国内酞菁蓝Ⅱ分散比较均匀且其母粒的着色效果也较好,而酞菁蓝Ⅰ则与之相反,颗粒团聚程度较为严重,从而导致其可纺性差。因此选用国内酞菁蓝Ⅱ为着色剂继续后续实验分析。通过XRD、POM、DSC等方法研究了酞菁蓝对PET结晶的影响。结果表明:当PET中酞菁蓝含量为0.75%时,PET样条的强度及韧性得到大幅度提高,其中拉伸强度提高了 89.5%,冲击强度提高了 2倍左右。分散剂的主要作用是促进颜料分散并改善共混体系的加工性能。本课题以聚乙烯蜡、改性聚乙烯蜡、低分子量离聚蜡为研究对象,分析探讨了分散剂种类及含量对聚酯纤维色母粒着色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聚乙烯蜡的结构中不包含极性基团,因此和PET的相容性有限,不利于酞菁蓝分散,从而导致着色性能下降;改性聚乙烯蜡和低分子量离聚蜡能够明显改善酞菁蓝的分散性,且当两者均在母粒中含量为3wt%时,能够显著提高聚酯纤维色母粒的着色效果,而且此时体系的加工性能较好。分散剂虽然能够提高色母粒的性能,但由于是小分子物质,易迁移到制品表面,不仅影响制品的美观性,还会降低制品的力学性能。因此,本论文尝试采用高熔融指数的丙烯基弹性体代替分散剂,研究丙烯基弹性体的含量对PET纤维色母粒着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丙烯基弹性后,PET纤维色母粒的色彩性能相当,而且当母粒中丙烯基弹性体的质量比控制在3wt%时,PET色丝断裂伸长率增幅为15.76%,断裂强度稍有下降。
    关键词:聚酯纤维;;原液着色;;色母粒;;酞菁蓝;;分散剂;;丙烯基弹性体;;色彩性能;;结晶性能
  • 1407.基于多尺度的纺织印染图像分色算法研究

    [纺织业] [2019-07-20]

    对基于上下文信息的多尺度纺织印染图像分色算法的效果进行研究。比较上下多尺度图像分色算法与Mean-shift分色算法的分色结果与边缘轮廓的提取效果,发现多尺度分色算法的效果比Mean-shift分色算法的效果好。实验结果显示,多尺度分色算法利用多尺度上下文模型对分色结果进行不断修正,通过人眼观察设定图案的主要色调并且通过RGB空间与HSL空间变换,计算图案区域的色度值,进行纹理噪声及边缘孤立区域的后处理。比Mean-shift分色算法计算出的主要色调更加符合原始印染图案,并且避免了纹理噪声的干扰。
    关键词:多尺度上下文模型;;图像分色;;Mean-shift分色算法
  • 1408.负离子功能材料研究进展

    [纺织业] [2019-07-20]

    本文介绍了负离子释放材料的分类、组分及其功能,分析了以电气石为主要负离子添加剂的新型功能材料在建筑、纺织等领域的应用现状,对释放负离子功能材料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关键词:负离子;;功能材料;;研究进展
  • 1409.引产业深思,这场周年庆典不寻常 德州华源15周年庆典活动举行

    [纺织业] [2019-07-20]

    5月18日,"华章续航源远流长"德州华源生态科技有限公司15周年庆典活动盛大举行,这不仅是企业征途的里程碑,也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加油站,更是企业向智能化、现代化转型提升的新起点。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会长端小平,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副会长叶戬春,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市场部副主任、中国针织工业协会副会长瞿静,中国家用纺织品行业协会副会长朱晓红,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副会长李桂梅,国家纺织产品开发中心主任李斌红,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
    关键词:纺织工业;差异化;周年庆典;差别化纤维;
  • 1410.普通双针板电脑横机编织无缝多功能针织服装

    [纺织业] [2019-07-20]

    设计了一片式立体针织裙、弹力针织裤与百变多功能披肩3款无缝多功能针织服装。通过隔针排针和圆筒组织的编织方法,实现3款针织服装在普通双针板电脑横机上的编织。
    关键词:无缝;;针织服装;;款式设计;;智能吓数工艺设计
首页  上一页  ...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  下一页  尾页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