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91.非对称信息下季节性商品供应链协调研究
[纺织业] [2019-07-20]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经济水平的提高和信息的爆炸,用户需求愈加呈现多样化和多变性的特点,产品的更新换代速度加快,具有季节性特征的商品占有的市场比例显著增加,例如服装,生鲜产品以及电子产品等,它们都具有价值易逝性,期末剩余价值极低,生命有效周期较短等特点。因此,季节性商品供应链管理十分艰巨,尤其是在某些顾客导向型明显的供应链(纺织服装等),与此同时,市场需求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零售商促销努力及时间偏好不一致性的影响,从而对日常订货决策造成影响。现代企业竞争越来越依赖于业务双方的合作,但由于供应链中的制造商与零售商均为独立决策个体,不同个体之间的利益目标,决策模式,企业价值体系和经营理念等都存在一定程度差异。拥有信息优势一方往往会借助于隐瞒信息而获得额外利润,导致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发生,严重影响了供应链运行效率,借助有效激励协作机制来实现供应链利润合理化分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季节性商品供应链中的纺织服装供应链为研究对象,区别于过往研究季节性商品库存管理、动态定价和订货管理等研究文献,考虑到信息不对称问题的普遍性、消费者时间偏好的不一致性,论文主要研究S服装公司供应链在信息不对称下的全局协调策略。在综述了季节性商品供应链管理、信息不对称下供应链管理、博弈论和契约管理等相关理论的基础之上,结合该供应链特点,用时尚价值衰退因子来反映消费者时间偏好不一致性的大小,对处于流行期的产品,顾客具有较低的时间偏好不一致性,即具有较小的时尚价值衰退因子。建立了对称与非对称信息下的动态博弈模型,并运用联合契约和菜单式契约实现了协调目标,最后通过数值分析和仿真验证结论的有效性。针对单制造商与单零售商组成的纺织服装供应链模型,考虑到消费者时间偏好不一致性,建立了需求受到商品价值、销售价格以及促销努力影响下的函数。本文主要研究了在OEM生产方式下供应链的信息不对称问题,零售商通过谎报销售成本来获取较低批发价格,侵占供应链利润。建模和数据仿真结果表明,联合契约可以有效地实现对称信息下供应链完美协调;使用菜单契约可以有效地实现信息不对称下供应链次优改进,提高各方利润;此外,分析了销售成本信息价值的影响因素,并分析了各参数对于契约设计和协调效果的影响。最后,总结了文章主要研究成果及主要结论,并设想了未来可以进一步研究探索的方面。
关键词:季节性商品;;信息不对称;;时间偏好;;供应链协调;;博弈模型
-
1392.棉纤维染色后可纺性表征及成纱质量变化的研究
[纺织业] [2019-07-20]
棉纺织历史悠久,积累浑厚,覆盖宽广,发展到了现今仍是占比很大的工业体。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色纺棉织物就逐渐出现,而后大量上市,其制品色泽柔和丰满、层次感强、手感优良,尤其是麻点麻条的外观比较独特,受到大众的喜爱。但是由于棉纤维染色时经受了高温、浸渍、洗练及上色等物理化学作用,其纤维的结构与性能发生了改变,如强力、长度受损、纤维集合体的板结,在纺纱时梳理、牵伸、加捻等出现困难或变化,可纺性与以往有了不同。从历史文献中可以看出,前人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染色前后棉纤维性能变化和工艺设计时要注意的问题方面,而对可纺性的表征尚无深入研究。通过分析可知染色前后可纺性的变化核心应是摩擦与抱合,牵伸时纤维的滑溜和纠缠,梳理时纤维的抗弯、耐拉和松解迁移等都是摩擦与抱合综合作用的结果。传统的摩擦和抱合试验方法及指标能否合理表征可纺性需要进一步验证和研究。为此本课题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选取了三种工业界棉纤维染色最常用的直接、活性和还原染料,每种染料设计了四种染色方案,以了解染色所能造成的可纺性变化程度及现有指标的敏感度,根据测试结果给出可纺性表征建议。同时,在相同工艺条件下进行纺纱并测试所纺制纱的捻度、强度、条干、毛羽等指标,对比分析与可纺性表征指标的关联度。染色实验的测试结果表明:棉纤维在钢辊和橡胶棍上摩擦,各方案染色后的摩擦力都高于染色前,但增加幅度不大,变化规律也不尽相同。与钢辊摩擦时,和染色前相比,染色后摩擦系数下降幅度随张力钳质量的增加逐渐减小,同种染料不同方案之间增减幅度变化不明显,不同染料之间增减幅度稍有变化,其中活性染料变化幅度比较稳定,直接染料次之,还原染料变化最明显;与橡胶辊摩擦时,和染色前相比,染色后摩擦系数下降幅度随张力钳质量增加变化为先降后升,同种染料不同方案增减幅度变化不明显,不同染料之间增减幅度变化不大,其中还原染料变化幅度比较稳定,直接染料次之,活性染料变化最明显。综合发现,摩擦力所有方案染色后都比染色前有所提高,但其变化规律较为复杂且各方案染色后的变化幅度不是很明显。纵观抱合性能,各方案染色后的抱合力远远高于染色前。同种染料不同方案之间增加幅度不大;不同染料之间增加幅度不同,活性染料增加幅度较小在6倍左右,且比较稳定,还原染料次之,大约在6-8倍,直接染料增加幅度最大,大约在7-8倍。综合来看,摩擦系数的提高率远比抱合力小,也就是抱合力具有更高的区别度和灵敏度。通过对测试数据的对比分析,得出如下建议:条子在测试抱合力时的隔距长度为150mm时具有宽的适应力及数据稳定性,测试次数5次即可达到离散稳定,拉伸速度以200mm/min为宜。可纺性表达指标以抱合力、抱合长度及色染抱合比(即染色后的抱合力与染色前抱合力的比值,这是本文提出的新指标)三个指标的联合表征为宜,既可以反应染色前后的变化率,又可以预计对纺纱过程的影响程度。纺纱实验的测试结果表明:与染色前相比,染色后纤维所纺纱的捻度变小了,说明加捻效率下降;强度有所提高,不很明显,如果加捻程度一样则可能强度提升的更高点;条干不匀率变大了,说明要加强纤维牵伸时滑动状态控制,而且染色条件控制不良而产生的染色效果波动对条干也有一定的影响;毛羽增加,说明纤维的抗静电能力下降,抗弯刚度有所增强。通过对比分析发现,前述表征可纺性三指标的波动和纱线测量结果的波动关系比较线性。综上所述,棉纤维色纺时通过测量其抱合力、抱合长度和色染抱合比,可以有效地反映其可纺性,对指导生产和设计工艺具有较明显的意义。
关键词:棉纤维;;染色;;可纺性;;摩擦;;抱合
-
1393.轻化工程专业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改革研究——以江南大学纺织服装学院为例
[纺织业] [2019-07-20]
轻化工程专业是与企业生产实际紧密联系的专业,强调专业基础和理论知识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重视创新思维和工程实践能力。本文以江南大学轻化工程专业为例,初步探讨了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尝试,解决课程专业知识和工程实践脱节现象,实现让理论联系实际、让理论指导实践、让实践反哺理论。以此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培养基础厚、专业宽、高素质高水平的轻化工程复合型人才。
关键词:轻化工程;;人才培养;;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工程实践能力
-
1394.经编无缝内衣的工艺原理研究
[纺织业] [2019-07-20]
从经编无缝的生产方式和相关设备入手,研究经编无缝内衣的工艺原理。以德国卡尔·迈耶公司生产的RDPJ 6/2型双针床贾卡经编机为例,详细介绍设备机型及机构组成、经编无缝技术、经编无缝内衣编织工艺原理、无缝编织成形原理、基本组织和特殊组织的双针床贾卡工艺及表示,对经编无缝内衣的生产设计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经编无缝技术;;无缝内衣;;双针床贾卡经编机;;工艺原理
-
1395.中美贸易战对纺织业的影响及对策研讨
[纺织业] [2019-07-20]
随着特朗普对华贸易备忘录的正式签署,中方也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商务部宣布对自美进口的128项产品加征15%或25%关税。自此,中美贸易战正式打响。作为全球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之一,中美贸易隔阂的形成对各行各业的发展产生了严重阻碍,中国纺织业也迎来巨大的挑战。
关键词:中美贸易战;;纺织业影响对策
-
1396.20岁!柯桥纺博会开启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纺织业] [2019-07-20]
5月6~8日,2018中国绍兴柯桥国际纺织品面辅料博览会(春季)(以下简称"柯桥春季纺博会")在中国轻纺城国际会展中心上演了一场席卷整个纺织业的大型盛会。时尚梦幻的紫罗兰主色调紧跟当前流行趋势,恢弘大气的主副馆交相辉映,大数据平台与网络直播让更多纺织人共享商机……本届纺博会亮点频现,不仅为采供双方提供了一场难忘的体验、启发之旅,也释放出20岁柯桥纺博会朝气蓬勃、向着纺织新时代阔步前行的新活力。
关键词:采购商;纺博会;纺织工业;
-
1397.纤维材料与可穿戴技术的融合与创新
[纺织业] [2019-07-20]
针对目前柔性智能可穿戴领域面临的产品功能单一、续航能力低、穿着舒适性差及三维扭曲形变时与人体贴合性不佳等问题,研究了基于纺织、材料、电子、通信、生物、能源及环境等多学科交叉领域的柔性智能可穿戴纺织品,分析了纤维基柔性智能可穿戴器件的制备方法、组成结构、三维形变与性能之间的关系。综述了近年来可穿戴技术与产品的研究进展及纤维材料在柔性应变传感器、有机电化学晶体管基生化传感器、超级电容器、微生物燃料电池等柔性智能可穿戴领域的最新应用,指出可穿戴技术与纺织材料的融合是可穿戴产品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客观需求。
关键词:可穿戴技术;;应变传感器;;有机电化学晶体管;;超级电容器;;微生物燃料电池
-
1398.低碳纺织经济发展路径分析
[纺织业] [2019-07-20]
低碳纺织是纺织行业中的一种新型发展模式,主要通过纺织企业优化与低碳排放技术开拓新的纺织领域,以满足当前低碳经济发展需求。在低碳纺织经济发展过程中,纺织企业可能会因为技术水平、管理水平或者外界环境影响而出现困境,不利于企业低碳经济稳定发展。本研究主要针对低碳纺织经济发展现状进行探讨,并对低碳纺织经济发展路径进行对策分析。
关键词:低碳经济;;纺织;;发展路径
-
1399.基于CIPP模型的纺织品检验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纺织业] [2019-07-20]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纺织品检验与贸易专业是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求而创办的一个工贸结合的复合型专业。由于之前我院该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存在一些问题,成为专业建设质量提升的一大瓶颈难题。为了提升办学能力,提高办学质量,选用CIPP评价模型,对纺织品检验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重构,达到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CIPP;;纺织品检验与贸易;;人才培养;;质量评价,评价体系
-
1400.专业纤维检验机构如何做好监管工作中的服务
[纺织业] [2019-07-20]
喀什地区纤维检验所作为法定的专业纤维检验机构,紧紧围绕地区经济建设的中心任务,全面开展包括棉花在内的纤维及其制品共计12个产品37个参数的质量检验和监督管理工作,全力促进各类纤维和纺织产业的发展。做好棉花公证检验工作,服务目标价格改革喀什地区作为国家优质商品棉基地,棉花仪器化公证检验工作是业务工作的重点。喀什地区纤检所承担巴楚、莎车两个实验室的棉花公证检验任务,2017年度截至目前
关键词:纤维检验;棉花包装;絮用纤维制品;棉花加工;质量信用;喀什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