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211.不同安装方式建筑光伏系统的经济性及环境效益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014-03-15]
以并网型建筑光伏发电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单位供电成本、净现值、投资回收期等指标评价并网型BIPV和BAPV系统的经济性,分析系统的能量回收期和环境效益.结果表明,BIPV和BAPV两种安装方式对经济性的影响不大,两个系统均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在上网电价为4¥/kWh的情况下,系统投资可在12a内收回;能量回收期为7a;与燃煤发电相比,系统在寿命期内可减少污染物(主要是CO2)排放约14kg/Wp,具有良好的环境效益.
关键词:BIPV;BAPV;经济性分析;能量回收期;环境效益
-
15212.不可逆太阳能热泵系统性能优化及参数设计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014-03-15]
考虑集热器辐射对流热损等多种不可逆因素,建立不可逆三热源太阳能热泵系统新模型,基于热力学分析方法,导出系统总性能系数与集热器工作温度关系的解析表达式,揭示了集热器的辐射对流热损、有限速率热传导和工质内部不可逆性等对系统性能特性的影响,分析和讨论了在最大总性能系数下太阳能热泵系统的优化设计参量.
关键词:太阳能热泵;三热源循环;辐射对流热损;性能优化;参数设计
-
15213.全光谱日光模拟器的辐照特性仿真研究与优化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014-03-15]
以全光谱日光模拟器为对象,利用光学软件LightTools对其辐照特性进行仿真研究.分别建立光源和模拟器的光学系统仿真模型,并将辐照度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获得光学基准模型,最终完成模拟器优化.结果显示,利用基准模型可有效预测各工况下日光模拟器的辐照特性;借助该光学基准模型进行日光模拟器的优化设计,确定反射板的最佳宽度与最佳反射角分别为1.2m和20°,在模拟器与辐照面间距为2.0m,只开A组、B组、C组、D组以及灯组全开的工况下,有效辐照面较优化前平均扩大81.6%.
关键词:太阳模拟器;镝灯;LightTools;辐照度;有效辐照面
-
15214.太阳能等照度带聚焦菲涅耳透镜研究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014-03-15]
为了提高聚光发电时太阳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从提高太阳电池表面会聚光强分布的均匀性入手,对传统平板型线聚焦透镜进行改进,提出一种用于聚光光伏发电的等照度带聚焦菲涅耳透镜设计方法.带聚焦菲涅耳透镜分为奇数个单元,每个单元宽度与太阳电池宽度相等,单元内所有尖劈角φ相等并将太阳辐射等宽度折射至太阳电池表面,从而实现各单元透过的太阳能等照度叠加.最大聚光比由光伏电池宽度、透镜与太阳电池间距以及透镜材料折射率决定.对带聚焦和线聚焦两种透镜聚光条件下电池表面温度分布情况进行比较分析,验证了等照度带聚焦透镜设计的可行性.
关键词:菲涅耳透镜;太阳能;带聚焦;聚光光伏发电系统
-
15215.复合抛物面聚光太阳能PV/T系统的实验研究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014-03-15]
设计并搭建了CPC低倍聚光太阳能PV/T单通道空气系统实验台,对不同工作环境下聚光PV/T系统的热电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研究结果显示:在聚光条件下,系统的各表面温度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升高,随下部通道入口空气流速的增加而降低.聚光PV/T系统的最大输出功率可达到60W,比对应相同电池面积平板系统最大输出功率高20W.聚光PV/T系统的各效率随光照强度增加而增大,系统的最大电效率为11%,最大热效率为70%,最大炯效率为16%,比单纯发电时最大(火用)效率提高约5%.实验获得了一批新的有价值的实验数据,为聚光太阳能光伏光热系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复合抛物面聚光器;热电性能;光伏光热一体化
-
15216.镍、钌均相催化裂解生物油低聚物的试验研究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014-03-15]
以油酸镍和三(三苯基膦)二氯化钌为催化剂对均相催化裂解生物油中的低聚物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油酸镍的催化效果优于三(三苯基膦)二氯化钌.当以油酸镍为催化剂时,较佳的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150℃、反应时间24h、催化剂与生物油低聚物质量比R催化剂/低聚物=0.034,在此条件下二氧化碳生成量为4.43mmol,粘度从4.16mm2/s下降到3.49mm2/s;催化精制后,气相质谱联用仪可检测到的酚类物质含量基本都较之前有所增加.
关键词:生物油;生物油低聚物;均相催化;催化裂解
-
15217.垂直U型地埋管换热器的数值模拟分析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014-03-15]
采用Fluent软件对垂直U型地埋管三维非稳态热渗耦合换热进行研究.分析了土壤热物性、管内流速、渗流速度以及回填材料的导热系数对地埋管的换热影响.结果表明:地埋管的换热量分别与管内流速、渗流速度、土壤的导热系数以及回填材料的导热系数成正比,通过拟合分别获得平均每天换热量与管内流速、渗流速度和回填材料导热系数的关系式;土壤的热扩散系数对地埋管的热作用半径影响显著;同时渗流速度越大,换热稳定时间越短,土壤圆周方向上各点温度相差越大,且土壤温度场恢复能力越好.
关键词:垂直U型地埋管;数值模拟;热渗耦合换热;热作用半径
-
15218.基于系统辨识的地表太阳辐射Box-Jenkins模型的建立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014-03-15]
利用天文辐射作为输入数据,采用系统辨识的方法得到地表太阳辐射的BJ(Box-Jenkins)模型,并通过残 差分析和零极点检验.该方法可用于预测5~ 15min时间间隔的地表太阳辐射,为太阳能电站的功率输出预测提供太阳能辐射数据.
关键词:地表太阳能辐射;系统辨识;Box-Jenkins模型;残差;极点和零点
-
15219.15kW等级闭式海洋温差KSC-11发电系统的性能分析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014-03-15]
对15kW等级混合工质海洋温差卡林纳-11循环(简称KSC-11)系统进行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对于给定的透平进口压力,KSC-11系统存在相对应的最佳氨质量分数.对于给定氨质量分数的KSC-11系统,也存在相对应的最佳透平进口压力.在可利用海水温差19℃条件下,15kW等级KSC-11系统中,氨质量分数对最大净功影响不大,对应最佳透平进口压力为0.60~0.75MPa;氨质量分数为0.95的KSC-11系统综合性能最好,单位净功产量的换热器总面积γ为6~7m2/kW,对应的最佳透平进口压力为0.75MPa.
关键词:海洋温差发电;闭式循环;卡林纳-11循环;氨工质
-
15220.辛酸/月桂酸作为相变蓄冷材料的热性能研究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014-03-15]
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和低温显微技术研究辛酸、月桂酸及其二元系统的热性能,建立辛酸/月桂酸二元系统相图.实验结果表明:辛酸/月桂酸二元系统的相图较复杂,辛酸质量分数较低时发生转熔,转熔温度约为14℃,转熔点相应的辛酸质量分数为60%;辛酸质量分数较高时发生共晶,共晶熔融温度为7.44℃,相变潜热为136.43J/g,共晶点相应的辛酸质量分数为80%,该共晶熔融温度适合于空调蓄冷.辛酸/月桂酸共晶混合物经过60次、120次冻熔循环后,其共晶熔融温度、熔融热、比热未发生明显变化,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可用作相变蓄冷材料.
关键词:辛酸;月桂酸;相图;蓄冷材料;热性能